1、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导航 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的原因。3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教材梳理 素养启迪 知识点一 隋朝兴亡 1建立与统一(1)建立:581 年,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2)统一: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589北周2隋朝的建设(1)兴建仓库:在、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2)兴建
2、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3)开通: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长安大运河城市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2)概况: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高丽知识点二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618 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李渊2唐朝前期的统治(1)贞观之治 概念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戒奢从
3、简,虚怀纳谏(2)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其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周劝课农桑知人善任(3)开元盛世 措施唐玄宗,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结果将唐朝推向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全盛选贤任能3.唐朝盛世的民族关系(1)概况 民族概况结果 突厥东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_ 后来,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政权,到 8 世纪中叶为回纥所灭“天可汗”突厥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朝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7 世纪前期,唐太宗把_嫁给
4、吐蕃赞普_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9 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2)作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渤海郡王知识点三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1)原因 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形成的局面。外重内轻(2)概况: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3)影响 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
5、自重,被削弱。边防空虚,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标志着唐朝。755安禄山史思明中央集权吐蕃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1)成因:藩镇强。(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 100 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独立性3.黄巢起义(1)原因:唐朝后期,和朋党之争加剧。(2)概况: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朱温宦官专权4五代十国(1)唐朝灭亡:907 年,节度使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2)五代十国 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唐、后晋、后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
6、阳外,其余都定都。朱温后梁后周开封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称为“十国”。(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北汉 5 天、100 个、3 500 万“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抖音视频挑战赛上线短短 5 天迅速引起热切关注,共上传 100 余个短视频参与挑战,播放量达到 3 500 万次。你知道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该如何评价它?提示:目的:沟通南北,巩固大一统国家。评价:大运河的修筑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不能正确评
7、价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虽然以周代唐,但是在她当权时期,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唐中央与突厥的关系 步辇图公元 640 年(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这幅画有何史料价值?提示:它是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笔记:上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该画描绘了张议潮被唐朝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提示:反映了当时节度使的势力之大
8、。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又称牛李党争。指唐代统治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 年。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政治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主题一 主题二 华夷一家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材料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摘自资治通鉴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指出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提示:华夷一家,平等友好。2论证观点 唐朝有关民族政策
9、的争论 材料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就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建议:“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摘编自资治通鉴 讨论中出现了三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提示:许多大臣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李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
10、在旧地设都护府管辖;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素养形成 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1)夷夏观念淡薄,把“华夷一家”定为当时处理民族关系的主流思想。(2)政权开放,胡人甚至可担任宰相。(3)尊重少数民族固有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4)在所征服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予以高度自治权。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和亲政策的实施既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搭起了民族交融的桥梁。(6)贡赐和互市等政策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了通畅的渠道,进一步密切了各民族间的经济联系。(7)艺术方面,隋唐时期不断从周边民族艺术中汲取养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8)习俗方面,随
11、着各民族间交流的进一步深入,隋唐时期的社会风俗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胡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强大、宽容的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促进了民族交融。贞元会合隋唐的更替与衰亡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材料 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摘自(唐)吴兢贞观
12、政要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回答唐太宗为开创盛世局面采取的措施。提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善于纳谏,重视儒家思想,任用贤能,改革制度,整顿吏治等。2论证观点 藩镇割据对唐王朝的双重影响 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安史之乱后,地方诸侯林立的藩镇局面形成,是将唐王朝拖向滑坡道路的祸首。李碧妍在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一书中认为:安史之乱后,涌现出更多的藩镇是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藩镇的存在不是必然会削弱帝国的政治权威与统治力,并将其逐渐推向灭亡深渊的根源。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因此,唐政权不仅在安史
13、之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材料中对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有何不同评价?提示:传统观点认为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的衰落;李碧妍则认为藩镇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素养形成 全面认识唐初治世局面的成因(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唐朝结束了隋末的混乱局面,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3)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善于用人和纳谏,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5)百姓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繁盛作
14、出了直接的贡献。(6)唐朝友好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7)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为唐朝的南北交通奠定了基础。隋亡唐兴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必须依法治国。(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4)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1 2 3 4 5 6 1(2020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高一月考)隋文帝的下列功绩和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取代北周,建立隋朝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C开创三省六部制度D创立科举制 1 2
15、3 4 5 6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在 581 年代北周建立隋朝,于 589 年统一全国,从而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开创了继秦汉后又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繁荣时期,为隋唐盛世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 B 项正确;隋文帝建立隋朝及隋朝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均不是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最大影响,科举制是在隋炀帝时创立的,A、C、D 三项错误。1 2 3 4 5 6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A发挥灌溉作用B有千里之长 C成为南北交通动脉D发挥防洪作用 1 2 3 4 5 6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至今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动
16、脉。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民夫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 C 项符合题意,排除 A、B、D 三项。1 2 3 4 5 6 3(2020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B C D 1 2 3 4 5 6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秦“恣其奢淫,好行刑罚”
17、的教训,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正确;借鉴周“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的经验,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正确;武则天“首创殿试,完善科举”,与题意不符;崇文抑武,大兴文治是宋代措施,错误,故选 A 项;B、C、D 三项错误。1 2 3 4 5 6 4某同学为了参加辩论会搜集资料,搜集到的图可以作为证据资料来论证()1 2 3 4 5 6 A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B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C古代饲养牲畜的品种增多 D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落后 1 2 3 4 5 6 A 题中的图体现的是农业工具的进步,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故选 A 项。犁是耕作工具,与牲畜饲养无关,排除 B、C 两项;从春秋战国铁
18、犁到唐朝曲辕犁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的不断进步,排除 D 项。1 2 3 4 5 6 5(2020泰安模拟)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1 2 3 4 5 6 B 由“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向心力,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册封制度的确立”;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通婚的情况,故 C 项错误;通过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是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管辖,故 D项错误。1 2 3 4 5 6 6(2020天津高一检测)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D朋党之争 1 2 3 4 5 6 C 755763 年的安史之乱,尽管被唐朝平定,但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故选 C 项;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现象,排除 A 项;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此时唐朝已经处于衰落时期,排除 B、D 两项。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评 价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