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769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 掌握准确翻译准确翻译一 译准5类实词准确翻译二 译与不译的虚词准确翻译三 译出4类句式增分突破四 文言翻译字字落实,句子贯通尽管经过一轮的系统复习,但文言翻译题还是考试失分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词不落实,句不贯通”。具体表现在重点考查的词语译不准确、看不出句式特点、脱离上下文文意等。如果要将文言文中的某句话翻译好,争得高分,关键要明确命题人在译句中设置的几个考“点”,翻译时注意对译出来。答题人要明白,命题者设置此句翻译,说明这句有特殊之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句中的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不失分。掌握准确翻译 字字落实句子贯

2、通5 类实词2 类虚词4 类句式3 关注通假字、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常规虚词(必译虚词,可不译虚词)特殊虚词(固定组合虚词、兼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没有语病、注重语气、表达连贯准确翻译一 译准 5 类实词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 13 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给分点。翻译时一定要把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一)依据语境,确定含义译准多义词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

3、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爱护”“爱怜”“爱惜”义项较难区分;“坐”字,“犯罪”与“判罪”义项易混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典例 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答案:皇上说:“官吏奉行

4、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考查点:“奉(奉行)”“枉(违犯)”“欲(要求)”,都是多义词参考译文: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光武帝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还想要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典例 2(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取材于管子轻重)

5、答案:(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考查点:“应”“奉”“归”,都是多义词)参考译文:齐国用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十七个月,施行购买粮食的策略五个月,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来往使臣(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代、秦三国也立即召唤它们的使者回国。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南部,齐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北部。(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二)语法判断译准活用词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1根据语法准确判断(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

6、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造册登记”。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下面典例 8中,有“囊示登云”句,其中“囊”字是名词,位于谓语“示”之前,做“示”的状语,所以译为“用口袋装”。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

7、学过的“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是“军队”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2词性、词义翻译到位何谓翻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如典例8中的“囊”,翻译时即译为“用”。(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

8、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如下面典例 4中的“致”。(4)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要在该名词、形容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中心语)。如下面典例 3中的“乱”。典例 3(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

9、弘微传)答案: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考查点:“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扰乱”,结合语境,译为“岔开话头”)参考译文:谢弘微少年丧父,侍奉兄长如同父亲,兄弟之间极其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比得上。谢弘微口中不说别人的好坏,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遗留资财巨万,园宅十几所,奴仆还有数百人。谢弘微一概不要,用自己的俸禄营办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算得上最为鄙贱的事情。现在财产多就分用,少就共用,不至于穷困就可以了,身死以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享年四十二岁。皇上极为痛惜,让

10、左右二卫千人营办丧葬事务,一直到丧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典例 4(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答案: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考查点:“乃”,副词,却;“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这里应翻译为“使归附”;“过”,错误)参考译文: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而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

11、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三)会迁移、记常识译准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考查点,考试中将其设为考查点的频率相当高。1两大类型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2三大方法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去辨识,然后进行准确翻译。(1)联想迁移法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今异义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文段中词语意义的方法。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知道了“叶叶相交通”

12、(孔雀东南飞)中“交通”的意思。(2)博闻强识法对于古今异义词,是需要有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才能识别的。比如“江”在 古 代 专 指“长 江”,“河”在 古 代 专 指“黄 河”。而 我 们 现 在 说 的“江”“河”,其范围就扩大化了。再如“牺牲”这个词,古代指供祭祀用的牲畜,而我们现在多是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与文化有关的词语,仅靠上下文不一定能知道其意思,所以丰富自己的见识才是根本。(3)文句推敲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语含义。典例 5(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

13、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答案: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考查点:“发”,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挖掘、发掘”)参考译文: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坟墓,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后来被降职)任颍昌知府,移到大名。在大名六年,多次以年老请求辞官,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14、。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典例 6(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答案: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考查点:“爽然”,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茫然若失的样子”;“乃”,于是;

15、“饷”,作动词,译为“给饭吃”;“非”,表否定的判断)参考译文:老人开门恭敬地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 九丘 连山 归藏 梼杌 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四)联

16、语境,看搭配译准偏义复词1两大类型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类型:(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2四大方法辨析偏义复词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切入:(1)格外关注同义、反义连用词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取哪个语素的意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正确解释。(2)联系其前后的连带成分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解释成“勤劳地工作”是讲得通的,解释成“勤劳地工作、休息”就讲不通了,由此可知“息”在此处只做陪衬而无实义。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3)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如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1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为“不管是皇宫中的人员,还是朝廷中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奖惩功过、好坏时,不应该有所不同”,可见句中的“异同”为“不同”的意思,那么“异同”一词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做陪衬了。(4)综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的父亲和弟弟,故知“父母”“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母”和“兄”。典例 7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兼侍御史知杂,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頔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

18、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答案: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考查点:偏义复词“恩雠”“生死”及“复”“临事”等的翻译)参考译文:宪宗即位,(窦群)调任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任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頔很喜欢,奏请朝廷授窦群留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服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都喜

19、欢和器重窦群,召他入朝任吏部郎中。后武元衡任辅政大臣,举荐窦群顶替自己做御史中丞。窦群奏请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阴险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五)找出本字再翻译译准通假字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能力。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的本义,关键在识别。快速识别通假字的 2 大方法1按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的字。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

20、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典例 8(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

21、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答案: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考查点:“啖”,吃;“矢”通“屎”;“囊”,名词作状语)参考译文:“二十年来,因为刚强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二。背着皇上培植党羽,追求贪欲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谏官反而占了一半。谏官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当初进用的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外出巡视河南。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

22、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济百姓。陈登云多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因为久居此官位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典例 9(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却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

23、然处之吗?(考查点:“锡”通“赐”,赐予;“而”,转折连词)参考译文:英宗即位,授予曾公亮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职位,不久又加封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客馆中设宴,使者不肯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却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碰到疑难词多方推断考场翻译中一定会碰到疑难词的翻译。命题者用这些“拦路虎”,是想考查你的语境把握和推断能力。对此,只要能联系语境,善用多种推断方法,一定会准确译出的。如翻

24、译句“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字,虽其义陌生,但根据语境可以推断为“娶妻”。疑难词有以下两种情况需好好处理:一些字(或词语)其义极其陌生,但一定可以调动积累或结合语境推断出来,如翻译句“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字,就可联系课文岳阳楼记中的“淫雨霏霏”之“淫”的“多余、过多的”义项,推断该处“淫”为“多余的”或“滥建的”意思。一些字(或词语)理解困难是文化常识积累不够所致,此时必须积累文化常识,如古人名字称谓知识或专有名词,如“致仕”(指官员退休)。通常表现是不懂古人名字称谓而强行翻译。准确翻译二 译与不译的虚词文言虚词指的是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在内的一些单音节虚词。虽然在文

25、言文翻译中存在必须译出的虚词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但由于文言虚词用法比较灵活,情况比较复杂,如有的文言虚词往往“身兼数职”或兼有不同类别虚词的语法作用(如“既”“且”“以”等),或兼有实词的性质(如“之”“为”)等,所以抛开语境很难说某一个虚词必须译出,某一个虚词不必译出,只能根据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判断是否需要翻译出来。(一)必译的情况当译则译1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思的,应译出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6、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表共同 共、同、并、相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表频率 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表敬谦 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元遣脱脱征饷,胁(梁)王以危言,必欲杀(王)祎。王

27、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答案: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死王祎。(考查点:“会”“遣”“以”“必”)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微火残灰,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考查点:“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参考译文: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死王祎。

28、梁王迫不得已交出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微火残灰,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按道理也不能活着。”王祎回头看着梁王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2表语气的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典例 2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至山下,日犹未中。(原文有删改)注 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答案:有的人说,这里是张良说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这样吗?(考查点:“愿”“其”“然”“耶”)参考译文:早晨起身又来到那里,山间雾气恣意游荡,天空中没有

30、一丝渣滓。又来到“过清”,在这里留恋观赏了好久。然后就寻找小路探访二仙祠,世人相传认为(这里就是)黄初平寻觅丢失的羊群的地方;有的人说,这里是张良说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这样吗?一起来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着山涧往上,观赏瀑布流泉,踏过白色山岩,想要走到山泉的源头却没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会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窥视群谷,山谷都呈现出各自的形状。回来的路上,感觉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险的地方也很顺利。到了山下,太阳还没有到中天。3固定组合型虚词:词义固定,翻译固定一般两个字的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

31、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结构,那就是说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所以在识别和翻译时就要从其特征入手,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牢记搭配考生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戴。如“何辞为”,“何为”是固定结构,可直接翻译成“何必呢”。再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2)灵活套用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

32、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3)异中求同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耶”“岂乎”“独哉”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考生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典例 3(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

33、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答案:这样做是可以的。即使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考查点:“是”,这样;“虽然”,固定结构,译为“即使这样”;“独乎”,固定结构,译为“难道吗”)参考译文: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藁邑作为食邑。晏子谢绝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已经疲困了;又喜欢游乐玩赏器物,刻意打扮宫中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的死亡很近了。使民力疲困,使民财用尽,使民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统治者了!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即使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

34、和尊贵吗?”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安居自己的家,尊重国君而后安处自身,为什么说偏偏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呢!”4兼词:按两个词的意义译出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焉”(于何/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曷”(通“盍”,何不)、“叵”(不可)等。兼词数量不多,平时掌握了它们的用法,翻译时根据语意不难译出。典例 4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35、“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选自巨贾渡河)答案: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金子。(考查点:诸,兼词“之于”)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考查点:“盍”,何不;“诸”,之乎)参考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人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

36、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金子。渔人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人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又触到石头沉没了(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人也在那里。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渔人把船靠岸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沉入水底淹死了。(二)可不译的情况不译则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译文时可删

37、削。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不用译出的情况,如: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译文:晋国被瓜分,齐国被(田氏)篡夺,都因为他们的臣子太富有了。三个“之”字均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典例 5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答案:想

38、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语言)。(考查点:“齐语”“之”,“也”则不译)即使是每天鞭打他来要求他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考查点:“虽”“日”“挞”,“矣”则不译)参考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语言),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是每天鞭打他来要求他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准确翻译三 译出 4 类句式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掌握的 4 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39、分省略。(其他如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高考翻译时不作要求)这四类句式也是翻译题中对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很有必要对各自的翻译方法进行重点突破。句式一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是考查较多的句式,也是种类较多、用法较复杂的句式。要在辨析的基础上运用“调”的方法进行翻译。1四大类型(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格式为: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即“不欺余”,没有欺骗我)(邹)忌不自信(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动词。如:大王来何操?(即“操何”,带来了什么)沛公安在?(即“在安”,在哪里)(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

40、的宾语也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介词动词。如:王问:“何以知之?”(即“以何知之”,凭借什么知道)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交战)(4)以“之”“是”为标志前置宾语,“之”“是”只是标志,无实义。格式为:宾语之(是)谓语。如:何功之有哉?(即“有何功”)唯利是图(即“唯图利”)2三大方法判断宾语前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特殊句式入手若碰到了否定句或疑问句,就要考虑有没有宾语前置。如“未之寤”中有否定词“未”,“之”是代词,正常语序应该是“未寤之”,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2)熟记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宾语前置的标志是“是、之、以”,如“唯才是举”“夫晋,何厌之有”“之谓”等。(3)注意与现代

41、汉语正常语序相比照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特有现象,所以碰到文言句子,可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照,看有什么不同。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根据比对发现文言语句中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可以判断其为宾语前置句。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节选自吕氏春秋高义)宾语前置:未之行_译文:_答案:宾语前置:未行之(没有采纳我的

42、建议)译文: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句式二 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意义;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五大类型具体来看,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类:(1)“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2)“于”或“受于”表被动,这里的“于”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3)“见”或“见于”表被动,这里的“见”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4)“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

43、种形式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类似。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被”的句子都是被动句。(5)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2两大方法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四大类,在前面已有论述,所以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劝学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4、金石”是“镂”的支配对象,并且“金石”是受动者,所以此句应为被动句。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判断: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如“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在动词“夺”前面加上“被”,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典例 2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45、?”封人怨之。注 绮乌:地名。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被动:管仲束缚_ 不死_ 用齐_译文:_答案:被动:管仲被捆绑 不被处死 被齐国重用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句式三 判断句1四大类型第一类是以“者也”表判断的形式。但“者也”也有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是“者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此外就是“,也”,如阿房宫赋中“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者,”,如游褒禅山记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者也”,如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第二类是用副词“乃

46、、则、皆、诚、非”等表判断的判断句。如出师表中“此皆良实”,“皆”表判断。第三类是以“为”作为标志的判断句。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第四类是没有标志的判断句。如出师表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为“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2三大方法(1)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要求。(2)看能否翻译成“是”字句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了。如“是寡人之过也”(寡人之于国也),翻

47、译为“这是我的过错”,符合判断句的基本要求。(3)看有无外在语言标志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是“者也”“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皆、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步判断即可。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者也”表判断,要译为“是”字句。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点进行判断。典例 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

48、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答案:(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注意:判断句,恃、所)典例 4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答案: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注意:判断句、省略

49、句,备谙)这是农家在嫁女儿,无法准备轿子,用骑牛来代替行走。(注意:判断句,肩舆、以)句式四 省略句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比较特殊的有省略兼语。推敲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省略可能会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属于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2从特征入手找标志在省略句中省略宾语和省略兼语的情况,可以通过特征进行推敲。因为一般省

50、略的宾语主要是介词宾语,所以如果有介词而后面无宾语就基本可以确定是省略的情况了。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中,“与”是介词,后面没有宾语,补充出来就是“与(之)”。而省略兼语的情况一般是前面有使令性动词,如“使、令”等词语,后面没带兼语,也就是省略了这个成分。3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介词“于”。典例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答案: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使者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东西),对于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注意:句中关键词:“行李”“东道主”“共”。特殊句式:省略句)二轮升格演练 点击进入WORD链接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