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通过试题,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赶快来检验自己吧。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刚愎(b)自用?风驰电掣(ch)?为虎作伥(chng)?瞠(chng)目结舌B.设身处地(ch)?同仇敌忾(ki)?有恃(sh)无恐?提纲挈(qi)领C.鄙夷不屑(xi)?栉(zh)风沐雨?良莠(yu)不齐?并行不悖(bi)D.如火如荼(t)?揠(y)苗助长?相形见绌(zhu)?数(shu)见不鲜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横征暴敛?骇人听闻?流连
2、往返?赏心悦目?明珠暗投B.按部就班?闲情逸致?寒暄客套?残羹冷炙?大相径庭C.百无聊赖?仗义直言?委屈求全?风云变幻?责无旁贷D.盛气凌人?云蒸霞蔚?疲惫不堪?穷形尽相?迷天大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瞩目_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潮湃,浮想联翩(2)手术前,他们把_?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3)赵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_我不及格?”A.慢慢 重重 偏偏 B.徐徐 种种 ?偏偏C.徐徐 重重 恰恰 D.慢慢 种种? 恰恰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三个代表
3、”的学习,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B、这次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是一次在新世纪初我国主办的十分重要的大型国际会议,意义重大,举世瞩目。C、团中央要求各级团委服从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局和人民群众优化美化生活环境的需要,全面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D、美国总统布什11月26日发表讲话,首次把可能开发并利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此威胁其他国家列入打击恐怖主义的考虑范围。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C.这一带
4、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汉书?匈奴)的地方。D.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懂得什么?6、下列四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差点儿就掉下去了。?B.大家好容易找到了他。我们差点儿没掉下去。?大家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C.管他是干什么的,都抓起来!?D.当时的完全不是这样情况。不管他是干什么的,都抓起来!?当时的不完全是这样情况。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药鲁迅现代小说B.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法国小说C.?荷花淀?孙犁?现代?小说D.?包身工?夏衍?现代?报告文学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5、?)曾宪梓先生对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曾先生这样回答说:“?。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成为钱财的主人。”我不算有钱?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有钱不一定快乐?看你怎么用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B.?C.?D.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计划,包括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B.通报是上级机关表彰先进、批评错误、通报情况的公文。C.学校打算办一个服装厂,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写一个报告。D.通告,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它属于告知性公文,主体多用分项的写法,要写得具体明确。10.读下面唐朝诗僧景云画松诗,选出后面分析不确切
6、的一项(?)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忆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A.第一句写见到画松,立即为之打动,觉得完全像一棵真松树。“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之感。B.二、三四句写诗人沉思凝想去把握画境。当画境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得到印证时,诗人获得了一种顿悟的极大乐趣。C.诗人用秀丽奇险的东南名山天台山上的松树与“画松”进行对比,表现画松的苍老遒劲。D.作为题画诗,本诗独具一格,未对画松作实在的形状描摹,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了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二、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8题。(24分)我们这次访问
7、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极,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有一个古代废垒,告诉人们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赞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立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一个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
8、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1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A、胡服骑射:B、炮弹:12、对文中划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单句?B、因果复句?C、递进复句?D、条件复句13、文中引述秦始皇的事除了陪衬赵武灵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3分)14、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命令的目的是:(3分)15、作者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3分)A、传说?B、推理?C、史迹?D、史籍16、作者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称号的”理由是:(3分)17、第二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将秦始皇与赵武灵王筑长城作对比?(写出角度即可)(3分)(1)(2)(3)18、修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外侵,“胡服骑射”是学习外族的长处,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