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向指南考试大纲(1)新民主主义革命。(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课标提示(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知识梳理一、国民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国民革命(1)条件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愿意同中共合作共产党同意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开始。(3)高潮:北伐战争胜利进军。(4)结果: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
2、变,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5)失败原因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上是由于年幼的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6)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2工农武装割据(1)武装起义揭开序幕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
3、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2)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点燃星火。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3)全国“农村武装割据”局面形成土地革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努力发展生产,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建立政权: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它的性质是工农革命政权。二、日本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侵华原因(1)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2)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3)1931年开始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境地。(
4、4)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2侵华日军的罪行(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4)细菌战和毒气战: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319311937 年的抗日救亡运动(1)中共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2月,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在东北组织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
5、力量的核心。(2)东北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国民党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和蒋光鼐率领下,奋起抵抗。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1936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的序幕。(4)爱国学生和民众爱国民众以各种形式抗日救国: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用日钞等。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爱国运动。4.国共两党的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
6、5日)(1)抗日民族统一战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2)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台儿庄战役:1937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3)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战争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采取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
7、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45年召开七大,制定党的总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5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1)胜利: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2)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三、解放战争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土
8、地改革: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3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4战略决战:1948年底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5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胜利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胜利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
9、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思维激活想一想1红旗(1930年5月):“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问题上,指出当时党内出现的主要分歧,并说明其分歧的实质。提示:分歧:以乡村为中心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分歧。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遵义城头霞光闪中写道:“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
10、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材料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提示:“云消雾散”指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舵手”指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指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有利于北上抗日。据此,有人说工农红军长征在当时是必要的,是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和北上抗日而进行的必要战略转移。这种说法你如何理解?提示:具有片面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1、取得了胜利,传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促进了北上抗日;但是红军长征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4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 年 9 月 18 日)晚上 10 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史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袭击了中国军队,并非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5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重大会战,但仍然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12、据此有人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消极的。这种看法你如何看待?提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几次会战,英勇抗击日本的侵略,虽然丢失大片领土,但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抗战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6毛泽东说:“我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用以影响全国,促成改造国民党,改造政府,改造军队,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怎样的抗战道路?提示: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依靠人民群众,
13、开辟敌后战场。八路军的基本任务是创建根据地,建立长期作战的战略据点,牵制消灭敌人,保存和扩大力量,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开创抗战新局面。7新华日报登载蒋介石致毛泽东的书信:“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念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结合材料分析蒋介石集团是如何玩弄“假和平、真内战”伎俩的。提示:蒋介石一方面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但另一方面,蒋介石又先后密令各战区进行“剿匪”的军事部署。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4、,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做了哪些政治努力?提示:参加重庆谈判,和国民政府签订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民主党派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1949 年和国民政府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做了重要准备;召开新政协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观点术语填一填 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
15、成熟的关键时期,第一,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第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领导集体;第三,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黄河地区。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
16、,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基本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微考点一 国共的十年对峙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
17、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提示:(1)史料一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史料二认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包括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三个方面。史料三说明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必然性。(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深度思考要点1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示:(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
18、础。(3)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要点2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提示:(1)表现中共二大把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从中国的国情出
19、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开始形成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说明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原因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日益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
20、体。要点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提示:(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从错误到正确。(右倾机会主义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逐渐走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3)革命的中心区域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长征陕北)。(4)中国时局由国共两党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跟进题组1(2016吉林模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针对土地革命策略,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曾论述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
21、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种土地分配标准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体现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B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满足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D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做主【解析】抓住材料中“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及“主要目的”关键字眼。土地革命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不正确。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经济封锁,军事进攻,从材料“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以看出,主要目的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出更多物资,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故B项正确。从材料“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说明A项不正确。土地革命
22、没有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做主,故D项不正确。【答案】B2下图是河南三门峡老红军后代和志愿者们参加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的情景。回顾历史,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错误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解析】由题干中“直接原因”可知应选A项,正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答案】A微考点二 伟大的抗日战争史料品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虽然抗战积极,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多次会战,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什么?提示:(1)史料一说明中共对日本
23、侵华的态度是坚决抵抗。史料二反映了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史料三反映了中国民众支持抗战的爱国热情。其中前半部分表明了中国方面“军”的抗敌决心;后半部分表明“民”对抗战的支持。(2)主观原因: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客观原因:日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深度思考要点1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必然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3)现实原因: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4)国内因素: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抗战准备。(5)国际因素
24、:国际上英美等推行绥靖政策。要点2 比较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区别与联系。提示:(1)区别项目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路线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依靠力量依靠的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域,划分战区阻击敌人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作战方式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2)联系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
25、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与相互依存,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要点 3 中国抗日战争的六大特点。提示:(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
26、穿整个抗战时期。(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点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它是中国民族革命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全民族抗战: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
27、的特点。(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体现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重要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胜利的有力配合。要点5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提示:(1)政治背景和实力第一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共产党没有
28、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弱小的政权,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第二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已走向成熟,拥有一支相当力量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2)合作基础和目标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共同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3)合作方式第一次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在组织和军事上支持国民党的领导,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各自领导所属的政权和军队,侧重于军事方面在战略上
29、相互支持和配合。(4)结果和前途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合作中途破裂,大革命失败;第二次合作,尽管两党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合作坚持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跟进题组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却海峡两岸、国际友人、爱国华侨及志士仁人的共同心愿,一些学者呼吁建立“亚太抗战纪念馆”,并建议这一宏大项目落地重庆。其理由主要是()A重庆是战时陪都,是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争的指挥中心B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起引领西部的作用C抗战时国内、国际精英多集中于重庆D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在重庆举行【解析】本题考查重庆在抗战时所起
30、的作用。根据材料可知,建立“亚太抗战纪念馆”是为了配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活动的,因此,落地的地方必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故选A。B项与抗战无关。D项错误,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C项与抗战这一主题不是很吻合。【答案】A4(2016太原模拟)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见下图)。以下是四位现场观看阅兵的同学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的看法:甲同学:正面战场,奋力杀敌乙同学:敌后抗战,分割包围丙同学:统一战线,凝聚力量丁同学:美苏援助,致命一击其中,看法正确的同学是()A甲同学
31、 B乙同学C丙同学 D丁同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战,故本题选C项,A、B、D说法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的。【答案】C微考点三 解放战争史料品读 史料一 漫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1)史料一漫画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史料二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目的。史料三制定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方针,为此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抗战
32、胜利使国共合作失去联系纽带;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共倡导和平、民主;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深度思考要点1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示:(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使然。(2)中共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二大”最低纲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5)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同时,也没放松战争的准备。(6)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
33、,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各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要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提示:(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2)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赢得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3)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4)蒋介石政府倒行逆施,丧失民心。跟进题组5下面是一幅近代战争形势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A日本军队分三路向武汉开进B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以失败告终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解析】依据图中的地点“大别山
34、”和图片上的作战战略(两翼牵制,三军配合)可知,这是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示意图。【答案】D6(2016嘉兴模拟)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解析】材料中提到的革命对象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在当时都是反动政权,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因此三次革命的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是根本一致的。故选C。【答案】C名家评史【观点】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
35、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解读】材料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论述了抗战初期的中国抗战特别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的积极抗战为赢得更多的国际援助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享有更高的国际声誉。学科素养史学拓展中共党史上的“左”和“右”【理论阐述】“左”和“右”作为地理方位为大家所熟知,但在历史教学中何谓“左”和“右”却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36、左”与“右”出现在政治上,始于近代法国大革命。1789年5月,法国召开三级会议,贵族、僧侣坐在右边,第三等级坐在左边,形成意见对立的左右两派。稍后,欧洲很多国家议会以议长坐椅为界分为左右两派。就一般情况而言,左派是指激进、革命或进步的个人、团体或政党;右派是指保守、反动或落后的个人、团体或政党。当左加引号时,指在观点、思想、言行、政策、措施、态度等方面矫枉过正、形左实右、脱离实际、夸大主观意志,近于疯狂的表现。在不同时期,左与右的表现形式不同: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就是我国近代史上典型的左右之争,但习惯上并不称呼左派或右派,明确称呼“左”派和右派则是在中共党史上,具体
37、演变情况如下:1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1927年初1927年8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加上中共“三大”没有对革命领导权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到1927年党内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主要表现为:放弃对工农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主张一切联合,否认阶级斗争,对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阴谋活动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至当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向人民发动突然袭击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群众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八七”会议纠正了这一错误,但又滋长了“左”的情绪
38、。2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1928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由于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仇恨和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愤怒,党内一度出现了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主要表现为: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城市中心论;在革命性质上,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对革命形势的分析上,认为革命战争潮流不可能低落,要求继续进攻。由于这在实际行动中招致了很多失败,共产国际第九次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问题决议案,使瞿秋白的“左”倾错误很快停止。3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0 年 6 月1930 年 9 月)1929 至 1930 年间,国民党各派军阀混
39、战不断,这给红军和根据地以不断发展的机会,但随着形势的好转,出现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要求各地准备马上起义,进攻中心城市,结果造成了严重危害,六届三中全会将其纠正。4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 年 1 月1935 年 1 月)20 世纪 30 年代初,由于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加之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支持,党内出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要表现为:政治上推行城市中心论,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军事上进攻时冒险、撤退时逃跑。这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直到遵义会议时,这一错误从组织上和军事上彻底纠正。1942 年延安整风又从思想上清算了王明的
40、“左”倾错误,实现了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高度统一,确立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综上所述,革命运动中的“左”和“右”都是错误的。从其根源上讲,“左”和“右”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的表现,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都损害了革命。【典题例证】(2016吉林检测)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C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D“工农武装
41、割据”理论的实践解析 材料反映毛泽东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故A项错误;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均在八七会议后,故C、D两项错误。答案 B1(2015北京卷)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解析】表中目录体现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A、B、C均发生在抗日战争之前,故可排除。正确选项为D。
42、【答案】D2(2015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的性质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故B 正确。A、C、D 属于土地革命的意义,不属于实质。【答案】B3(2015重庆卷)“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
43、天职。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发表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面对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愿意停止内战,与国民党携手抗日救国,从而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故选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D项
44、错误。【答案】B4(2015新课标全国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加强了江苏、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军事力量和一些重点城市与交通线的防御力量。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对日持久防御作战,故选B项,
45、A、C、D三项均不正确。【答案】B5(2015新课标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解析】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行“联银券”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目的是掠夺财富,转嫁战争负担,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是在占领区进行的,不是在国统区,A项错误;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也不是针对抗日根据地的,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物资管制问题,D项错误。【答案】B6.(
46、2015天津卷)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析】由图中的“1942”以及“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可判断其纪念的是二战期间中美在缅甸合作抗日,故C正确。【答案】C7(2015江苏卷)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
47、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解析】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是抗战的防御阶段。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A项错误;B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基本扭转了战局出现于抗战的反攻阶段,排除C项。选D项。【答案】D8(2015安徽卷)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
48、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解析】“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即 1941 年,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在决定中宣称“我们共产党人和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主要是为了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故 A 项正确。【答案】A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解析】定时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抓
49、关键: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说明其含有理想化因子,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答案】C10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析】定时空:“长征期间”。抓关键:“长征期间”说明在19341936年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说明中共对国内外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调整。【答案】C11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
50、,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解析】抓关键: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应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答案】C12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解析】定时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抓
51、关键:顾维钧“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答案】A13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解析】明考点: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联知识: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并不是与国民党设想的那样,从而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谋划。【答案】A14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解析】抓关键:“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说明国民党已失去民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