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64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 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二十八)28讲中国古代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12012厦门质检 下列中国古代书法作品,其字体属于隶书的是()22012淮北模拟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A. 原始岩画B. 山水画C. 文人画 D. 风俗画32012锦州模拟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C D42012肇庆模拟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52011扬州调研 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

3、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62012菏泽联考 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是因为决定文字演变的因素有()古代帝王所创造书写工具的影响和制约交流传播的需要必须固守传统文化ABCD72011三亚模拟 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82012晋城模拟 魏晋时期书法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意味着()A人们更加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B楷书衍生出来的隶书、行书、草书书法臻于成熟C. 人们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D. 书法的审美功能趋于超过实用功能9. 2012南通调研 下图是南宋遗民郑南的画作,该

4、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102012济宁质检 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112011日照模拟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5、天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122012徐州质检 同光十三绝,绘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当时各行当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作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由此可见,在这幅名画中你看不到的角色是()132012周口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爱竹总如教子弟,数番剪削又扶持。”材料二“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竹,又不是眼前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注:郑板桥通

6、过一次画竹的过程后对人说)材料三“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有政声。在任十年,囹圄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注:清代学者像传)。“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注:郑板桥为二女适袁氏者作)材料四郑板桥的竹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们喜欢郑板桥,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什么?他在艺术上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造诣?(2)观察郑板桥的竹,试归纳士大夫文人画的艺术风格。142012湘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

7、,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材料二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

8、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材料四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课时作业(二十八)【基础演练】1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判

9、断能力。A项属于楷书,B项属于行书,C项属于草书。2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理解。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这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3. A解析 是楚辞,是唐诗,是元曲,是宋词。4D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不正确”。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由此判断A、B、C三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C解析 A项不正确,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B项中的“可靠”表述不严谨;D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

10、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梅兰芳饰演“旦角”。【能力提升】6D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演变的原因。书写工具的影响和交流传播的需要是决定文字演变的因素,故符合题意。古代帝王的创造和书写工具对文字演变没有影响,故排除。7C解析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C项正确。A项是楷书,B项是小篆,C项是行书,D项是草书。8D解析 A、C两项是魏晋以前书法艺术自发阶段的表现;B项的表述错误,应是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9C解析 本题考查士大夫文人画的特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文人画盛行,强

11、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解题关键要注意材料信息,“南宋遗民郑南”,表明画作的时间是元代。“不使用元代年号”,表达对元朝统治的不满,“不画土”,正是画家失去家国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故此画不是景物写实,意境、情感在画外,从而判断出是文人画,故排除A、B两项;士大夫文人画清新淡雅,追求意蕴神趣,非工笔重彩,故D项错误。10D解析 据所学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故本题答案为D项。A项为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B项为东晋王羲之的作品;C项为唐代的作品。11B解析 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

12、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可排除。B项反映了杜甫针对国都沦丧、城池被陷,虽然山河依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12C解析 据题干所述可知同光十三绝中没有绘出“净角”。A项是生角;B项是旦角;C项是净角;D项是丑角。13答案 (1)竹画、竹诗,乃至竹一样的品格。对竹的一往情深;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画竹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勤政清廉的可贵品质。(2)集文学、书法、绘画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解析 本题解答重在准确把握郑板桥生活的时代特点及其绘画的艺术风格。第(1)问重在结合材料获取信息。第(2)问重在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选做习题】14答案 (1)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2)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3)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对京剧珍惜和保护;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明清以后戏曲艺术迅速发展的原因。第(1)问据材料一、二体现的当时社会的上层和下层对戏曲艺术的喜爱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据材料三从京剧发展的特点及艺术家的个人角度归纳原因。第(3)问注意材料四观点,作出判断,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