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有外国学者评论说:此项成就结束了某些大国老是拿着大棒对中国进行讹诈的历史。这一项科技成就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仿制近程导弹成功A“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结束了某些大国老是拿着大棒对中国进行讹诈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项科技成就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故A项正确。2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
2、、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导学号:14322237】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A根据材料“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结合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故选A项;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B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都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果。3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有了长足进步
3、。宣告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事件是()A.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B.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D.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A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了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A项符合题意。4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某高官在评价中国某项重大科技时说:“这件事情表明了中国人在打击力量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并且表明,那里的动荡和无政府状态并未影响他们取得进展。”该人士评论的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C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B注意题干时间为“
4、文化大革命”期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是在1967年6月17日,此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B项符合题意;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5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导学号:14322238】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D“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科技需要世界领先,原子弹爆炸、
5、“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和“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第一,只有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最为符合,故选D项。6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C题干中提及的使中国粮食增产、解决了饥饿问题的应该是中国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所以与题干中对应的事件应该为C项。72000年,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
6、个能发布5至7天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通过海量数据统计)的国家之一。此成就与下列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是()A“南优2号”技术B“银河”计算机技术C“神舟”飞船技术 D“长征”火箭技术B“银河型”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达上亿次,“银河型”计算机每秒运算达10亿次,符合材料中的“海量数据统计”,故B项符合题意。8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导学号:14322239】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B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A、C、D三项的叙述没有
7、问题,但高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故选B项。冲A挑战练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导学号:14322240】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B本题的题眼是“原子能时代”,根据史实可知,1958年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标志着我国跨进了原子能时代,故选B项。10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
8、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22241】材料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9、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2)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所举事例提炼特点。第(2)问需联系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概括。第(3)问注意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曲折。(2)国际背景: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12科技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走向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
11、号:14322242】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材料三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12、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方向的调整。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以判断;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与材料一比较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总结答案。第(3)问通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战略重点:发
13、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60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2)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与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3)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科教兴国。成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或“神舟”六号、“神舟”七号或“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