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621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4.2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下图,完成13题。1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解析: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表示岩层折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答案:B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解析: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D正确。答案:D3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裂谷海岭山系海沟A B C D解析

2、: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答案:A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45题。4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A2次 B3次 C4次 D5次解析:岩层至少发生了三层断裂,岩层断裂会引起地震。答案:B5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Ac断层早于地层 Bb断层早于地层Ca断层早于b断层 Dc断层早于b断层解析:c断层发生时只影响到岩层,说明及其以上岩层还未形成,据此可确定。答案:D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

3、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67题。6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解析: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答案:C7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B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C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解析:该岩石为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喷出岩,密度相对较小。答案:B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约1 075千米,是

4、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途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解析:图中显示地形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施工工程量小,造价低。答案:C9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解析:图示铁路经过之处进行了工程切坡处理,使得道路两侧山坡变陡,只有砌石护坡才能有效地防止滑坡、崩塌。答案:A(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按河

5、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 BC D解析: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形。根据四图可以看出地河谷最窄、以下切为主,故其发育最早。答案:C11阶段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解析:河谷发育到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在河流凸岸沉积,河谷变宽。答案:D图甲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第12题。图甲12若图乙是河段河床底部的沙坡(一般河流均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则下

6、列叙述组合均是错误的是 ()某河流沙坡微地貌图图乙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该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该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A B C D解析:根据图乙河流沙坡的两侧坡度差异判断河流流向,可以借助我国西北地区流动沙丘的知识,判定图中河流自左向右流,则沙坡在缓坡一侧被侵蚀,在陡坡一侧沉积;根据图甲河流中的沙洲位置,可判定该河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在、之间为从东北流向西南。特别注意题目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答案:D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13读“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该地区的地形是_,判断理由是_。(2)该地区的

7、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3)A、B、C三地中,_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判断理由是_。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第(2)题,根据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可判断该地地质构造为向斜;第(3)题,喀斯特地貌分布在可溶性岩类地区,A处为石灰岩,容易发育喀斯特地貌。答案:(1)盆地该地四周高,中间低(2)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3)AA处为石灰岩14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一个地区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图中北部山地的形成主要是以_作用为主,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_作用为主。(2)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

8、,河流流速_(快、慢),以_作用为主,多形成“V”型谷;河流的下游正好相反,以_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3)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简要说明理由。(4)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_。(5)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_前进,这样可以减小公路的_。(6)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受山区坡度较大的影响,河流上游的流速一般较快,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型谷;而到了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强烈,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两线中,

9、线虽然线路较长,但它经过山谷地区,坡度平缓,修建的成本低、难度小;而线要翻越两座山;由此可知,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一般应迂回前进。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绕道经过c村镇,是为了改善c村镇居民的出行条件。仔细分析该图,不难发现,图中的村镇多沿河、山谷分布,平原地区村镇分布相对较多。答案:(1)内力外力(2)快侵蚀堆积(3)公路沿谷地修建,成本低,难度小。(4)将c村镇与b、d两地联系起来,改善了c村镇的交通条件(5)迂回(曲折、蜿蜒、呈“之”字形)坡度(6)沿河流、山谷分布;山区少,平原多。15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

10、处好?_。理由是_。(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其理由是_。(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解析: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本题易错的是建港的位置,取样的标本。其原因是建港的位置没有弄清是在凸岸还是在凹岸,判断这一点时要求读图,

11、根据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规律,建港要考虑凹岸,港 阔水深。取样要考虑沉积物的分异情况,流水沉积具有分选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要从图中寻找信息,运用联想思维方法去理解、判断。答案:(1)A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2)黏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被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及海潮的顶托下沉积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