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610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西创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新中学2021年春季期高一(下)语文月考试题分值:150 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

2、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

3、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

4、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

5、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B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能相互推演是对“天人合德”的肯定。C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D“天人合一”的“仁”的升格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

6、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D传统“家国天下”的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B文章兼顾家庭伦理与公共精神,既体现辩证思考,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

7、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

8、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9、。(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

10、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

11、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摘

12、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材料三: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

13、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

14、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

15、长的发展理念。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6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古砚陆涛声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

16、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这是姚斌送的。姚斌是新乡科技学院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舒老早就听说,姚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思考践行,对他早有几分欣赏,便乐意为他作序。送舒老古砚是表示谢意。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时间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十多年前他就听说,有些名家作序也

17、有行情,得给润笔。舒老原本从事文学创作时,也长期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接受作序任务后,仍有辅导的习惯,总要认真看书稿,分析提炼,肯定长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让他留下。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普通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

18、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您。”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要珍贵的意思。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想,姚斌并不写毛笔字,人家送他只能是作为藏品的,可能是有孩子上学求他帮忙。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代送者却拒绝

19、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为难我。”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随手把它放到博古架上。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仔细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普通天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水后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用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俞季年却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相信他不是有意弄假

20、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舒老只好作罢。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不时缠绕着他的心。舒老早年辅导的许多学写作的学生中,有两个已经退休的,定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确实难堪。”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这就更复杂了。”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深处。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人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富确实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

21、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为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新乡市西郊翟坡镇。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在门口递给姚斌后就马上离开,姚斌偏要他进家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诉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姚斌先是惊呆继而尴尬:“那老兄也真是,怎么用假砚来糊弄我?”舒老顿时又后悔,连忙补救说:“我想,送你的人也不会故意

22、骗你,可能也受了卖砚台的人骗。”他的分析又深了一层,也是为帮姚斌缓解窘迫。姚斌愣了愣,似有所悟,感激地说:“真相在您老心里憋了这么多年,您背了这么久的包袱,反倒让我不安。幸好您今天终于告诉我真相,否则我还会无心地去糊弄别人。”舒老想想也是,感觉轻松了,洒脱地说:“是呀,说明你我都需要真相,不要包袱。”坐车回家的路上,舒老不由得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但是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勇气!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采用顺叙的手法,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

23、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条理清晰。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将视角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舒老的自我审视与反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C小说对舒老的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其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实现的,不同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更加丰满。D小说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用“先是惊呆继而尴尬”刻画姚斌得知古砚是假的这一真相时的神态,贴切传神。8小说为什么要写舒启正的不完美之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古砚”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24、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晩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

25、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26、。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温叟子炳、烨并进士及第。(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B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C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D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乞归,请求辞职回乡,请求交给。表

27、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B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左迁”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右迁”常指降职。C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都需要回家居丧。D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温叟正直无私,唯才是举。他负责科举时,被人诬陷,皇帝

28、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废黜,他也因此被贬为太子詹事,从此以后被罢黜的人再不得录用。B刘温叟为人厚重方正,遵循礼法。他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本官。他先后担任过左拾遗、刑部郎中、御史中丞等官职。C刘温叟清正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追赃处罚的财物补充,刘温叟厌恶脏罚之名,因而不取用。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皇帝因其父亲的名誉而重新任用他。最终,其子炤被提拔为太子右赞善大夫。13.把下面两个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29、5分)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诗歌,完成1415小题。(9分)送项判官 王安石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注】泥滑滑:鸟鸣声。青衿:学子的服装。白璧招:以白璧招聘。鸡翘:鸾旗车的俗称,指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B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

30、C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D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15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位怎样的官员?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祝愿?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 师说 中“_,_”的观点是一致的。(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3)过秦论一文中“_,_”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

31、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坚守戈壁隐姓埋名,_建起国防工业基础,冲天而起的蘑菇云,如同华夏儿女_的惊天雷;探索海洋钻井寻宝,从“蓝鲸1号”钻井平台上喷出火焰照亮幽蓝大海,空茫的海面上升起的红色火焰,( ) 从算盘的声响中,我们能听到一个个科学家_,为了科技强国的远大梦想不辞辛劳;从飓风吹袭、浪涛拍打中,我们看到的是“无人区”里奋力拼搏的身影,是他们把爱国情怀变成“大国气质”。也是这种“大国气质”,影响着年轻的建设者们将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平均年龄30岁的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5岁的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不过30多岁的“复兴号”科研团队 火

32、热的年华里他们热血沸腾,都渴望在时代的大潮头_,年轻的科学家们把国家装在心中,以奋斗勾勒这个时代最美的画卷。一代代青年科学家对前辈的仰望,是一颗颗赤子心对祖国的表白,是民族魂中绵延不息、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 ),多少人不为功名默默坚守。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赤手空拳 扬眉吐气 孜孜不倦 中流击水 B赤手空拳 仰首伸眉 孜孜不倦 投鞭断流C白手起家 仰首伸眉 孜孜以求 投鞭断流 D白手起家 扬眉吐气 孜孜以求 中流击水18.下列在文中

33、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就是中国人献给人类的绚丽礼花 多少人为国家富强而埋名献身B就是中国人献给人类的绚丽礼花 多少人埋名献身为了国家富强C就像中国人献给人类的绚丽礼花 多少人埋名献身为了国家富强D就像中国人献给人类的绚丽礼花 多少人为国家富强而埋名献身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B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C

34、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D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的新时代,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 ,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

35、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 ,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捕获制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获得成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 人民日报2021年2月

36、12日04版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以青年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1949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伟业中也凝聚着无数青年的热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广大青年施展抱负的舞台更为广阔。2012年,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双创”青年、大学生村官等青年群体的作用越发明显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之路,也是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宽广之路。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4月16日

37、,某高级中学文学社计划举办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年春季期高一(下)语文月考试卷答案1. 答案C。【解析】A原文第一段只说“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并未提到“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B原文第四段为“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选项颠倒了这一关系。D原文第四段“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未提及“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

38、”这一说法。【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 答案B。【解析】理解错误,文章第二段认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3. 答案C。【解析】原文第二段为“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并没有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39、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点睛】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4. 答案A。【解析】B“疫情中城乡基层社

40、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说法有误。原文中说“但自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选项曲解文意。C“广大民众,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选项以偏概全。D“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选项随意删减词语,曲解文意。故选A。5. 答案D。【解析】“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

41、施作了对比”说法有误。材料一写古代防疫措施,材料二写现代防疫措施,应该是前两则材料形成对比。故选D。6.答案: 积极主动参与社区防控。高度配合政府。辨别谣言的能力提高,能够主动辟谣。认识上更加理性和包容。 (每点两分,回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分析】阅读题干及原文可知,本题答案应在材料二中。勾画原文关键语句“但自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这次新冠肺炎各

42、种谣言的消失,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据此分点概括即可。【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43、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采用顺叙的手法”错,文章开头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故选A。8.答案: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丰满。更能突出舒启正克己省察的修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更好地表达小说对君子品格的推重、赞美。9.答案: “古砚”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围绕姚斌送给舒老的两方古砚展开,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通过“古砚”塑造人物形象。如小说通过“送砚”“还砚”等情节,塑造了舒老不重名利、简朴、坦诚、洒脱的形象

44、。通过“古砚”表达主题。小说通过舒老“还砚”,表达了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不慕名利、向善求真的高尚品格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物象作用的能力。小说开头“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然后写“姚斌送这方古砚”“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姚斌送砚台、舒老拒收砚台未成;再写“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姚斌又送一方砚台、舒老再次拒收未成;又写“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

45、:该把真相告诉姚斌。”“舒老只好作罢”“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深处”老友验证了其中一方砚台是假的,舒老为送回砚台而纠结;最后写“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舒老最终送还砚台。由以上可知,结构上,“砚台”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砚台”展开情节。人物塑造上,围绕“送砚台”“收砚台”“还砚台”等情节,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舒老的形象,“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舒老想,姚斌并不写毛笔字,人家送他只能是作为藏品的,可能是有孩子上学求他帮忙。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觉得财富确实

46、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表现其淡泊名利的品质,“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体现其坦诚而洒脱。主题上,小说写舒老“拒砚”“还砚”以及自我反省的过程,“觉得财富确实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舒老不由得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但是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

47、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勇气”表达了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不慕名利、向善求真的高尚品格的赞美。10. 答案B。【解析】“太宗曰”中,“曰”为停顿标志,排除AD;“昔日纳之”,主谓宾俱全,此处不应断开,排除C。故选B。 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11. 答案B。【解析】左迁,指贬官降职;右迁指升官升职。故选B。12. 答案A。【解析】“从此以后被罢黜的人再不得以录用”错误,原文是“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意思是后来几年,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故选A。13.答案

48、: 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译出大意1分,关键词“清操”“录”“庶”“劝”各1分,共5分。清操:清廉的节操。录:录用;庶:希望;劝:劝勉。)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译出大意1分,判断句1分,关键词“所以”“示”“善”各1分,共5分)【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

49、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遣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

50、望得到赏赐。我呵导(呼喝开路)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们显示陛下不在登楼的时间不会登楼。”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呵导:旧时官员外出时用仪仗队呼喝开路。)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

51、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命令官吏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儿子刘炳、刘烨

52、并进士及第。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动静结合”错,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写的都是动景。故选B。15.答案:(1)不贪图荣华富贵。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2)作者祝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顺利。“能强饭”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华簪常得从鸡翘”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能够常常伴随在皇帝身边,仕途顺利。(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情感的能力。这首诗的意思是:江边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衰败的芦草,以及江桥上飘落的枫叶,午潮

53、已过,送君于江畔渡口;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我们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亲如兄弟,初识时,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千里迢迢来此,并非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握手祝君多多保重身体,将来定能美服华车,前途无量。第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第四联写作者的祝愿,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顺利。16.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7.答案D。【解析】第一处,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赤手空拳:比喻没有任

54、何依靠。这里形容我们国家建起国防工业基础完全靠的是自己,条件艰苦,应用“白手起家”;第二处,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仰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这里是说我们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很痛快,应用“扬眉吐气”;第三处,孜孜以求:指人学习的态度好,认真;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含褒义;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这里是说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的强大不知疲惫地探求,应用“孜孜以求”;第四处,中流击水:中流就是河流的正中间,指河流中最湍急的地方。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这里是说这些

55、年轻的科学家都渴望挑战,立志要为祖国科技建设作出贡献,应用“中流击水”。故选D。18.答案D。【解析】这里应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应是“就像”而非“就是”,排除AB;里填写的句子应该与后句“多少人不为功名默默坚守”句式保持一致,排除C故选D。19. 答案C。【解析】原文句子“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逻辑先后有误,只有拥有“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才会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BD两项有相同的错误;原文句子还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奉献”中缺少与“爱国奉献”相呼应的宾语,应是“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A有相同的错误。故选C。

56、20.答案: 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心理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介绍了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该类题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第一空,可联系后句“不分男女老幼”,还有前文“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可知该填“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第二空可根据前句“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结合下文所举例子,可知这句应填写“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21.答案: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号”探测器实施捕获制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这对推动我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点睛】本题考查“压

57、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等重要信息。22.作文解析:1.命题意图。这则材料,紧扣史实,贴合国情,关注热点,贴近高中生的实际,对学生来说应该有强烈的代入感,能够激发写作兴趣,激起写作热情。2.价值引领。考查学生的历史认知水

58、平,家国情怀、担当奉献精神,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等,体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3.作文解读:试题由材料、驱动任务(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1)材料部分。材料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分四个阶段叙述青年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第二层总结党的发展之路,也是一代代青年的发展、成长之路。(2)驱动任务部分。显性要求:背景是“党的百年华诞”,写作身份是“演讲比赛参赛者”,写作主题是“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文体是“演讲稿”;隐性要求:对象是学校师生,必须紧扣两个要素党、青年(群体和个体均可)。(3)其它要求都是常态的。4.写作指导(1)要紧扣“党”“青年”“奋斗百年路”和“启航新征程”四个要素;(2)主体三大步:深入分析青年在党的奋斗百年路中展现的可贵精神,及其对未来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国家与民族的危与机,青年所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情怀和格局谈青年在伟大的新征程中,如何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