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610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试题说明: 1.答题前请填涂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本卷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对应选项上;主观题的答案用0.5mm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方框内。 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诸侯们封建而未割据,独立而非王国。”这说明分封制( )A. 建立了权力制衡机制 B. 导致了中央权力软弱C. 以宗法血缘作为依据 D. 体现了整体国家观念2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

2、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A强化国家政权机能B扩大统治区域C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完善宗法制度3. 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右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 )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 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失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

3、,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5.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6.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廷议制有利于王

4、权加强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7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时代 B思想解放的时代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8. 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 隶书全面推广 B. 儒家思想的传播 C.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9.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

5、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10. 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 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 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C. 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 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11. 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

6、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 )A. 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B. “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C. 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D. 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入探讨12. 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 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 管理方式较为落后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13. 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

7、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14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集权政治加强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社会变革转型15.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 最

8、先废除了分封制 B. 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 郡县制推行的原因 D. 君权受到权臣制约16“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表明明代文学( )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17王夫之读通鉴论就“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学者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 )A

9、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 B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C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D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18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B致力于社会稳定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19我国畜牧业仅在夏商时代占有一定的位置,商代的大型祭祀尚用牲百头,西周则骤降至一牛、二羊、一猪,战国时代多个国家都已“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可垦土地狭小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B自然环境不适合规模化畜牧业发展C小块垦殖精耕细作种植业的排挤

10、D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20.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注重技术传承 B严格制作程序C保证产品质量 D强化市场垄断21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 )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

11、发展2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 “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23.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4.康有为在保国会上讲演词中指出:

12、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合,饵以致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不符儒家经义,导致其弱。康有为作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西学 B.变革现实 C.维护儒学 D.对抗革命第卷 主观题(共52分)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材料解析题,总分合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代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雅言”。“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此后历代皆有“正音”(明清称“官话”)。唐宋时“正音”发展到最高峰,唐制唐韵、宋制广韵,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争相学习。元以大都汉语语音为标准音,称为“天下通语”。明清规

13、定知县以上官员必须学会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官话,雍正八年谕令“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著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为此设立正音书院。材料二 秦在开疆扩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

14、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统一语言和文字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其价值。(1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3分)26.材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

15、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于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上述材料均据汉书后汉书整理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27. 材料

16、村社是俄国长期存在的一种农村基层管理机构,在农奴制改革前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1861年改革后,村社发生了新变化,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妇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具有普遍性;家长代表制原则日益受到削弱,进一步扩大了村社内部民主的基础。村社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甚至在一些村社还提出开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申请。村社制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古老传统,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摘编自俄普思慈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发展的新特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村社改革的意义。(9分)历

17、史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不是权力制衡机制,排除A。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央集权制度才建立,周代并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周武王的子弟、功臣及先代贵族,并非单纯以宗法血缘作为依据,材料也并没有提及分封中以血缘为依据的信息,C项错误。诸侯被作为国家元首的周天子委派到地方建立地方政府;他们分封而不割据、独立而不统一,可见各地建立的地方政府仍然是整个国家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这体现了整体国家观念,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答案】A材料体现的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礼器和兵器”,尤其是青铜铭文中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内容,

18、强化了国家政权机能,A正确;B与材料无关;C违背史实;D材料未涉及。3.【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属于当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说明战国文字还未统一,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六国通用文字是当时当地的文字,并非小篆,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未说明夏商周的历史是否有传世文献,且根据史学常识可知夏商周历史未有传世文献考证,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未说明部分区域文明的消失,排除D项。4.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

19、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可知,商朝王室设置机构管理王室商业,结合材料信息“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可知,商朝和唐宋时期,都重视和加强对商业的管理,故选A项;工商皆本思想是在明清时期提出的,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商人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是

20、加强对商业管理,并未说明是对外贸易空前发达,排除D项。6、【答案】C【解析】题干未提及廷议制,且应该是皇权而非王权,故A项错误;君主权威源于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赖宗庙之灵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可以推知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宗庙对皇权的作用,而非宗庙祭祀这一形式,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彻底废除旧制度,确立了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铁器牛耕是生产力的变革;百家争鸣主要是为新秩序著书立说。以上种种信息表明,这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故A项正确。8、【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

21、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9、【答案】B【解析】题干中“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可知出身绝大多数都是名门大族,故选B项;察举制初期有效选拔人才,A项表述不合史实,且贵族中也不乏才干优秀者,排除A项;贵族政治在秦朝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C项;材料中孝廉反映的察举制看不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分析】

22、【详解】根据材料“公羊学派根据统治者的现实需求而为其寻求文化依据”可知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公羊学派对春秋的解释,A选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未提及,B选项排除;公羊学派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非法家,C选项排除。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道家思想主要从世界本源角度探索,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排除。12、【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的田庄对土地、人口的控制都是相当严厉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且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是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23、,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比较得出东汉田庄的管理方式是否落后的结论,故B项排除。C项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王国问题与东汉田庄无关,故D项排除。13、【答案】C【解析】材料造纸术传入欧洲后,“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说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排除D项。14、【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百家争鸣”本质上是社会变革转型的反映,故选D;AC不属于本质,

24、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集权政治,排除B。15、【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秦始皇从平叛嫪毐叛乱中得知分封制的弊端,可以作为实施郡县制的原因来分析,故C项正确;中最先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实行;B中官制改革不符合题意;D中君权受到制约不符合题意。1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这是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汤显祖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A项正确;“公安三袁”与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无关,排除B;CD项史实错误,排除。所以选A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

25、态度是否定的,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A项正确;王夫之所处的时代依然是小农经济时期,他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故B项错误;王夫之否定劝课农事,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他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故C项错误;王夫之是知识分子,没有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1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可知程朱理学借佛教“修心”理念来稳定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通过改良个人来稳定社会,没有体现出对人的束缚,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道教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出改良社会体制,故D项排除。19、【答案】C【解析】从商周到战

26、国,畜牧业地位明显下降,根据战国时期“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产生并得到发展,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变法中确立起来,随着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挤占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C正确;A中的“可耕地狭小”不符合史实,排除;商周到战国,主要活动空间在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没有大的变化,说明战国时期的自然环境同样适合发展畜牧业,排除B;土地所有制变化会影响畜牧业发展,但是与C项内容相比,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20、【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的主旨在于

27、强调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注重技术传承,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了手工业技术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对技术市场的垄断”的相关信息点,排除。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显示了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时尚,但这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故B项错误;这也不是清政府对文化控制的放宽,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扩大,使戏曲出现了为市民服务的变化,故D项正确。22.答案:选D 从四个选项来看,D项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与地

28、主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23.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察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发挥企业自主独立的积极性。24.答案:选B 康有为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结合“,主要目的是为变革现实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25.答案:(1)特点:历朝政府重视统-语言;重视社会精英阶层和上层;注重制度等多种方式。(6分)价值: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人才选拔;促进了文化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6分)(2)举措:开拓疆土,并设立郡县进行管理;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开通丝绸之路,并设立专

29、门机构进行保护。(6分)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融合进程;巩固了秦汉国家政权;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发);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等。(7分)26.答案:示例: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2分)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汉代新儒学,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众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5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5分)27.答案:(1)新特征:妇女的社会作用增强;村社管理更加民主;重视文化教育的开展。(6分)(2)意义: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壮大;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9分)(1点2分,2点4分,3点6分,4点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