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607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易错点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02 中国古代农业与近现代中外对农业的改造(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预测】1.中国古代辉煌的农耕文明2.中国古代的经济格局3.中国近现代对农业的改造4.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5.资本主义各国对农业问题的处置及其影响【难点突破】难点一 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1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 )A维新派提出了涉及土地问题的改良方案B革命派发动农民作为同盟军C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主张 D在国民大革命中,农民运动受到普遍的支持2建国从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民问题,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运动。下列各项中,未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新中国成立后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小农经济缺乏群众基础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小农经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析】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可用排除法,排除 B、C两项,因为这两项明显不符4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线,马牛被野。” 新唐书材料三: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

3、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 (3)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4)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特别提醒】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古代就有“重农抑

4、商”的政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现今“三农”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难点二 资本主义各国对农业问题的处置及其影响1下列各项中,通过购买或赎买方式解决土地问题的是 ( )英国圈地运动 法国大资产阶级对旧社会的改造措施 美国宅地法俄国1861年改革A B C D2在17世纪初满洲贵族开展了大规模的圈地,同期英国的圈地运动正在进行。对此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B都造成土地与原有劳动力的分离C都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灾难D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土地运动3

5、列举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举措及其影响。【解析】本题目的要求十分明确,时间范围界定在近代史上,要列举的是英、法、日、美、俄等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答题时首先应回顾教材,搜罗这些国家在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过程中处理土地问题的素材,然后再根据其对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简要评述其影响。答题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全面,防止遗漏。4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国解决土地问题的评价,正确的是 ( )法国革命中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雅各宾派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取得了农民对政权的支持 拿破仑执政时期改变了农民占有土地的情况 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导致了法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A

6、 B C D【特别提醒】英、法、美、日、俄等国由于受经济结构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制约,对农业问题的处置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过,也正是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其措施的长远影响不尽相同;英国圈地运动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大农业和美国奴隶制的废除都大大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而法、日、俄三国由于其小农经济或封建残余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其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易错点点睛】易错点一 中国古代辉煌的农耕文明1.按下图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谷物加工汲水耕地耕地 B耕地 汲水耕地灌溉 C耕地 汲水耕地谷物加工 D谷物加工 耕地耕地灌溉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

7、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十漕运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网四十步,通龙舟,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 大业杂记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六八阎毗传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渡浪九天来。锦

8、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 (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4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5明清

9、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A B C D【特别提醒】中国古代有着辉煌发达的农耕文明,在学习过程中,须仔细扎实,认真落实相关的知识点。一方面要注意区分不同时期的农业成就,防止混淆;另一方面不妨按类别(如水利、农具、作物品种等)作一些整理。在应试过程中须特别仔细区分,防止发生混淆。【变式训练】1 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其中“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所指的是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

10、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浪潮3 明清时期,为了解决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 )引进推广高产粮食作物 培植推广一年多熟作物 实行一条鞭法 鼓励垦荒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的易错点是,不少同学疏忽了,实际上鼓励垦荒是增加粮食数量的多种途径之一。 4 下列农业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桔槔曲辕犁踏犁齐民要术 棉花在江北种植A B C D5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的运用 水利灌溉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A B C D6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11、,公私仓禀俱丰实”。其中对“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实B诗句准确反映了当时粮食高产C诗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D诗句反映国富民强易错点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格局1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2对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理解正确的是 (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有利于缓解农民缺少土地的问题 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良影响A B C D【错误解答】D3关于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和“国家根本,养济东南”的说

12、法,这反映了 ( ) A宋朝江浙地区水稻种植普遍 B宋朝江浙地区水稻产量高 C政府重视推广南方的生产技术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迁离此区域是在 (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B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结束时 C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都时【错误解答】A【特别提醒】在做本类题目时,首先必须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总体情况有大致了解,即黄河流域曾是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并且这一过程是在南宋时完成的;其次要注意江南开发的几个重要时期以及每一时期江南开发的背景、具体情况;最后对教

13、材中的相关内容要重点突破,防止混淆。【变式训练】1 导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关键因素是 (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B南方地理条件优越C南方统治者比较注重农业生产D对外贸易以南方海路为主2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宋元时期已完成,下列各项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 )A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主B江南地区工商业城市的大量兴起C元朝时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D元朝开通南粮北运的海运和漕运(经大运河)3 三国和南朝时期,江南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是( )实行均田制 大批农民南迁 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南方 南迁农民与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A B C D4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14、) A新兴封建城市成为繁华商业中心 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使耕地面积扩大 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大力推广种植 D江南迅速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5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表现在 ( )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农作物品种增多A B C D6 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对南方生产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于 ( )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 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促进了民族融合 导致南方人观念的更新A B CD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审准“最直接”这一核心限定词。易错点3中国近现代对农业的改造1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

15、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错误解答】A2 仿真卷)下列关于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B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唯一的途径【错误解答】B、C、D3 图一、图二是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凤阳采风的资料:图一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结合资料及历史知识,以凤阳的变化为例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作用。【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4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16、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你从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特别提醒】在做这类题目时,应着重掌握两大类问题:一类是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对农业改造的不力:另一类是无产阶级对农业的改造。在认识第二类问题时,应注意从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中共不同的土地政策,正确区分土地革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四大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找出其相同点和区别。【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激烈的军事斗争形势B资产阶

17、级维新派由于提出的土地纲领不彻底,得不到农民的支持C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共都注意开展土地革命,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变了土地私有制2 在中共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最能体现当时民主革命任务的是 ( )A依靠贫农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限制富农 D消灭地主阶级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所领导的土地革命与以前的地革命在目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条件B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C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4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农民基本利益促进社会经

18、济发展A B C D5 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6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AB C D【2013高考突破】1(2013湖北湘潭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根据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下列各节气和所属季节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春季:雨水、清明、芒种 B夏季:惊蛰、谷雨、小满C秋季:处暑、白

19、露、寒露 D冬季:霜降、大雪、小寒2(2013广东江门模拟)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3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以绘图详实记录农耕和纺织生产的系列图谱。“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尤以所示雍正耕织图最为精美。封建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耕织技术,重视农业发展B传达皇帝旨意,便于形象宣传C标榜农业政绩,展示农业成果D规劝社会各界,体谅农民辛苦4(2013湖北黄冈中学二摸)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

20、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平陆枣园内蒙古和林格尔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5(2013佛山高三质检)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6(2013江苏南京一摸)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

21、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7(2013天津模拟)“衘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A隋朝长安 B唐朝长安C北宋东京 D明朝苏州8下列手工业品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9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

22、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C D10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充满困惑地写道:“中国商人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独立力量?”其结论是“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这里强调古代商业的发展()。A实行国有专营制度 B取决于技术的创新与发明C取决于政府态度和政策 D出现官商结合的现象11(2013广东梅州一摸)清军入关后,曾经大规模圈占土地。下表

23、是顺治八年(1651年)大规模圈地情况表,据此分析,当时大规模圈地的主要影响是()。全国耕地面积内务府庄园(皇家庄园)各族王公、宗室庄园直隶一省投充为世袭奴隶或农奴的自耕农和贫农290万顷9 000多顷13 300多顷约66万男丁A.促进了农牧文明的交融B导致大量自由劳动力产生C造成生产关系的局部倒退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2(2013山师附中三摸)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

24、皇权专制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13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在形成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4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B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D使革命政府缺乏经济后盾15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

25、发展16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所经历的步骤,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A土地改革一农业合作化一人民公社化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农业合作化一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一土地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人民公社化D农业合作化一人民公社化一土地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实质上是 ( )A限制农村中的封建剥削B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剥削C建立起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D调动地主抗日的积极性18 由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 ( )生产自主权纳税自主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A BCD19、 18世纪英国议会通过

26、圈地法令,结果“虽然种地的人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聚集等等”。以上材料 (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A B C D20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其不同点是 ( )A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B开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C导致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劳动力条件21、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素有“农,天下之本”的古训。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

27、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我国的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各出现了什么现象?试结合史实简要分析其原因。面对人口的增长,当时政府解决农民口粮问题的办法是什么?(2)结合史实分析图二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400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指出:平均地权是由国家通过征税和收买的办法,使土地之增值收归国家,对缺乏土地的农民,则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耕作。不久又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28、。材料二:在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经济管制的形式,农民是一大批管制和立法的受益者,这些管制和立法主要通过削减农产品产量以及国家储备农产品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材料三:1979年1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个农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鼓点。到1982年底,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为主要形式。到1985年,全国有6000多万农民从农业转向乡镇企业、社办企业中。材料四:“中国现在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

29、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和邓小平在对待农村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罗斯福为提高农民的收入采用了何种方式,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少25374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4)简述新中国历史上的前两次“解放农民”的时间、内容和结果。(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农村改革的认识。23 、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材料一:中共中央1942年通过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

30、量,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故于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政策,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日报1942年2月6日材料二: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

31、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238页材料三:经过农村经济改革,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还应继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就增加300亿元以上。目前农业收入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规模不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已达3:1,我国仅为O6:1;发达国家农产品精深加工达到全部农产品的80以上,我国尚不足40。(1)中共在土

32、地革命战争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种土地政策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改变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与内容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谈谈当前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应采取什么措施。24、 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

33、点?(2)依据上图,指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3)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5(2013吉林长春调研)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能看到国家干预的影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有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恩格斯说:“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土地买卖关系中已使用了具有法律文书性质的契约,现在的契约原件有受

34、奴卖田契,已残,为西汉武帝后期至东汉光武帝初年的遗物。文字如下:“囗置长乐里受奴田三十五亩,贾钱九百,钱毕已。丈田即不足,计亩数环钱。”墨子闻诂卷九非命下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战国至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20分)要求:论证须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要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叙述要通顺流畅。200字左右。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

35、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积。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

36、迅猛,所以称之为“农业变革”较为妥贴。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1850年左右,将农民系于土地之上并迫使他们耕种土地的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上消失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欧洲人口的食物得到改善,周期性缺粮情况越来越少,但发展并不均衡。农业变革使工业化更充满活力。农业的盈余创造了资本,资本再次投入运输业与工业,促进了新技术在欧洲的传播。摘自欧洲史(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5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对欧洲带来的影响。(6分)(4)怎样理解材料一与材料三所述的农业领域中的“革命”?(5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