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576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发布》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泾阳县2021-2022(上)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兼容了儒法墨道诸家言论。

2、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倍受各国重视 B.法家道家地位急剧下降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 D.儒法墨道地位趋于平衡2.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经学特殊地位的确立,显示儒学的官方化得以确立,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据此可知,汉代经学A.完全取代了其他学说 B.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D.促使儒学走向思辨化3.两宋时期,私修礼书大量出现,最为重要的家礼著作是朱熹的家礼,因其进一步简化了繁杂的古礼,将传统的“贵族之礼”,修改成适应性更广的“庶民之礼”。家礼在社会上的传播A.强化了乡村的道德教化 B.扼杀了百姓的个人欲望C打破了贵族的教育垄断 D.完成

3、了儒学的重建任务4.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说,宣称良知即是常道,儒家的经典六经不过是吾心之记籍。凡是同我心中的良知相合的即是真道,凡是同我心中的良知未合的皆不能苟同。王阳明的这一观点A.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B.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C.背离了儒学思想原则 D.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5.李贽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认为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这说明李贽A.否定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迷信权威,追求思想自由C.宣传民主思想,主张男女平等 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6.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

4、他倡导的学术话语、学术理念以及他开创的学术范式、学术方法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了广泛震撼,引起乾嘉学者普遍共鸣。这主要是肯定了他A.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 B.深刻批判君主专制的民权意识C.开清代考据学先河的独到建树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7.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8.下面是一些中国古代学科科学家人数(单位:人)统计的数据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A.具有实用性的特征 B.形

5、成了完备的体系C.重视抽象推理研究 D.成果丰硕领先世界9.元朝画家王冕是典型“文人画”画家,有人评价王冕的画“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这反映了王冕画作的突出特点是A.只画具有“傲气”的梅花 B.注重抒发画家的个人情感C.以山水为主要绘画题材 D.注重表达社会底层的现实10.下表所示为清初戏曲主要声腔分布情况。此表可用来说明清初戏曲A.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B.各剧种交流十分频繁C.在发展中得到了完善 D.迎合了当地生产需要11.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的“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

6、为文而作”。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唐代的政治环境开明 B.“经世致用”的诗风C.唐代的文化教育繁荣 D.唐代庶族阶级的崛起12.有学者对明清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见下表)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A.艺术风格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 B.突出表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C.折射出对儒学正统的大胆挑战 D.主要聚焦于普通的市民生活13.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14.189

7、8年,张之洞编写的劝学篇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张之洞将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外篇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内篇概括为经、史、子、集,内篇为“明纲”,三纲五常是本原。据此可推知,当时A.汉族地主得到了重用 B.慈禧太后默认了变法C.洋务派支持君主立宪 D.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15.康有为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康有为采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B.减少维新思想宜传阻力C.排除洋务运动的影响 D.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16.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中维新派曾对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度和妇女守节习俗进行批判,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

8、妻制,男女离异自由,革除童养媳陋俗,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两情相悦才行。可见,维新运动A.促进了民主思想的盛行 B.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C.遭到了顽固势力的抵制 D.推动了社会习俗的革新17.1905年,孙中山曾以“中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前往欧洲访问,并宜称“中国的社会主义者要采取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弊病”,以便“在将来建立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主张A.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D.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1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集人成国,个

9、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A.提倡国家利益的至上性 B.主张个体须服从于整体C.强调个性解放的重要性 D.迫切要求收回国家利权19.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社会的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打破文学中的特权观念C.改造传统文化以挽救民族危机 D.导致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的争论20.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已从原理的介绍转向

10、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研究和宣传,于是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和革命史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了。这说明此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处于萌芽和初生的阶段 B.更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C.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与三民主义思想已趋同2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鉴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苏联的教训,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这一论述的重要价值是A.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初步认知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推动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开启了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2.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1、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邓小平这里强调A.拨乱反正的必要性 B.加强法制建设的紧迫性C.加强民主促进团结 D.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23.大众电影百花奖简称“百花奖”,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创办的。1962年,举办了第一次“百花奖”评奖活动,当时国产电影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电影创作繁荣局面的出现得益于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实践 B.国家领导人对电影事业的重视C.群众对电影艺术方式的喜爱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24.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

12、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校。当时的院系调整A.有利于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布局 B.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服务C.建立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D.改变了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局面25.1973年10月,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议上,袁隆平代表湖南省杂交水稻大协作组发言,宣布在全体协作人员的参与下,籼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1976年,全国籼型杂交稻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普遍增产两三成。这一事实表明A.袁隆平等人的研究与政治运动无关 B.杂交水稻的成功源于科技人员协作C.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杂交水稻研制 D.科研成功要有良好的国际国

13、内环境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此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材料二:宋元和明清时期,各种加工纸的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币。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

14、、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褚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造纸术的发展与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发展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至明清时期造纸术发展的原因及影响。(6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墨子以广大劳动人民为出发点,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他提出男人当“早

15、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妇女须“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纤”。他还主张“非攻”,因为战争必将导致“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此外,他还提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论断。摘编自罗军伟论墨子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1918年11月15-16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行演讲大会,庆祝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参加大会的有三万余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主持了会议并两次演讲。在16日的演讲中,他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他说:“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

16、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摘编自田守雷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墨子与蔡元培的劳动观。(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劳动观提出的背景并说明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务运动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促成了中国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端,洋务派的科技观由此形成。针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等人提出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的构想。“他们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内战引起的。”随着洋务运动

17、的不断深入,对近代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洋务派设译馆,培养翻译人才;开办新式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洋务派的科技观经历一个由浅到深渐变的过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30余年,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近代化的问题,最终失败。摘编自高庆节试论洋务派的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二:甲午战后,维新派把科技进步看成是国家强盛最有力的杠杆。他们看到了科举制度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巨大障碍,围绕着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废除科举,创办新型学校,必修自然科学。在维新派的号召下,一时间学会林立,如雨后春笋,除去与维新运动有关的学会,自然科学方面着实是“有一学即有一会,有农学会、矿

18、学会、工艺会、化学会等”。学会大都以“兼采中西各法与天地自然之利”,“互相讲习”。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持译书局的工作,编译了大批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内容的教科书,并创办报刊,积极宣传“西人光化电声算之述作”。总之,维新派对中国近代科技体制化做了极大贡献。摘编自胡晓登、周松柏戊戌维新与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命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科技观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科技观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8分)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根据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