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导学【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学习重点】863计划、“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学习难点】科
2、技战略的发展的侧重点;杂交水稻 【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会对我国建国以后,科技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由此导入新课。【知识梳理】一、建国以来各时期重大科技成就列表时间科技战略制定战略原因取得的科技成果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发展的方针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
3、断,维护国家安全。1960年第一枚火箭(酒泉)1960年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五)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成功(第三)1979年“望源”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第四)20世纪80年代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教兴国”战略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神舟”
4、5号、6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第三)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研制:20世纪60年代 1973年 2001年 2、影响中国 国际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4.在生物技术方面,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中国还
5、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四、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的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五、影响: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我国生存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6、【学思探究】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学习延伸】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解题关键:中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的变化思路引领:战略决策的制定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发展决策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8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巩固总结】完成下列表格领域时间成就意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计算机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