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557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发布》重庆市万州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万州二中高2023届2021年秋季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谭大辉 杨元畅注意事项:1答题前需用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填涂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一、现代文阅读: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

2、,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

3、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佛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

4、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 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

5、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

6、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

7、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

8、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互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

9、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精神心灵自由,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

10、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佛家思想,其核心是“空”,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

11、是( )(3分)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 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 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 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 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一天的等待 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你怎么啦,宝贝?”“我头痛。”“你最好回到床上去。”“不,我

12、很好。”“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后就来看你。”可是当我来到楼下,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显出一副重病在身的九岁男孩的凄惨模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我没病。”他说。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多少度?”我问医生。“一百零二度。”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的,另一种是通便的,还有一种是去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细菌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他似乎对流感很内行,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想让

13、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的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朗读的内容。“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我宁愿醒着。”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嫌麻烦。”“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我想,或许

14、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因此看上去仿佛所有那些光秃秃的树木,那些灌木丛,那些砍下来的树枝,以及所有的草坪和空地都用冰漆过似的。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摔倒了两次,摔得挺重,一次摔掉了猎枪,使猎枪在冰上滑出去老远。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当它们快要从堤岸顶上消失时,我击落了两只。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你得在这些被冰裹着

15、的柴垛上跳上好几下,才能把它们撵出来。当人在这些既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尚未立稳之际,它们却飞了出来,使你很难射中。我击落了两只,逃掉了五只。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我量了他的体温。“多少?”“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谁说的?”“医生。”“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

16、着担心。”“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将这个用水服下。”“你看这有用吗?”“当然有用。”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什么?”“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你不会死。你怎么啦?”“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原来自上午九

17、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哦,可怜的宝贝,这就像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你肯定?”“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噢。”他说。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叙述了一位九岁的男孩因为不懂摄氏与华氏温度的区别,在误以为自己即将发烧死去的复杂心情中度过了一整天的故事。B

18、小说沿着“小男孩生病,医生来诊,父亲讲故事,外出狩猎,狩猎归来,误会消除”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脉络清晰。C小男孩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D小说省略了父亲外出打猎期间小男孩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活动的内容,留下叙事空白,但读者依然能想象出小男孩内心的绝望。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标题“一天的等待”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呈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C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

19、离,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D小说语言简洁、叙事客观、竭力淡化主观色彩,是作者“冰山理论”的具体体现。 8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海明威曾说过“勇气是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请结合小说中“小男孩”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王恭,字孝伯。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第高华,恒有宰辅之望。与王忱齐名友善。尝从其父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簟,忱谓其有余,因求之。恭辄以送焉,遂坐荐上。忱闻而大惊,恭曰:“吾平生无长物。”其简率如此。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

20、何足以骋!”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未拜,遭父忧。服阕,除吏部郎。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道子尝集朝士,置酒于东府,尚书令谢石因醉为委巷之歌,恭正色曰:“居端右之重,集藩王之第,而肆淫声,欲令群下何所取则!”石深衔之。及帝崩,会稽王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时国宝从弟绪说国宝,因恭入觐相王,伏兵杀之,国宝不许。恭每言及时政,辄厉声色。道子知恭不可和协,王绪之说遂行,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临别,谓道子曰:“愿大王亲万机,

21、纳直言,远郑声,放佞人。”辞色甚厉,故国宝等愈惧。以恭为安北将军,不拜。乃谋诛国宝,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以报时施,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合叩扉,欲矫遗诏。赖皇太后聪明,相王神武,故逆谋不果。与其从弟王绪同党凶狡,共相扇动。此不忠不义之明白也。以臣忠诚,必亡身殉国,是以谮臣非一。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国宝及绪惶惧不知所为,用王珣计,请解职。道子收国宝,赐死,斩绪于市,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恭性抗直,深存节义,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节选自晋书王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

22、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B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C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D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服阕,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B山陵,“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的含义,于是便把君主的坟墓比喻为“山

23、陵”。C黍离,诗经篇章,是历代文人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D登遐,“遐”有“长久”的意思,登遐指登上帝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王恭生活简朴,对待朋友热情。王忱看到王恭坐的凉席很好,想着王恭一定有多余的,就要了去,结果王恭因没有多余的竹席只能坐在草席上。B王恭志向远大,任命官小不就。王恭开始做官的时候被任命为佐著作郎,他认为做官如果不是宰相一类的就不能施展才学,于是托病辞官。C王恭为人正直,敢于斥责权贵。司马道子在东府宴请朝中大臣时,尚书令谢石借着酒劲唱了僻陋鄙俗的小曲,王恭训斥谢石放荡不羁。D王恭心存节义,勇于认错担责。在司马道子收押王国宝、

24、斩杀王绪后,王恭对不能讨伐王国宝的过失表达深深的歉意后,才回到京口。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1)时国宝从弟绪说国宝,因恭入觐相王,伏兵杀之,国宝不许。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4王恭谋划诛杀国宝,上奏章揭露了王国宝哪些不忠不义的行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捣衣诗 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注】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25、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B. 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C.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窗前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D. 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16. 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

26、度赏析颔联的精妙。(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3)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

27、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 的卓越;(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 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的目的并不以成功为旨

28、归,却足以为成功造就通天大道。18.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内涵 鬼斧神工 未必B. 内含 巧夺天工 不必C. 内涵 巧夺天工 不必D. 内含 鬼斧神工 未必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没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境界,怎有物我两忘、冰心一片的淡定B. 没有物我两忘、冰心一片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谈定C. 没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境界,怎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淡定D. 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谈定20.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生物识别技

29、术主要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它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通过识别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一般包括图像采集、特征定位、身份的确认和查找三个环节。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 ,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等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也是一种身份识别技术,而且具有许多优势。首先,虹膜识别安全性高。每个人都有 ,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或者同一人的左右眼,其虹膜纹理也有显

30、著差异。其次,虹膜纹理在胚胎发育的第三个月到第八个月就已经形成,并且终身保持不变,稳定性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然而,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大量信息被采集。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还有就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方兴未艾的当下,相关部门必须未

31、雨绸缪、多管齐下,切实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请以整句的形式对上文后三段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每句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84年,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上,27岁的安徽人许海峰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这是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他的胜利举国瞩目,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喜讯,“赢”让国人兴奋自信。大众认为这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实力的增强。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许昕和

32、刘诗雯在2:1领先的情况下遭逆转,以3:4不敌日本队,收获银牌。赛后,刘诗雯几度落泪,表示“对不起大家,让大家失望了”。有网友暖心安慰,“不用对不起,你们已经尽力了”。中国也已经不是一个输不起的国家了。国人由看重赢到输得起的转变,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A B项“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的表述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33、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不能有任何作为”错,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项“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2 (3分)A “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错。原文的表述是“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选项无中生有。3 (3分)D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结合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分析可知,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项“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支撑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

34、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4 (4分)答: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语言简练准确,通俗明白。(答对两点即可)5 (6分)答:要有善良仁慈之心,追求道德完善。胸怀宽广,要有宽恕之心。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要勇于担当,坚韧顽强。要彬彬有礼,遵守秩序。要勤于学习,富有智慧。6 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错。小男孩并没有暗示父亲,想引起父亲的重视,相反,他不断催促父亲离开,怕传染给

35、他,“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故选C。7 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量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错。文中小男孩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小说结尾解除了小男孩的恐惧,让读者感到很轻松。故选B。8答: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父亲外出打猎,说明孩子的病情不重。设置悬念,宕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以次要人物的心情反衬主要人物的心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突出,父亲打猎时心情轻松愉悦,衬托了小男孩的紧张恐惧。(答出两点即可。)本题查学生分析文章重

36、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上看,“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从人物塑造上看,“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父亲打猎的开心愉快,暗写男孩的孤独恐惧,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另外,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还暗示男孩的病情不重,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结尾形成喜剧的效果。9答:小男孩发烧,认为自己会死,可

37、见他处在内心恐惧的重压之下。自己生病不忘为父母关上窗户;得知自己发烧一百零二度,不让父亲陪伴,不让任何人进房间,怕传染别人。一整天静静地躺着,一直醒着,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死亡降临。这些都体现了小男孩的优雅风度。面临绝境时关爱他人、沉着顽强、不失体面,这些优雅风度正是勇气的体现。(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鉴赏人物形象、主题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小说中和小男孩相关的情节进行分析。从全文来看,小说塑造的“小硬汉”形象主要是通过展现人物的言行来完成的。“重压”在文中指小男孩发烧,认为自己会死,“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

38、零二度了”,可见他处在内心恐惧的重压之下。“优雅风度”指男孩面对死亡的态度。如开头“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自己生病不忘为父母关上窗户;“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得知自己发烧一百零二度,不让父亲陪伴,不让任何人进房间,怕传染别人;“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天时

39、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一整天静静地躺着,一直醒着,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死亡降临。小男孩的勇气体现在面临绝境时关爱他人、沉着顽强、不失体面,这些优雅风度正是勇气的体现。10C11D (D项中“遐有长久的意思,登遐指登上帝位”错,“遐”是“远”的意思,引申为对他人死去的讳称;又特指帝王之死;又犹言登仙远去。)12D(D项中“王恭对不能讨伐王国宝的过失表达深深的歉意”错,原文“道子收国宝,赐死,斩绪于市,深谢愆失”,三句主语均为道子,意思是道子杀了王国宝和王绪,并对自己过去的过失深表歉意。)13翻译:(1)当时王国宝的堂弟王绪劝他,趁王恭入朝拜见

40、相王时,埋下伏兵把王恭杀掉,王国宝不同意。(4分,“从弟”“因”“觐”“许”各1分)(2)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4分,“道”“明明德”“止”“至善”各1分)14答:(1)王国宝身居要职,邀宠逞威,独断专行,将危及国家社稷。(2)先帝升天之日,王国宝连夜私自进宫,准备篡改遗诏谋逆。(3)和堂弟王绪结党营私,凶狠狡诈,一起煽动扰乱朝廷。(每答出一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王恭,字孝伯。小的时候就有很好的名誉,有过人的高尚节操,因才能出众、门第高而十分自负,常常怀有担任宰辅的愿望。他与王忱齐名,二人关系很好。王恭曾随父亲从会稽来到京都,王忱去

41、拜访他时,看见王恭坐着六尺的竹席,王忱以为他还有这种竹席,于是向他要了一张竹席。王恭给了王忱竹席后,自己就坐在草席上。王忱听说后很惊讶,王恭说:“我平生没有多余的东西。”王恭就是这样的俭朴真率。王恭刚出来做官时,被任命为佐著作郎,他叹道:“做官不做宰相,才能志向怎么能得到施展呢!”于是托病辞官。不久便被任命为秘书丞,转任中书郎,还没有任职,父亲就去世了。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郎。当时,陈郡人袁悦之用狡诈的方法侍奉会稽王司马道子,王恭向孝武帝奏告了这件事,于是就诛杀了袁悦之。司马道子曾经召集朝廷的官员,在东府设置酒宴,尚书令谢石借着酒兴高声唱了民间小调,王恭态度严肃地说:“身居尚书令的重任,在

42、藩王府的宴席上,放肆地唱这种淫词滥调,让朝廷百官如何效法?”谢石怀恨在心。等到孝武帝驾崩,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后,司马道子恩宠亲近王国宝,委任他为枢机大权。王恭常常正色直言,司马道子忌怕、愤恨王恭。王恭前往皇帝陵墓拜孝武帝,拜完后,他叹息:“屋檐和栋梁虽然还新,但已经有了黍离诗的感叹。”当时,王国宝的堂弟王绪劝他,趁王恭入朝拜见相王时,埋下伏兵把王恭杀掉,王国宝不同意。王恭每次说到国政,就声色俱厉。司马道子知道与王恭之间不能调和,便采用王绪的计策,于是开始埋下国难的祸根。有人劝王恭趁入朝时用武力诛杀王国宝,可是庾楷与王国宝勾结,兵马强盛,王恭担心庾楷作对,不敢先发制人,就回到镇所了。离别时,对司

43、马道子说:“希望大王亲自处理朝政,采纳忠言,远离邪声、放逐阴险小人。”辞色很严厉,因此王国宝等人更加惧怕。朝廷任命王恭为安北将军,他不接受。于是,王恭谋划诛杀王国宝,他上奏章到京师说:“后将军王国宝,凭婚姻连带关系多次身居要职,却不能感谢皇恩思图效忠,以报答时世,而竟邀宠逞威,独断专行,将危及国家社稷。先帝升天之日,王国宝连夜私自进宫,准备篡改遗诏。幸赖皇太后聪慧机智,丞相会稽王英明威武,所以其阴谋并未得逞。与其堂弟王绪结党营私,凶狠狡诈,一起煽动扰乱朝廷。此不忠不义之行已昭然若揭。以愚臣之忠诚,必将亡身殉国,因此王国宝等陷害愚臣非止一端。幸赖先帝明察,不听谗言。从前赵鞅兴兵,诛杀国君身边的奸

44、恶之徒,愚臣虽然低下无能,但怎敢忘却这样的大义!”奏章到了京城,内外戒严。王国宝和王绪非常惶恐,不知道如何做,就用了王珣的计谋,请求解除职务。司马道子拘捕了王国宝,赐他死刑,并在街市斩杀了王绪,并为自己以往的过失深表歉意,王恭才返回京口。王恭性格刚强正直,心中深存节义,读左传读到“接受朝廷的命令讨伐不朝拜朝廷的诸侯”时,总是停下来感叹。15. (3分)D “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错误。“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

45、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故选D。16. (6分)答: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

46、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17.(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易错的字词有:庶、壹、酾、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 C 19. D 20. 答: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内容。“内涵”,内在的涵养;逻辑上指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依据“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 可知,这里是说“工匠精

47、神”的本质属性,所以应选用“内涵”。第二空,“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二者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鬼斧神工”作主语、宾语用,而“巧夺天工”作谓语、定语用。依据原文“的卓越”,这里是作定语,所以应选“巧夺天工”。第三空,“不必”,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未必”,不一定、可能的意思。综合语段可知,“工匠精神”是时代“需要”的,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工匠,但却需要人人去践行工匠精神”,所以应选用“不必”。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补写句子的能力。由

48、前文来看,“的确”表明后面内容是对“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具体阐释,由此可知,“心性”是前提,也就是要将“冰心一片”“物我两忘” 放前面,所以排除A、C。而“冰心一片”又是“物我两忘”的前提,所以应是“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排除B。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个问题,“目的不以为旨归”句式杂糅,且结合整个语境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工匠精神”,并非“工匠精神的目的”,所以删除“的目的”。第二个问题,“造就大道”搭配不当,应是“铺就大道”。21.答: 什么是人脸识别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 22.答: 人脸识别技术原理。虹膜识别技

49、术优势。智能识别技术隐患。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它是基于”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根据回答的内容以及后文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可知这一段介绍的是人脸识别技术,所以此处应该是设问,自问自答,先问什么是人脸识别技术,再进行解说,所以这里可以填:什么是人脸识别。第二空需要填人脸识别技术需要获取的内容,结合前文“它通过识别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可知获取的是: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第三空表述的是虹膜识别安全性高的原因,根据后面内容“即便是同一人的左右眼或者同卵双胞胎,其虹膜纹理也有显著差异”分析,此处应为“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

50、。注意表达精简,不要超过字数。【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中心意思的能力。概括主要内容注意抓住关键句。由第三段“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也是一种身份识别技术,而且具有许多优势”可知,本句是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可知前一段即倒数第三段是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由“它通过识别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一般包括图像采集、特征定位、身份的确认和查找三个环节。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可知是在讲述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倒数第二段由“虹膜识别也是一种身份识别技术,而且具有许多优势。首先,虹膜识别安全性高。其次”可知这一段主要讲虹膜识别技术优势。 最后一段由“然而,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便

51、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可知这一段是介绍智能识别技术隐患。注意表达精简,不要超过字数,注意采取整句的形式。四、写作(60分)23.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列举奥运赛场上一赢一输的两件事以及国人对待输赢的态度的转变,许海峰获得的金牌是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国人的反应是“举国瞩目,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喜讯”,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应,是因为这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标志中国实力的增强,金牌增加了国人的自信。刘诗雯和许昕在东京奥运会上只斩获银牌,网友安慰她们,因为二人已经尽力,而且中国已经不是“输不起的国家”了,不必靠赢得金牌来树立自信。由此可知,当初看重赢,是因为国弱,今日国力已经增强,只要尽力,输赢都可接受,彰显出国人的自信。由此可知如下几个立意角度:由输赢的意义来看,国家的强大给了我们足够的民族自信,我们不再那么需要金牌提供民族信心,所以不必过于看重输赢,要看重态度是否尽力。由国人对待输赢的态度来看,今日的国人坦然面对奥运的失利,彰显了国人的自信,而这自信源自国家的实力,可以围绕“有实力方能坦然对待输赢”“有实力才有自信”等立意。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