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49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答题卡中)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2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

2、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3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

3、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4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5对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

4、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的传述,正确的是( )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两层膜,每层膜都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三、非选择题:7某实验小组为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

5、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尿素含量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的产物(2)氨基酸的通式是_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合成_的原料(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8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

6、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图1)(1)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_,这是控制_实验的变量(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为10.0条件下,甲藻_(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_(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为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有关(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7、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下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图2) _9(14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原因是_(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将会偏转_次10请回答下列水稻育种的相关问题:(1)水稻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通过杂

8、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从F2代起,一般都要进行连续自交提纯(2)水稻育种也经常综合应用多种培育种方法,如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射线照射上述_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

9、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_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三、选做题(共2小题,满分30分)1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产生的终产物是_(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丙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4

10、)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12请回答下列有关“试管牛”和“转基因牛”的问题:(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2)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

11、、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受精卵、乳腺细胞)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答题卡中)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

12、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确;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错误;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能分开,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建立的DNA

13、分子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2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

14、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全反式维甲酸不属于蛋白质,A错误;B、恶性肿瘤能无限增殖,而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所以从理论上讲,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B正确;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

15、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D、由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以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

16、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

17、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解答:解: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因此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B、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形成靶细胞,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损伤,C错误;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失调、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过敏反应的特点;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

18、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1、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

19、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答:解:只考虑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后代雌果蝇均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只考虑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残翅均为3: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Bb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和逐对分析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5对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B

20、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酶的特性;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a和c为分裂间期,b和d为分裂期,a+b或c+d可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乙图表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在a点温度下,酶活性降低,b点温度下,酶变性失活;图丙中bc段的变化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引起的,de段的变化是光照强度过低引起的;图丁中,ab段是由于DNA的复制引起的,de段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引起的解答:解:A、图甲为有丝分裂的

21、细胞周期,其中a+b、c+d分别为一个细胞周期,a、c为分裂间期,b、d为分裂期,突变产生阶段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前期,A正确;B、图乙表示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高温使酶变性,B正确;C、图丙bc段出现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使CO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降低,de段出现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不变,C3含量升高,C错误;D、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间期DNA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表示前期到有丝分裂中期,cd段表示着丝粒断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

22、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酶的特性、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的传述,正确的是( )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两层膜,每层膜都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分析:1、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

23、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解答:解: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含核糖体,A错误;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黑藻成熟叶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B错误;C、健那绿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4、,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三、非选择题:7某实验小组为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尿素含量增加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细胞代谢(代谢)的产物(2)氨基酸的通式是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

25、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由图可看出,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下降,尿素含量增加,可以推测尿素是细胞中脱氨基作用后的产物,通过细胞代谢生成解答:解:(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代谢会消耗氨基酸和葡萄糖,产生代谢废物尿素,故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减少,尿素的含量增加,尿素中的N元素来自氨基酸(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培养液中的

26、氨基酸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合成蛋白质(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故正常情况下该酶存在于细胞内,现在培养液中检测到,说明该酶从细胞中排出,可推测细胞受损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故答案为:(1)降低 增加 细胞代谢(代谢)(2) 蛋白质(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营养物质的代谢等,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8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

27、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图1)(1)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的PH值(起始PH值),这是控制自实验的变量(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为10.0条件下,甲藻不能(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为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

28、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富营养化(N、P含量或矿质元素含量)有关(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下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图2)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光合作用的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一般情况下,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等解答:解:(1)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产生量;(2)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为

29、了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所以PH值是自变量,且开始时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作为实验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PH值或起始PH值;(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4)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N、P元素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氧气的消耗引起的现象成为赤潮;(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30、为1530,在这个温度范围来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最适温度为25左右,所以在25曲线达到最高点;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9和33时,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故答案为:(1)CO2(2)原设定的PH值(起始PH值) 自(3)不能 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4)富营养化(N、P含量或矿质元素含量)(5)点评:本题关注生态环境方面,以引发东海赤潮的东海原甲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温度与pH等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东海赤潮发生的机理9(14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

31、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减少;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原因是物质乙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将会偏转2次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因此图中物质甲为促甲

32、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乙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丙为甲状腺激素解答:解:(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2)由图中可知,物质甲乙丙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如果用物质丙(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动物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增大,由于负反馈调节,则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不会过高;物质乙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实质上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在动物内可被消化分解,故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因为

33、物质乙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物质乙是促甲状腺激素,能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也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若刺激图中A点,兴奋先到达电流计的左电极,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右电极,又会使电极向右偏转一次,即电流表指针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因此,电表指针将会偏转2次故答案为;(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2点评: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

34、称,同时还要明确甲状腺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0请回答下列水稻育种的相关问题:(1)水稻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从F2代起,一般都要进行连续自交提纯(2)水稻育种也经常综合应用多种培育种方法,如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

35、的水稻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射线照射上述单倍体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杂交育种 分析:1、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36、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杂交自交选种、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3)优点: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4)缺点:周期长等解答:解:(1)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由组合型(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

37、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2)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这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答案为:(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2)单倍体 加倍 两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杂交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点、

38、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三、选做题(共2小题,满分30分)1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葡萄糖,产生的终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的错误是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发酵

39、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未及时排气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茵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

40、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解答: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其呼吸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3)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所以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5)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时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故答案为:(1)酵母菌 (2)葡萄糖乙醇和二氧化碳(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

41、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4)未及时排气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掌握发酵装置中各“口”的作用及相关操作,能准确判断图中甲和丙的问题所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2请回答下列有关“试管牛”和“转基因牛”的问题:(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获能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利用基因工程可

42、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人体干挠素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乳腺细胞)考点:胚胎移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2、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和体外受精解答:解:(1)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精子受精前需要

43、进行获能处理;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人体干挠素基因(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故答案为:(1)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获能 第一极体(2)人体干挠素基因 标记基因 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识记试管动物技术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干,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