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47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核心考点一文化的作用与实质1(2019高考江苏卷,T20)“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解析:选C。戏曲课间操属于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文化创新。戏曲课间操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使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也是享受文化的过程,C正确。由材料得不出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2、的结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活跃文化思想,排除B;材料强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排除D。2(2018高考江苏卷,T19)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解析:选A。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

3、还根据自己在中国行走的体验创造歌曲并走红,这体现了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B排除。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的审美素养的提高,故D排除。3(2016高考江苏卷,T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解析:选B。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不选;莎士比亚代表的

4、是“文化”,“征服全世界”一句说明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项正确; C项的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本题材料与综合国力竞争无关,D项不选,故本题选择B。4(2016高考江苏卷,T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解析:选A。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借“文化交易”来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

5、的相互交融,A项正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的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C项不选;文化有正误之分,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5(2016高考江苏卷,T21)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BC D解析:选A。材料表明正是

6、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谈文化对人的影响,观点均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这和材料无关,不选;材料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不选,故本题选择A。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实质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7、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与综合国力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

8、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3.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内容启示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点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前挂后联 文化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

9、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民族、国家才能兴旺发达。(3)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7)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时政术语必背文化是

10、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活动。剖析:文化不仅包括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而且包括精神产品。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剖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精神”转化为“物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的实践,如果没有人的实践,精神永远是精神,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者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剖析: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

11、不是完全同步的。4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是生来就有、永恒不变的。剖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但经过学习也可以发生改变。5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剖析: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的精神,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6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完全同步的。剖析: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关键在于个

12、人能否把握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机会,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是高考的常考点。2020年高考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分别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考向一文化的社会作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12019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日庆祝活动。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举办庆祝活动,是基于()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A BC D解析:选D。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举办庆祝活动主要是

13、基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符合题意;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观点正确,但这不是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举办庆祝活动的原因,不选;“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与题意不符,不选。考向二文化与经济 预测题型:选择题2第十五届文博会于2019年5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此次文博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文博会,本届文博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重点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述材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14、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 BC D解析:选C。题干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符合题意;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错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错误。考向三文化对人的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3“炭火已熄灭,

15、月光在窗棂上勾勒出旁白露珠驮着阳光,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诗的作者是一位放羊的农民,他把生活的苦难化作清晨的露珠,让它“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诗歌()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提供滋养灵魂的精神食粮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文化素养,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可以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给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ABC D解析:选B。 题干中“他把生活的苦难化作清晨的露珠,让它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强调诗歌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作为诗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提供滋养灵魂的精神食粮,正确;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

16、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能决定人的思维方式,错误。核心考点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1(2019高考江苏卷,T19)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ABC D解析:选A。少数民族地区依托非遗技艺发展艺术品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有利于推进民族共同繁荣,正确;非遗技艺的产业化发展,既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

17、正确。材料显示少数民族地区把非遗传承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赢,没有涉及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和民族文化平等,与题意无关。2(2016高考江苏卷,T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D。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

18、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项的说法不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C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1文化多样性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什么尊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19、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怎样尊重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前挂后联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从世界文化发展看: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3

20、)从民族文化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加强文化的交流必要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意义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我国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怎

21、么办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任务: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途径手段:拓宽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等文化传播的途径,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方面的强大功能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本民族文化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错误

22、倾向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时政术语必背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1民族节日展示了本民族文化,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剖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2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但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剖析: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又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3不同

23、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剖析:各民族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逐渐趋同。4到国外留学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剖析: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5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剖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尊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2020年高考可能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为背景,既可以单独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又可以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考向一文化的多样性 预测题型:选择题1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有网友

24、发现看似截然不同的中法文化竟然这样“合拍”:从建筑、小吃到文学艺术古老又现代的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吸引。中法文化的“合拍”体现了()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生命力B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不约而同,包容互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融汇中西,纵贯古今,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解析:选B。从建筑、小吃到文学艺术古老又现代的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吸引。中法文化的“合拍”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B正确;材料强调中法文化相互交流、借鉴,A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特色,不选;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25、相关内容,C不选;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也未体现中法文化纵贯古今,D不选。考向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上讲话指出,繁花春满园,群生则锦绣。亚洲各国都有古老灿烂的文化,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理解和尊重亚洲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认同和包容亚洲各国的特色民族文化积极拓展中华文化对亚洲各国的渗透推动亚洲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A BC D解析:选B。“亚洲各国都有古老灿烂的文化,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亚

26、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这启示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亚洲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亚洲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正确;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错误;我国不进行文化渗透,错误。核心考点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2019高考江苏卷,T2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

27、发展解析:选D。材料说的是科技促进了书籍印刷、传播、保存手段的创新,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正确;A、B、C明显不符合题意。2(2018高考江苏卷,T21)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BC D解析:选C。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体现了生产力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也体现了文化在现代经济

28、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强调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和增强文化影响力中的作用,故排除。3(2018高考江苏卷,T22)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 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解析:选D。材料没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故A排除。民族精神是

2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故B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不是其民族性,故C排除。古老的乐器承载的“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D符合题意。4(2017高考江苏卷,T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

30、BC D解析:选C。“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符合题意。在材料中体现不出。哲学的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说法不准确。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表现形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特点继承性:

31、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

32、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前挂后联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角度表现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文化强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33、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历史文化养料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3.怎么做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影响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主体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交流传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34、“封闭主义”时政术语必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剖析: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存在于历史中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剖析: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继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3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剖析:科技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4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剖析: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35、然要求。5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剖析: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它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包含着文化继承,但不等同于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必考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涉及。2020年高考可能结合传统文化进课堂、习近平主席引用的古诗词等材料对以上知识进行单独或综合考查。考向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1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

36、稳定性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解析:选A。孔子、老子、庄子的一些思想,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社会发展起不同作用,B错误;C与题意无关;D表述不科学,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考向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2019年上元之夜,紫禁城“灯光秀”上演(如图)。350盏红灯为9米多高的城墙涂上一抹胭脂,灯光为笔,在金色琉璃瓦上绘出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动态展现了山河壮丽和市井繁华。请为这则报道确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37、重檐之上的月光,曾照进古人的宫殿;城墙上绵延的灯彩,映出了角楼的瑰丽。今夜,一群博物馆人将我点亮,我在北京的中央,献给团圆的你们,一座壮观的城。”故宫博物院微博A创新文化的时代内容,使传统文化“新”起来B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传统文化“走”出去C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动”起来D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使传统文化“沉”下去解析:选C。题干中“350盏红灯为9米多高的城墙涂上一抹胭脂,灯光为笔,在金色琉璃瓦上绘出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动态展现了山河壮丽和市井繁华”,题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影响,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内容创新、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A、B、D不

38、选。核心考点四文化创新1(2019高考江苏卷,T21)近年来,国内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广泛好评。它们以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同时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暖与前进的动力。这些电视剧的成功表明()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品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ABC D解析:选D。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和实践,从而获得了广泛好评,正确;优秀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艺术选择,给人以温暖与前进的动力,体现了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文化市场发展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39、;材料主要说的是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涉及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排除。2(2018高考江苏卷,T20)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解析:选C。民族的吼声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体现了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故C符合题意。3(2017高考江苏卷,T21)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

40、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解析:选D。“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说明文化创新不足,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改变此类现象,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4(2017高考江苏卷,T2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解

41、析:选B。“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项是其应有之举,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全面理解文化创新是什么源泉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为什么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怎么样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怎么样创新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时政术语必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剖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剖析: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但文化创新的根

43、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剖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之一。4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就是指文化的趋同。剖析:文化的融合是指借鉴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融入本民族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不是对外来文化的照搬,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5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必须坚决抵制。剖析:这是一种“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必须坚决反对,应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本考点是高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意义。2020年高考可能结合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考查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44、,尤其注意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考向一文化创新的意义 预测题型:选择题12019年2月5日,由中国国家京剧院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实验京剧图兰朵在罗马上演。该剧改编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让西方观众在他们熟悉的故事中领略中国京剧艺术魅力。这说明()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共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助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C D解析:选B。实验京剧图兰朵改编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让西方观众在他们熟悉的故事中领略中国京剧艺术

45、魅力,这说明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助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正确;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错误。考向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香港邮政于2019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套4枚纪念邮票。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这套邮票()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新颖独特的设计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说明

46、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A BC D解析:选B。符合题意,材料表明,这套邮票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对题干的重复,不符合题意。原因类主观题探析【题型示例】 2017高考江苏卷,T34(1)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

47、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原因类主观题。材料信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调动和运用知识(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3)文化塑造人生。答案整理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

48、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训练】前段时间,成都这首歌火遍全国,刷爆朋友圈,这是继同桌的你南山南之后,又一首被中国亿万人传唱的民谣歌曲。民谣就是歌唱自己生活的东西,把一切生活的琐碎写进歌里,把个体经验提炼成普遍情感,用音乐来讲故事。在电影、短视频、网络综艺等节目占据人们越来越多注意力的今天,民谣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灵魂冲击感,很多人喜欢上了民谣这种音乐形式。随着中国好声音等一些节目的热播以及借助网络音乐平台,越来越多的优秀民谣正在涌现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民谣走红的原因。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

49、新的根本途径。民谣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是其得以生存的原因。(2)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民谣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网络音乐平台的出现,让民谣歌手的作品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传播。推行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

50、,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 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1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

51、能力。实行垃圾分类,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推行垃圾分类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体贴。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5人民

52、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体现。1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但是也有市民对垃圾分类不理解,认为小题大做,意义不大,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推进任重道远。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ABC D解析:选A。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也有市民对垃圾分类不理解,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符合题意;中“基础”错误;与材料不

53、符。2常州某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A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B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C利用激励机制,引导居民环保行为D因为源头分拣,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解析:选C。题中这一举措利用了激励机制,有利于引导居民环保行为,C符合题意;这一举措不会导致社区生活垃圾总体数量的减少,也并未体现垃圾处理成本增加,排除A、D;B中“根本上”的表述错误。3某公司通过项目合作,自带资金、技术等要素下乡,回收农村垃圾(含农作物秸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出工业原料、生

54、物营养液、新型建材,获得可观的效益,且使乡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回收农村垃圾使之变废为“宝”反映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事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A BC D解析:选B。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回收农村垃圾使之变废为“宝”, 获得可观的效益,且使乡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这反映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4焦点访谈“垃圾分类、减量变宝”一期,讲述了浙江金华如何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事例。当地的做法是通过宣传示范、党员带动、评比考核、奖励优

55、秀,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习惯。这说明()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A BC D解析:选D。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习惯”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正确;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选;当地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习惯,这说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正确。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56、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该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确定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仅需要理念层面的认同,更要普及相应的知识。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上海构建了从线下到线上、从社区到学校,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无缝对接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构建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的必要性。(2)某地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请为该地提出三条合理化建

57、议。解析:(1)可从“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等方面组织答案。(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方法论角度、市民素质、基础设施建设、法治精神等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构建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态文明观。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采取自觉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2)借鉴上海经验,从本地实际

58、出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提高市民素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理。专题强化训练(八)一、选择题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9年4月19日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确定的方向性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通过透视文物挖掘其文化价值ABC D解析:选D。由题干中“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可知人们通过透视文物挖掘其文化价值,人

59、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入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不选;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汉代彩绘茧形壶、汉代陶马和陶俑、唐代陶骆驼流失到意大利的796件考古发掘文物被归还给中国,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中意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此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体现了中意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互动表明中意两国坚守共同的文化根脉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 BC D解析:选A。流失到意大利的796件考古发掘文物被归还给中国,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中意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这些文物的回归与我国综合国

60、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体现了中意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互动,正确;中国人民与意大利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民族文化,不选;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内容,不选。3近年来,不少有中国血统的中式英文词汇如qigong(气功)、tuina(推拿)、addoil(加油)等陆续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它们在不断创造新词的同时,重新发音,改变了既定的语法规则。这一现象()显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逐步得到西方社会的认同反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体现中华文化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实现创新性发展A BC D解析:选C。中华文化并

61、未得到西方社会的认同,错误;不少有中国血统的中式英文词汇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反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符合题意;“它们在不断创造新词的同时,重新发音,改变了既定的语法规则”表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吸收借鉴我国文化,不选。4中宣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依托手机客户端和PC客户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全媒体形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各类媒体叠加,实现一体化发展 通过新兴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实现传

62、播技术更新能够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通过媒介资源的联动与整合实现了资源集约效应A BC D解析:选B。题目中强调“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表明媒体融合发展能够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通过媒介资源的联动与整合实现了资源集约效应,符合题意;媒体融合发展并不是各类媒体的简单叠加,错误;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代替传统媒体”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5都挺好涉及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子女婚恋、养老等多重社会问题,该剧一开播便受到广泛关注,网络、电视都播放或转播,

63、成为继欢乐颂大江大河之后又一爆款神剧。都挺好的成功在于()内容来源于实践,找准了打动观众心灵的契合点开创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一更迅捷的传播方式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 BC D解析:选B。都挺好涉及多重社会问题,一开播便受到广泛关注,说明其内容来源于实践,找准了打动观众心灵的契合点,符合题意;题干不体现开创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不选;网络、电视都播放或转播,使都挺好成为爆款神剧,说明其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一更迅捷的传播方式,符合题意;都挺好的成功不涉及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选。6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采用游戏、动漫、人工智能等文创业态与前沿技术,

64、先后推出展现国宝文化价值的主题漫画故宫回声、通过音乐创作表达中国古画文化内涵的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知识的功能性游戏故宫:小小工匠等多款优秀作品。这有利于()改变传统文化特征,使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助力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改善展览和服务设施,营造出更好的观展体验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生动诠释文物内在价值A BC D解析:选D。题干中“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并未改变传统文化特征,文化遗产不能永续留存,错误;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采用游戏、动漫、人工智能等文创业态与前沿技术推出多款优秀作品,表明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助力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

65、,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生动诠释文物内在价值,符合题意;“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推出漫画故宫回声、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故宫:小小工匠等多款优秀作品,均不属于展览和服务设施,不选。7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 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A BC D解析:选A

66、。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符合题意;“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表明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符合题意;中“走向统一”的说法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而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选。8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园艺,展示出园艺、城市、自然与人类和谐相融的画卷,呈现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阐释了“让园艺融入自然 让自然感动心灵”的办会理念。由此可知()各国园艺文化在园艺博览会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园艺具有其他国家园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徜徉于世界园艺

67、博览会可以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举办园艺博览会是促进园艺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A BC D解析:选B。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园艺,呈现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这表明各国园艺文化在园艺博览会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符合题意;中“具有其他国家园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的说法错误;“阐释了让园艺融入自然 让自然感动心灵的办会理念”表明徜徉于世界园艺博览会可以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促进园艺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错误。9近年来,有着3 000多年历史的“高冷”的甲骨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甲骨文日历、书签、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被年轻人奉为时尚。打开微

68、信,可以看到以甲骨文制作的表情包展示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趣味盎然。这给我们的启示有()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能够引领当代文化前进方向A BC D解析:选A。“甲骨文日历、书签、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被年轻人奉为时尚生动形象、趣味盎然”,这说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符合题意;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说法错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69、的指导地位,错误。102019年3月14日,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次亮相北京,赢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山东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美设计浑然一体,6幕40个唱段层层递进,生动勾勒出千回百转的情感波澜和深沉厚重的史诗意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表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能赢得观众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是优秀文化发展的前提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革命文化因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了新的价值A BC D解析:选A。创排的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次亮相北京,赢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美设计浑然一体,千回百转的情感波澜和深沉厚重的史诗意

70、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说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能赢得观众,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错误;革命文化并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具有新的价值,错误。11“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的传承必

71、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 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A BC D解析:选C。“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说明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未体现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与题意不符。12韩国国民美食炸酱面,起源于中国。1883年仁川港开港后,漂洋过海的中式炸酱面与山东省华侨一起在仁川“登陆”,1911年,山东华侨于希光在原唐人街山东会馆开了韩国最早的中餐馆“共和春”,主营炸酱面、糖醋肉等中国料理

72、。唐人街上的炸酱面,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意,更加具有“韩国味儿”,也成为世界闻名的一道美食。这说明()韩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融不是全盘吸收和简单复制A BC D解析:选D。唐人街上的炸酱面,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意,更加具有“韩国味儿”,也成为世界闻名的一道美食。这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融不是全盘吸收和简单复制,正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

73、”从倡议到建设、从构想到落地,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又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于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

74、,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又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等信息分别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又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

7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长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闽文化、淮南文化等亚文化的庞大文化体系。这些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相同的文化规则下聚合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长江文化。长江文化带是以长江经济带为基础、以长江流域城市为依托,通过生产、航运、商贸、人员往来等形式和机制形成的文化带。在国家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76、的大背景下,应高度重视长江文化带建设,使长江各区域实现文化互融互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应当如何加强长江文化带的建设。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应当如何加强长江文化带的建设,可结合材料“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相同的文化规则下聚合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长江文化”“长江文化带是以长江经济带为基础、以长江流域城市为依托,通过生产、航运、商贸、人员往来等形式和机制形成的文化带”“长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从文化与实践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角度作答。答案:处理好文化与实践的关系。立足于社会实践,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落实在现实生活之中。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依托长江经济带,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长江流域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要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又要保持各自特色。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继承长江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