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考历史(文科)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 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也强调:“极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些论述的应用A. 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 B. 促进了铁力牛耕的推广C. 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2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
2、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 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3.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4.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A政府鼓励早
3、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5.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河南冶铁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4、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7.新唐书地理志载:中唐以后全国新修水利工程83项次,南方有71项次,占总数86%,其中江南一道即独占50项次。据考察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兴修水利工程项次远不止于此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时间集中在唐中叶以后,其中江南西道几乎全系创修。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中央集权有利公共建设 D精耕细作加剧了环境的破坏8.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主要表明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B. 宋朝广大乡村出现很多草市 C. 草市的发展经历了
5、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 D. 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9.宋会要蕃夷记载,两宋政府规定“诸市舶纲首(民船船主)能招诱舶舟(外来商船)、解货物,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这反映出当时A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商业终于突破时空限制 C海外贸易收入地位重要 D沿海地区商帮实力强大10.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写道:明朝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看来,16、17世纪中国商业A. 重视道德义务漠视经济利益 B. 主要采取重
6、血缘的家族式经营方式C. 传统观念固化影响商业发展 D. 因缺乏现代法制作保障而举步维艰11.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A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B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12. 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 是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对外贸易顺差
7、变为逆差 D.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13.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14. 19061907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多个奖励实业的章程,规定对所办实业开办资金达到一定数量者赏赐子、男等爵位。该政策A鼓励绅商从政以巩固统治 B使商人活动合法化C刺激传统理财方式的更新 D导致资本高度集中15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在致罗斯福感
8、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A出卖国家利益巩固统治 B依赖美国进行抗日C消极抗日贪婪敛财 D既抗日又关注经济民生 1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17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
9、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这表明中央A承认家庭副业公有属性B调整并纠正“左”倾错误C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D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8.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区域收入消费水平农村176%(家庭收入)89%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19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时代发展
10、影响择偶标准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20.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21.有学者认为,纺织机械的革命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此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而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则解决了燃眉之急。该论述旨在说明A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条件 B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领域C工业革命扩展到美
11、洲大陆 D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阻力22.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太平洋战争 C.世界性经济危机 D.全面侵华战争23.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12、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24.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A、主要是指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B、直接促进了欧盟的建立C、有助于德法合作,推动北约的建立D、有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5.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
13、这反映出战后日本A统制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 B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C存在“泡沫经济”的巨大风险 D强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26.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村产生了很多富农,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了。要搞大农业,必须消灭富农的庄园,而且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各方面、各个地区都集体化。据此分析,斯大林意在A调整农村阶级关系 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C优先保护农民利益 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7. 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300亿美元,足够美国履行自己的义务。到1965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了令人恐慌的水平,法国总统戴高乐强烈要求美国财政部用黄金偿还其对法国的3亿美元债务,不再
14、允许美国延期支付黄金。法国的要求反映出A经济危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B欧共体独立自主外交政策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部危机 D国际政治旱现多极化格局28.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生产,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这反映出苏联A.现有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B.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不够 C.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 D.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下降29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倾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了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新联邦主义旨在在A实现地方自
15、治,维护民主 B.树立政府威信,增强影响C减少政时干预,扭转困境 D.环节社会危机,打击左派30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D.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第卷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
16、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8分)材料二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
17、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8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820年马拉耘田机问世后,割草机、脱粒机、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种机械相继出现。到1855年,全国共有收割机1万台。由于存在大片可 供开拓的自由土地,西部农业从一开始就走向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形式的大农业发展道路,并随着拓疆活动的西移,农场规模渐次扩大。19世纪中叶以后,家庭农场 纷纷向资本主义大农
18、场过渡。曾经是“农业神话”中自豪的社会中坚力量,如今沦落为经济窘迫、受人轻视的边缘人群,农场主们决心行动起来改善自 身境遇。他们在州议会通过并颁布了一些关于制定铁路、农产品储存以及农用升降机最高限价的法律;此外,还在个别州成立了一些“委员会”对以上企业进行 管制,这是美国政治中的新概念。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欧阳惠“农业神话”与美国平民主 义运动的兴起等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由于较为封闭的传统观念及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和其它 政策性鼓励和要求,从而导致了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
19、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 据:李向东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评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中两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对美、中两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33. (12分)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视角一“哥伦布的大交换”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
20、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摘自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视角二“太阳下的新事物”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纪的环境变化前所未有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炼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
21、,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影响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麦克尼尔太阳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视角三“着眼于未来”1945年以来,惊人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后果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耗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这种付出高额代价的增长将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历史研究(2015年6月)(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你的理解,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分)15-16下高一文科历史期
22、考答案:1-5CDDCA 6-10CBCCC 11-15BCBCD 16-20CBABB 21-25ACAAB 26-30ACACD 31(1)特点:海外贸易没有成为根本国策;与海外商业往来时间早;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是丝绵织品和各种土特产;海外贸易未能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海外贸易规模比较大。(任2点给4分) 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明清实行海禁政策;(4分) (2)新现象:生丝等原料大量出口;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工业品;(4分) 原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任2点4分) 32. (12分)【答案】(
23、1)差异:美国实行现代化的机器耕作,中国是传统的铁犁牛耕模式;美国实行大农场规模化经营,中国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模式;美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农业,中国是封建性质的传统农业。(中美差异写出一点1点得1分,各写一个差异才得2分,中美差异分别写出两点才得4分。)原因:美国是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工业革命扩展迅速,中国近代科技水平落后;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中国受封建传统制约;美国政府支持农业现代化,中国缺乏政府支持;美国劳动力资源缺乏,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原因一点1分,中美两国原因分别写出一点才得2分)(2)影响:美国:加速国家整体工业化进程;推动美国民主法制建设;
24、也导致社会结构分化加剧。(1点,2分)中国:导致中国近代化进程异常的艰难曲折,但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条件。( 1点2分)33答案:(1)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或答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带来灾难。(任2点得4分)(2)因素:工业革命的进行;全球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的改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任3点得6分)(3)实现: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实行环境保护立法;鼓励民众参与环保;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保护环境;创造清洁的能源体系;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一点1分,写出任2点才得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