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热点主题二 一、选择题1“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解析:从材料信息“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看,这是科举制的作用。答案:C2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他们先自己内部磋商,然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2、。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和题意不符,B项错误;内阁所有的成员对议会负责,C项错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他们先自己内部磋商,然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体现了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D项正确。答案:D3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3、。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人民主权原则邦联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ABCD解析:“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符合人民主权原则,正确;“两种政府互相控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权,确立联邦制,错误;“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正确,B项符合题意。答案:B4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写道:“它(代议制政体)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能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其主
4、要说明代议制民主()A使政府的权力受到了制约B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C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D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健全完善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它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代议制民主使政府的权利受到了制约,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意思,D项与题意无关,故均排除。答案:A5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解析:辛亥革命确立的是
5、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参议院在1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开会、议决行使立法权,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故B项正确;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在1911年12月,故C项错误;1912年3月已经颁布临时约法,故D项错误。答案:B61989年我国明确提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此政党制度列入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纲领。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C中国确立了符合本国
6、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模式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建国初期就已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排除A项;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于1956年,故排除B项;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7(2015西安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
7、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钱乘旦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不断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
8、一部“活着的宪法”。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请概括出上述材料的共同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近代法国、美国、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的史实评述
9、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美国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先根据材料内容说明共同观点,再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要做到史论结合、规范作答。答案:共同观点妥协是一种智慧,是有原则的,是双方博弈的结果,有利于社会平稳转型、巩固民主政治。评述法国:法国大革命以来,共和派、君主派长期斗争,共和制与君主制更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阻碍工业革命进程。1875年君主派与共和派达成妥协,共和派以一票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最终得以确立,国家从此稳定发展。美国:美国独立战争后,邦联制导致国家政治经济危机。1787年,各州代表召开制宪会议,就中央和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参议院与众议院以及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的权力问题达成妥协,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后来成立联邦制共和国政府,实现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与满洲贵族、立宪派、旧官僚、帝国主义谈判妥协,加快结束清王朝的统治和君主专制的灭亡,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保存了革命力量,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