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23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总结探究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 什么是生态足迹问题1说明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的关系。思维线索答案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资源消耗量就越大,生态足迹和资源消耗量呈正相关的关系。问题2生态足迹大小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思维线索答案生态足迹越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如果超出了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和程度,就会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全球生态足迹现状问题1描述全球生态足迹的变化特点?指出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的承载力的年代。思维线索抓住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以及图中曲线的变化状况分析即可。答案从1960年开始,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在1970年生态足迹等于1个地球数量,在1970年之后生态足

2、迹超出了地球的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之中。问题2生活方式选择对未来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思维线索主要考虑不同的生活方式对资源消耗量的差异即可。答案选择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则所消耗的资源数量多,未来的生态足迹就会进一步增大;而选择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则会使未来生态足迹增长趋缓。执行任务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供给服务非可再生资源社会属性有限性人口数量危害人类健康学思心得_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自然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应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

3、流”(1)“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2)“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某绿色生态度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材料二低碳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环顾当今世界,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依据材料一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数码填在相应的位置上。回补地下水地下热水污水处理厂(2)结合材料一判断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

4、施有哪些?(3)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字母及其指向箭头的内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温度的地下热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后用来灌溉农田。第(3)题,措施主要有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制订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答案(1)A,B,C。(2)不同温度的地下热水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后再利用。(3)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制订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环境问题的解题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

5、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环境问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地形封闭,大气稳定,水域封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等矿物能源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工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破坏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严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多大风

6、,地表物质松散(荒漠化);植被稀少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短缺资源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3分析环境问题的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问题时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分析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不能遗漏。4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具体措

7、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

8、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细菌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细菌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细菌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细菌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解析第

9、(1)题,注意问题是“夏秋季”且“西部多”的成因,夏秋季可从气温角度分析,西部多可从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风向影响角度分析。第(2)题,“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说明主要是这些出露的磷等养分被带入湖泊,导致蓝细菌水华现象。第(3)题,材料中提及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湖口水闸建成后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据此分析即可;由“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分析不利影响。第(4)题,原因可从“统一规划综合整治”角度分析。答案(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细菌生长繁殖;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细菌容易在湖西部堆积。(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后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细菌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细菌水华暴发的可能性。(4)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个(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