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20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素养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素养评价(二)(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A.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B.花花蕊C.资本固定资本D.党党员【解析】选C。 “西南财经大学”的外延不包含“西南政法大学”的外延,二者之间是全异关系; “花”的外延不包含“花蕊”的外延,二者之间是全异关系;“党”的外延不包含“党员”的外延,二者之间是全异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资本”的外延包含着“固定资本”的外延,“资本”的外延大,“固定资本”的外延小,二者是属种关系,C正确。2.从概念的外延来看“马”

2、与“白马”“中国的首都”与“北京”是()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C.种属关系、交叉关系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解析】选B。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而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马”的部分外延与“白马”的全部外延重合,属于属种关系,“中国的首都”与“北京”外延全部重合,属于全同关系。3.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郭沫若”这两个概念是()A.全同关系B.反对关系C.全异关系 D.交叉关系【解析】选A。 “屈原的作者”和“郭沫若”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一致,都指的是

3、“郭沫若”这个人,因此二者之间是全同关系,不是反对关系和全异关系,A正确,B、C错误;交叉关系即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D错误。4.符合下图所示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是()A.男青年(a)、女青年(b)、中共党员(c)B.美洲国家(a)、欧洲国家(b)、最不发达国家(c)C.大学校长(a)、男学生(b)、优秀学生(c)D.抢劫犯(a)、盗窃犯(b)、罪犯(c)【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a与bc是反对关系,bc是交叉关系,因此C项大学校长(a)、男学生(b)、优秀学生(c)符合要求,选C。5.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在推断未知事物情况时可用(

4、)A.假言判断B.演绎推理C.选言推理D.假言推理【解析】选D。假言推理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人们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在推断未知事物情况时可用假言推理,D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前件和后件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不属于假言判断;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演绎推理的内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选言命题各选言支间的关系;A、B、C不符合题意。6.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取决于()A.前件本身的真假B.后件本身的真假C.联结项是否恰当D.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解析】选D。A、B、C错误,D正确,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

5、,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也不取决于联结项是否恰当,而取决于前件和后件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即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7.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程度;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乙、丙知识水平相当;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航天局经过考查,发现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C。A、B、D错误,C正确,由条件得,丁的知识不丰富。因为如果丁的知

6、识丰富的话,由,丙的知识不丰富,再由,乙的知识也不丰富,与条件“有三人知识丰富”矛盾。丁的技术也不熟练,因为,如果丁的技术熟练,则由条件“一人技术熟练”,则甲乙丙三人技术都不熟练,这样就没有符合条件的了。因为甲乙丙丁四人至少符合条件之一,所以,丁意志坚强。由条件,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推得,甲乙意志不坚强。因为如果都坚强的话,则就有甲乙丁三人意志坚强了,而由条件“两人意志坚强”,所以,甲乙意志不坚强。那么,丙的意志坚强。因此,只有丙完全符合条件。8.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新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

7、可以认为()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C.姚新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解析】选D。A错误,题目强调“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而彭平作为计算机编程专家,不一定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错误,题目强调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不等于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C错误,材料内容看不出姚新是否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符合题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中强调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因此我们可推断出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9.雷雨和

8、日出都是曹禺的剧作,所以,日出是曹禺的剧作。这是一个()A.联言推理的合成式B.相容的选言推理C.联言推理的分解式D.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解析】选C。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而不是联言推理的合成式;B、D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联言推理,而没有涉及选言推理、假言推理;C符合题意,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的实质是将一个复合内容的判断,运用分解的方法,取其部分进行考察,如果原判断正确,分解出来的判断没有超出原判断的范围,当然也是正确的,因此“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剧作,所以,日出是曹禺的剧作”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10.只有考试及格,才能被录取,王珊考试不及格,所以,王珊没有被录取。这是假

9、言推理,其正确式。()A.充分条件否定前件式B.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C.充分必要条件肯定前件式D.必要条件否定后件式【解析】选D。A、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推理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也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推理其正确式应该为否定后件式假言推理,而不是肯定后件式;D符合题意,“只有考试及格,才能被录取,王珊考试不及格,所以,王珊没有被录取”,因此,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因为“只有考试及格,才能被录取”,因此,“王珊没有被录取”,可以得出“王珊考试不及格”,而不是“王珊考试不及格,所以,王珊没有被录取”,因为没被录取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因此其正确式是否

10、定后件式。11.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关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我们的作品才会在人民中传之久远。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只有不离开人民,文艺才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B.历史的创造者都不是历史的“剧中人”C.历史的创造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D.历史的“剧中人”都是历史的“剧作者”【解析】选A。A项,“只有才”句型,箭头从后往前指:文艺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离开人民,所以是条件的逆否等价命题;B项,题干没有论证“创造者”和

11、“剧中人”的关系;C项,题干没有论证“创造者”和“见证者”的关系;D项,题干没有论证“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12.“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A.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B.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C.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D.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改正错误【解析】选D。D符合题意,“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改正错误”犯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错误,不能准确表达上述断定的含义,但符合设问要求;A、B、C不符合题意,“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要遵循的规则是: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

12、不能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和“认识错误”肯定前件,因此,不能肯定后件;“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属于否定前件,因此也否定了后件,均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但不符合设问要求。13.以“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或其大前提是肯定的,或其小前提是肯定的”为一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则另一前提可以是()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大前提是肯定的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大前提不是肯定的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小前提是肯定的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小前提不是肯定的A.B.C.D.【解析】选D。错误,如果“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大前提是肯定的”和“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小前提是肯定的”为

13、真,就违反了“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中的一个选言支”和“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的规则;正确,“或其大前提是肯定的,或其小前提是肯定的”说明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其规则是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中的一个选言支,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因此,另一前提可以是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大前提不是肯定的,或者这个有效的三段论小前提不是肯定的。14.若“李宁能考上北大,或者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且李宁没考上北大,那么下面判断为真的是()A.王路考上了北大B.王路没有考上北大C.两人都没考上D.不能确定【解析】选A。题干论述出现标志关联词“或”,且否定了相容选

14、言命题中的一个支命题,因此可考虑应用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根据“李宁能考上北大,或者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且第二个条件否定了“李宁能考上北大”这一支命题,则另外一个支命题“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因此本题选择A项。15.以“如果孙强 、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那么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为一前提 ,若要必然推出“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 ,则需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前提()A.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B.孙强是优秀共青团员C.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 ,而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D.孙强和周红都不是优秀共青团员【解析】 选D。根据题干 ,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且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推出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 ,现在要得出

15、一个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的结论 ,很明显是否前提 ,在如果那么做关联词的时候 ,根据技巧 ,只有否后才能否前 ,所以找的前提是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得出否定的前提 ,或者孙强优秀 ,或者李超优秀 ,要得出李超优秀的结论 ,那么 ,孙强也不能优秀 ,所以选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16.(12分)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和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数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科学。(6分)(2)学生可划分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自考生、中学生、小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6分)【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学生可划分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自考生、中学生、小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属

16、于简答试题,根据教材知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可知学生可划分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自考生、中学生、小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答案:(1)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全同”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或答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的规则;或答违反“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规则。)17.(10分)某考生在回答高考试题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时制定了以下参考答案,试分

17、析该生运用的逻辑推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析】本题答案设计运用了三段论推理,解答需要从三段论结构上分析推理过程。答案:本题的参考答案中,“大前提”是“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一般性的性质命题;“小前提”是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

18、是先进文化,是一个特殊化的性质命题,这个命题附属于“大前提”,是对“大前提”的具象化。以两个性质命题为前提,推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对农村的改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这个结论。18.(10分)目前,国内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设计出一款新型公交“立体快巴”。“立体快巴”的每个设计细节,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如:“立体快巴”的两侧壁,上面实下面空,借鉴了“龙门吊”(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门”字型结构;车厢横跨两条车道,下层像移动的隧道,不占用路面空间,这使“立体快巴”如同一辆在公路上奔跑的列车,可以通行于高度在两米以下的小汽车上,双方互不干扰,以此应对公交

19、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1)“立体快巴”的设计细节,运用的推理形式是。(2分)(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立体快巴”的设想是如何体现这一推理形式的。(8分)【解析】(1)“立体快巴”的每个设计细节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说明“立体快巴”设计运用的是类比推理。(2)“立体快巴”设想是如何体现类比推理这一推理形式的,应结合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概念和类比推理的要求知识予以回答。答案:(1)类比推理(2)人们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借鉴“龙门吊”横梁和立柱的“门”字型结构,设计出“立体快巴”的两侧壁。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

20、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根据隧道的属性,设计出车厢横跨两条车道,上面实下面空,下层像移动的隧道。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立体快巴”的两侧壁、横跨两条车道的车厢与“龙门吊”、隧道相同或相似越多,“立体快巴”的可靠程度就越高。19.(13分)结合下列判断分析:A.他既有胆又有识,既有刚又有柔。B.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C.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D.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1)上述判断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写出其逻辑形式。(5分)(2)对各种复

21、合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是什么?(8分)【解析】(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判断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写出其逻辑形式。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材料“A.他既有胆又有识,既有刚又有柔”。是联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p并且q。材料“B.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材料“C.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材料“D.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2)本题要求回答对各种复合

22、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是什么。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关于各种复合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教材有明确的表述,考生根据书本组织答案即可。答案:(1)A是联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p并且q。B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C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D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2)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人的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正确区分和运

23、用假言判断,分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形成正确的关系判断。20.(10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泛指今甘肃敦煌以西的广袤地区),班超一行首先到达了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鄯善国王对班超一行热情地以礼相待,十分尊敬。可没过几天,鄯善国王对他们突然冷淡起来。班超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情况,他对部下说:“你们看到国王对我们态度的变化了吗?这必定是北方的匈奴也派人来到此地。”班超见状,遂说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

24、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当夜,班超率领三十六名将士,包围了匈奴使者驻地,使用火攻,全歼了匈奴使者及随从。后世将“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引申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说明,不冒风险,就不会取得成功。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判断的性质及结构。【解析】此题考查了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知识点。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搞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要根据常见的联结词能迅速抽象出逻辑形式。要求能熟练掌握假言判断的运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说只有进到虎穴,才能得到虎子,是一个必要条件。答案:这是一个假言判断。以“入虎穴”为前件,以“得虎子”为后件,以“不不”作为联结项,它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它表示:“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