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196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全部高考内容;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2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说明:东汉末期至北宋时期因缺耕地面积资料而空白)。从中可以得出A秦汉时期的人地矛盾相对较突出B人地矛盾突出与精耕细作有

2、关C纪元以来中国人地比率趋于下降D明清时期的人地关系基本协调3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初唐时期 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中期 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唐朝后期 “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4明代为了怀柔外国,多不向外商征税。但到明代中期,来贡的次数和人数越来越少,入贡各国又不守贡制,往往夹带私物。到弘治年间,明朝改变怀

3、柔政策,对进口货物,均实行严厉的抽分(一种商税)。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后来制定了更为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说明明朝A外贸政策逐渐趋向正常化B朝贡贸易开始衰落C外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D严格限制贸易规模5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威是人民代代相传的“君权神授”的传统,国家政权统治主要靠“人治”,而它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家族的、宗教的、种族的封建权威,确立了新的价值准则和观念,即从“人治”逐渐转向“法治”。这可以用来说明A晚清时期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B清政府大力宣扬近代宪政思想C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权威的合理化D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6如表1894年前中国部分近代工业的资本构成情况表(单位:万元

4、),据如表可知A甲类企业诞生了最早的无产阶级B乙类企业诱导了甲类企业诞生C丙类企业采用了官督商办的形式D丙类企业的产品主要投放市场7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A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C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8阅读下表“中东铁路(中国东北)历年粮食运输中输往境外数量(单位:千公吨)所占百分比”。据此可知当时的东北( )A农业增产受益于近代交通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C遭到俄国的侵略日益加深D农业的

5、经济结构转型出现9有学者认为,中国在19912013年的周边外交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只发展与亚洲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C坚持独立和内外有别的外交原则D积极参与推动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101955 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数千名师生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从此扎根西北。下图为当年“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乘车证。该票证可以说明当时A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平衡B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C人民建设国家热情高涨D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1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必须宣誓依法从政和公正从政,同时,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这些做法主要是为了A提高人们的法

6、律意识B保证民主政治的实现C杜绝决策上的随意性D强化法律的权威地位12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曾说:“我愿即便最卑微的妇女,也能阅读福音书与保罗书信(基督教经典) ,我希望它们能被译成所有语言。”据此可知,伊拉斯谟A主张天赋人权B抨击教会腐败C强调因信称义D倡导教育平等1318世纪时期末,在法国各地兴起搭建“祖国祭坛”,大量印制的小册子都是围绕“祖国”“爱国者”与“爱国主义”的话题,大型浮雕的主题也从天使围绕十字架的“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这些现象表明( )A启蒙运动助推民族主义的产生B时局变动推动政治观念的革新C民族主义成为法国民众的共识D浪漫主义带动爱国主义的传播1

7、41847年,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现今的一切贫困灾难,完全是由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这就“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据此可推知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显露B工业革命引发人类贫困和灾难C西方工业文明出现衰落的迹象D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发展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提高了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图是这一时期“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发达市场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B计划经济国家进行深刻的

8、改革C发展中国家更深地融入世界市场 D石油输出国极大推动“南南合作”1620世纪50年代,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声称,支持共产主义的人已经渗透到从军队到好莱坞电影工作室的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揭露”共产主义者,他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扣帽子”运动。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冷战”B社会笼罩着怀疑和恐惧氛围C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D利用反苏转嫁国内矛盾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秦汉时期是中国统

9、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的人被称为“汉人”,汉朝的军队被称为“汉兵”,汉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

10、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清儒则近似明代人,生

11、活多半都市化,一得进士,在政治上即成骄子,根柢不能像汉人之淳朴笃厚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清代知识分子校勘、训诂、考订,说是实事求是,但此实事,已不是现实人生中事,而是转向故纸堆中做蠹鱼生活。换言之,则是脱离了人文中心,仅限在故纸堆中书本上,为学术而学术了。他们不想做相与做师,不在现世活人身上打主意,不关切人群大共体,他们只把兴趣集中在几本遥远陈古的书籍上,他们遂真成为一些书生与学者。他们不注意人人可为圣人的活教训,他们只想教人能读圣人书。而其读圣人书,亦不重在通大义,辨真理,而重在其版本字句,声音训诂,事物考证。总之是避免了以人文作中心。近人又说清代学术相似于西方之文艺复兴,此

12、语绝不得清儒之真相。这一风气,到道咸后,清政权将次崩溃时才变。摘编自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材料二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一代学子从学术理论到个体人格的参与,从治经到探讨治国之术的递变,都反映了他们忧时匡世之心。我们把包世臣、曾国藩和康有为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大批知

13、识分子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国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总共有250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回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 摘编自李楠等梦想与责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促成知识分子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因素。(4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

14、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0【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材料宋朝时期,由财富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使得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价值为“贫民”,以此为标

15、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欠债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对乡村贫民提供无偿赈济、低息借贷,对城市贫民提供生活补贴、贫困救助;建立广惠仓、义仓、常平仓等济贫仓储,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太平惠民局、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等。上述各项济贫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政府也鼓励并劝导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贫民,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用于粮食匮乏时期赈济贫民;完善“劝分法”,鼓励富民救济贫困,以此推动了宋朝民间慈善的兴起。摘编自张文、康文籍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

16、逻辑转变等(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解决贫困问题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解决贫困问题的历史意义。(6分)21(12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感席卷美国,并向世界各地蔓廷,与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相互影响,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死亡。借战争的主导作用,成千上万的军舰、商船,列车,运载着军队、物质资源和致命的病毒,在各大洲各大洋上穿梭;庞大的战争机器让各个国家的生产围绕战时军需品而进行,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带来城市卫生条件糟糕、管理混乱等问题。每个参战国家都将战争放在首位,忽视疾病宣传,如伦敦时报认为流感是德国人的阴谋,是因为

17、营养不良、厌战情绪。战争期间,印度等殖民地也被卷入战争,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物资匮乏与流感交织在一起,使平民死亡率大大增加。流感病人带走了远征军中成千上万的健康的士兵,使火车、战地医院拥挤不堪,流感病人消耗着军队的各种资源。很多城市如德国法兰克福频临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人们要和平、面包、自由。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和第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在一战期间流行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流感”对一战的影响。(6分)22. (1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伍连德(18791960),祖籍广东台山,1896

18、年起留学学欧洲,1903年学成回马来西亚槟城。1908年,伍连德满怀报国之情毅然放弃已有的事业,应邀回国,任职于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在此,他改变教学方式,引进欧洲最新教材和世界医学最新成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两年时间就培育了一批学术精湛且视野广阔的学生。1910年,东北地区突然爆发鼠疫。伍连德奉命前往防治。通过解剖尸体,否定之前外国专家结论,并根据疫情传播蔓延的方式、路线提出了9条建议。经清政府批准,伍连德在山海关设立检疫所,并联络各海港同时实行检疫。在地方士绅的支持和朝廷允准下,集体火化尸体。经过数月奋战,东北鼠疫在1911年4月底得到了全面控制。在当年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上,伍连德

19、介绍了中国防治鼠疫的做法。在伍连德的推动下,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防疫事务处,并在哈尔滨、安东等八处设立防疫医院及检疫所。1914年1月,他向国民政府提交拟改组全国医学教育意见书,系统提出了改革医学教育的计划。后来内务部颁发了解剖条例。20世纪20年代初,伍连德提出中国人“自己办检疫”,并派遣医务人员分赴丹东和满洲里等地主持陆地检疫工作。摘编自张砺“国无双士”伍连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的活动事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伍连德的事迹体现出的品质。(6分)平远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1B【详解】从图片中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

20、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在与农业有关的领域的比较多,比如农学、水利、天文历法、地学等。这反映出传统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也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故B项正确;没有与世界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项;仅从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不能得出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抑商的内容,排除D项。2C【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纪元以来,中国人地关系呈现两大特征:人地比率趋于下降;人地比率变动间有波折,C正确;AD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故选C。3A【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唐代士人参加科考,从最初所有人都能报考到需要审核,再到“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可以看出国

21、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学的衰败,排除B项;“唯一通道”表述错误,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流动性加强,排除D项。4A【详解】明代实行的是朝贡贸易,从怀柔政策下的不向外商征税,到后来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改变怀柔,逐步制定了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关注经济利益,也意味着外贸政策走向正常化,A正确;B错在“开始”,排除;通过题干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的外贸不再是怀柔,逐渐重视经济利益,排除C;明中后期外商来华人数增加,说明对外贸规模并未强制限制,排除D。5C【详解】政治权威的合理化,即由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

22、家族或种族的政治权威。而辛亥革命打破了这种传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民主政治真正在中国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排除D项。6B【详解】乙类企业是国家资本为主,但允许买办官僚等投资,说明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正确;根据该表可知,甲类企业是买办和一般商人资本,可判断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最早无产阶级的是外资企业,故A错误;丙类企业以国家资本为主不允许买办和一般商人投资,联系所学可知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工业,不投放市场,故CD错误。7C【详解】“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

23、荣,亡之无所惜”的大意是:国家要保障人民的权利,计划增加人民的幸福的事。不致力于此,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光荣可言,灭亡也是无所吝惜的。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是对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思。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观,不是讨论陈独秀维护什么阶级的利益,也不是论述赞成哪种政体形式,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而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排除。8B【详解】从材料看,输出量在不断提升,无论是运输总量,还是输出境外的量都在提升运输往外地,说明粮食被当做商品,数量和比例提升,可见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提升,故选

24、B项;材料看不出农业増产,因为运输总量大是指销售量大,不等于产量大,也不能得出交通进步与农业増产的关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苏联成立,C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农业经济结构,只是交代了粮食外运情况,排除D项。9D【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冷战之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多层次、多方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与交流,如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南盟机制等,这反映出中国积极参与推动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联合国,排除A项;“只参加”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国奉行独立自由的各平外交,不是内外有别的外交原则,排除C项。10C【详解】本题通过交大西迁支援西

25、北建设专列的乘车证设置情境,考查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结合背景和票证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可知,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对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热情高涨,故 C 项正确;A 项表述与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不符,错误;B 项不是材料所要体现的主旨,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与交大西迁没有关系,D 项错误。11D【详解】法律的格式以“会议于民众决定”,意味着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民众,而官员任职前的宣誓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的权威,D正确;材料中涉及的群体是官员而非民众,由此可知其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排除A;题干主旨是法律而非民主,而且法律格式本身说明当时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26、排除B;雅典的决策是公民大会掌握,法律本身的权威来自公民大会,因此其不能杜绝决策上的随意性,而且古代雅典的决策并不具有随意性特征,排除C。12C【详解】本题考 查宗教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伊拉斯谟主张平民信徒也能直接阅读圣经,能够用本民族语言阅读,这都体现了当时宗教改革的主流观点因信称义 ,故选C项;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 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排除 BD两项。13A【详解】根据材“大量印制的小册子都是围绕“祖国”“爱国者”与“爱国主义”的话题”和所给时间限定可知,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推动了法国的民族主义的发展,A正确;BD与材料无

27、关,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14A【详解】从材料“现今的一切贫困灾难,完全足由已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信息可推知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显露,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推知,因此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出现衰落的迹象”不符合当时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谈不上发展,因此D项错误。15A【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63-1973年工业国的世界贸易额呈增长态势,说明发达市场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故A项正确;计划经济国家的世界贸易总额呈下降趋势,说明计划经济

28、国家经济发展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63-1973年计划经济国家没有进行深刻的改革,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世界贸易总额变化不大,因此C项说法错误;南南合作由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故D项说法错误。16B【详解】材料“支持共产主义的人已经渗透到从军队到好莱坞电影工作室的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美国参议院麦卡锡在制造共产主义扩张的恐慌,这也说明当时社会社会笼罩着怀疑和恐惧氛围,B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7(14分)(1)历程:春秋战国酝酿;秦汉奠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进一步

29、融合;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3分,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酌情给分)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元一体;渊远流长。(3分)(2)主要因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引领(或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引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统治者开明政策或改革的推动;等等。(3分)认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开发建设了祖国的边疆地区等;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甚至更远的国家,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等等。(5分,一点2分,三点5分)18(14分)(1)主要特点:清儒

30、:单纯注重学术,缺少人文关怀,不关注社会现实。(2分)近代知识分子:既注重学术与治经,又探讨治国之术,积极投身救亡图存。(2分)原因:清:都市化生活的影响;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思想控制加强;官方哲学束缚了思想;八股取士继续推行,知识分子思想僵化。(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近代:清政府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外来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2)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大为提升;新中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知识分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政府政策的

31、支持。(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19.【答案】示例观点:欧洲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忽视了其他地区文明的贡献。说明:近代欧洲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同时其文明的发展也受益于其他文明。新航路开辟的时候,欧洲并未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亚洲其他国家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并对欧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对西方近代的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地区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从亚非拉地区获取的资源,就没有西方的发展。

32、结论:欧洲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要走出狭隘的局部历史观,用全球史观来看待世界历史。(学生若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首先,结合材料提出观点,如“欧洲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忽视了其他地区文明的贡献”。然后,结合近代欧洲文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史实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0.(1)分类施策;确定贫困标准;范围广,内容多,形成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法规制度为保障;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一点2分,三点6分)(2)改善贫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为后世社

33、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借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点2分,三点6分)21.(1)世界市场推动世界联系加强;军队的全球调动;战争优先,政府忽视疾病宣传和防治;战争带来的特殊城市化;物资匮乏使人民身体素质下降。(一点2分,三点6分)(2)加强殖民地的掠夺,加深了殖民地的负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激化了国内矛盾,加速了战争结束。(一点2分,三点6分)22.(1)活动:防治东北鼠疫;创建了众多近代医院和医学院;培养大批医学人才;建立近代防疫体系;推动中国收回检疫主权;促进了中外医学交流。(6分,答出三点即可)(2)品质:热爱祖国,敢于担当;重视实践,不畏权威;科学施策,突破旧俗;发挥所长,维护主权。(6分,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