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物质和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所含的能量相同B. 核糖体和tRNA的合成均会出现碱基配对C.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D.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脂质合成的“车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脂肪所含有的能量要多于糖原,A项错误;核糖体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tRNA、rRNA均由转录过程产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B项正确;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呼吸酶,外膜上没有呼吸酶的分布,而呼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存在差异,C项错误;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D项错
2、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B.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依据的原理相同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H2OD.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细胞的渗透失水和吸水、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3、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B. 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C. 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D. 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A项错误;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所导致的DNA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B项错误;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4、的交叉互换,C项错误;细胞丙和戊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和前期,前者染色体解开螺旋成为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后者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即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消耗ATPB. 赤霉素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C.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通过拮抗调节细胞分裂D.
5、植物各部位都能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乙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项错误;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不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B项错误;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因此二者通过拮抗调节细胞分裂,C项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5.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也能由部分神经细胞分泌,其因能够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
6、、肝脏、皮肤、黏膜等血管收缩,所以是拯救濒危患者的常用药物。下表为某医院利用肾上腺素抢救因过敏引起的休克病人的相关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过强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B. 肾上腺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体内有多种细胞含有其受体C. 肾上腺素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分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D. 及时使用肾上腺素能提高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过强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A项错误;激素的作用特点之一是微量、高效,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肾上腺素,作为一种激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作为一种神
7、经递质可参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因此肾上腺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体内有多种细胞含有其受体,肾上腺素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分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B、C项正确;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及时使用肾上腺素能提高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 癌细胞被称为“不死的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组织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也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
8、量。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更短,RNA的含量更多B. 癌细胞比衰老细胞自由水比例高,细胞吸收物质更快C.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分裂一次需要的葡萄糖更少D. 癌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常情况下不会启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肿瘤组织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可推知,癌细胞分裂旺盛,其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RNA的含量更多,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常情况下不会启动,A、D项正确;癌细胞较衰老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比例高,细胞吸收物质更快,B项正确;由于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也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所以癌
9、细胞分裂一次需要的葡萄糖更多,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7.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下图为人体内半乳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当相关基因杂合时对应的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2,致病基因纯合时相应酶活性显著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乳糖血症与白化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不同B. 显微镜观察1、9、17号染色体结构可确定胎儿是否患病C. 三种致病基因不能表达是半乳糖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D. 葡萄糖一定会参与图中、中的某个反应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半
10、乳糖血症与白化病发病的根本原因都是基因突变,都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因此二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A项错误;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所以显微镜观察相应染色体结构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病,B项错误;三种致病基因不能表达是半乳糖代谢障碍的根本原因,C项错误;乳糖是由半乳糖与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葡萄糖一定会参与图中、中的某个反应过程,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细胞中的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11、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12分)1937年植物学家赫尔希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氢接受者”,比如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蓝色氧化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研究者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1) 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 ,这些氢在暗反应的 过程中被消耗。(2) 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 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 ,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 。(4) 实验结束后A组试管中叶绿
12、体 (填“有”或“没有”)的产生,主要原因是 。【答案】(12分)(1)类囊体薄膜(1分) C3的还原(1分)(2)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1分) 有气泡产生(2分)(3)需要光照(2分) 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2分)(4)没有(1分) 氢转移到DCPIP中而不能参与暗反应或密闭环境中没有CO2(2分,答对一个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自然环境中,氢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其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用于暗反应过程中的C3的还原。(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
13、光能,将H2O分解为和02,所以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3)蓝色氧化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而A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上层液体(含DCPIP)呈现无色、C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上层液体(含DCPIP)呈现蓝色,所以A与C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照。B和D试管的自变量是有无光照,结果两只试管中的上层液体(含DCPIP)都呈现蓝色,这说明设置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4)A组试管中叶绿体,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的氢,转移到DCPIP中而不能参与暗反应,加之密闭环境中没有CO2,所以实验结束后A组试管
14、中叶绿体没有(CH2O)的产生。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12分)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 图甲中鹰属于 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2) 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 ,主要原因是 。(3) 野兔和灰鼠的种间关系为 ,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这种关系在进化过程中 (填“变强”
15、、“不变”或“变弱”),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 。(4) 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 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通过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2分)(1)次或三(1分) 样方法(1分)(2)减少(1分) 牧草中的能量更多通过较长食物链流向鹰,鹰获得的能量减少(1分)(3)竞争(1分) 变弱(2分) 灰鼠(2分)(4)物理(1分) 调节种间关系(2分)【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鹰属于次级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麻雀因食物来源增加而导致其数量增多、野兔和灰鼠因食物来源
16、减少而导致其数量减少,此时牧草中的能量更多通过较长食物链流向鹰,鹰获得的能量减少,因此鹰的数量将减少。(3)野兔和灰鼠均以牧草为食,二者为竞争关系。图乙和图丙显示:在进化过程中,在野兔和灰鼠获取的食物总量中,相同种类牧草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说明二者的竞争关系变弱,而灰鼠取食牧草的种类逐渐变窄,说明灰鼠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4)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物理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通过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17、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12分)传统的胡萝卜植株易感染病虫,产量低。农科所通过下图得到了抗虫、高产胡萝卜,并用于相关产品的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过程叫植物细胞的 ,过程的MS培养基中比例较高的植物激素是 ,过程依赖于植物细胞的 。(2) 抗虫基因和高产基因的获得需要用到的重要酶是 ,要筛选出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植株可采用的方法是 。(3) 下图为从转基因植株和普通植株叶片中分离色素的结果,其中代表胡萝卜素的色素带是 ,滤纸条 最可能是转基因植株分离的结果。推测高产基因通过 使胡萝卜高产。(4) 在胡萝
18、卜汁的生产过程中,果胶酶能够促进果胶分解为 ,进而提高出汁率。(5) 提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时,萃取剂不能选用无水乙醇的最主要原因是 ,萃取后的萃取液需要经过 后才能进行浓缩。【答案】(12分)(1)脱(去)分化(1分) 细胞分裂素(1分) 全能性(1分)(2)限制酶(1分,多答不得分) 接种相应害虫(1分)(3)(1分) B(1分) 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2分)(4)半乳糖醛酸(1分)(5)无水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1分) 过滤(1分)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19、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12分)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果蝇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统计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杂交试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 ,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 只考虑体色遗传时,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 ,所有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 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 ,从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
20、得到,则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 。(4) 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 。【答案】(12分)(1)灰身(1分) 常(1分)(2)2/3(1分) 灰身:黑身8:1(1分)(3)BbXDXd(2分) 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2分) 2/9(2分)(4)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2分)【解析】试题分析:(1)表中信息显示:F1的雌雄个体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双亲控制体色的基因型分别为Bb和
21、Bb,F1中灰身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1:2,即杂合的概率为2/3、纯合的概率为1/3;F1中灰身个体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为2/3B、1/3b,所有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雌配子2/3B1/3b雄配子2/3B4/9BB(灰身)2/9Bb(灰身)1/3b2/9Bb(灰身)1/9bb(黑身)统计分析上表数据可知,F1所有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8:1。(3)分析表中信息可知:F1的雌个体均为短翅,雄个体短翅:长翅1:1,说明短翅对长翅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双亲控制翅长度的基因型为XDXd
22、和XDY或XDYd;在此基础上,结合对(2)的分析可推知: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DXd,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DY或XDYd;若只考虑翅长度遗传,理论上F1中XDXD:XDXd:XDY:XdY(或XDXD:XDXd:XDYd:XdYd)1:1:1:1,即F1中雌性比例为1/2,而实际上却为1/3,说明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昆虫的基因型为2/3Bb,黑身昆虫的基因型为bb,二者杂交,F2中出现黑身的概率为2/31/2b1b1/3bb;F1中一只短翅个体(XDXd)和一只短翅(XDY或XDYd)个体杂交,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DXD:XDXd:XDY:XdY(或
23、XDXD:XDXd:XDYd:XdYd)1:1:1:1,因XDXD个体致死,则F2中出现短翅的概率为2/3;综上分析,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1/32/32/9。(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则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