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01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2015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 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这一时期的是 A.铁犁牛耕草市私营纺织作坊 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C男耕女织盐铁官营棉纺织业 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丝绸外贸2古代的生产活动,主要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和自然力。下列生产工具中,利用自然力提高效能的是A B C D3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 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对农民的控制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 C减轻农民负担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4明朝史料记载,(安徽)“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 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 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最能说明 A.人口增长快 B.小农经济封闭性 C商帮的出现 D.抑商政策的松动5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 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违背了这一原则的是 某地汉代遗址中发现了铁器,说明当地汉代开始有了铁器 1894-1913年我国 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说明此时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宋元 时期海外贸易税成为

3、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说明此时海外贸易活动比较频繁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 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A. B. C D.6与战国时期商业城市齐国都城临淄、赵国都城邯郸相比,明清时期以松江为代表的商业 市镇最大的不同是 A.人口更多 B经济功能更明显 C交通更为发达 D.城市规模更大7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布 B.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 C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D.图二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晚期8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下

4、列选项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瓦解 B.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 D.中国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9. 民国9年民国日报一篇社论:“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 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 多日货”。该社论 A.主张实业救国 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对外贸易 D.为官僚资本压榨工人辩护10.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的正确解读是 A.在这一阶段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B.中国的工业结构仍不合理 C.中国逐步卷入了资

5、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11. 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5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 年计划。二者的相同点是 A.消灭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 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2.某同学学习中国现代史时,收集了下面卡片,由卡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国民经济调整 C计划经济体制 D.邓小平的整顿13.“个体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 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中国出现的这一现

6、象,说明了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面临强力挑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14.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A. B. C. D.15. 19世纪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 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材料说明 A.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于19世纪末 B当时社会时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7、 C.西方生活方式已在中国占居主导地位 D.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6.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 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 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17.有学者对新航路开辟作了如下评价:“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 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 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

8、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 多。”对这一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片面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 B.经济发展完全依赖对殖民地掠夺 C-新航路开辟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D.较为客观分析新航路的历史作用18.“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 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 级上越爬越高”材料说明工业革命 A.导致了两级分化的加剧 B导致了殖民地的贫困 C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D.有利于工厂制的形成19.“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材 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

9、业革命C布雷顿森林体系 D.世界贸易组织20.下图是某一时期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A.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二五计划完成时期 B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建立时期 C. 20世纪70年代美、日、西欧鼎立时期 D. 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时期21.斯大林模式指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下列对这一模式的表 述正确的是 A在苏联实施的时间是从斯大林开始到苏联解体结束 B取消商品经济和自由贸易从而阻止了社会经济发展 C对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D借鉴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这一模式22.在苏联历史上的众

10、多五年计划中,有一个五年计划被称为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 一个五年计划”,“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 经济部门”。 由此判断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3.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 区、亚太经合组织等。这三个组织中,中国所参加的组织,符合下表中的是24. 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将在我国杭州举行。进入新世纪后各种多边峰会纷纷出现, 最能反映出 A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B.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C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

11、深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共两小题,25题26分,26题26分,满分52分) 25.(共26分)17-19世纪,东方的清朝和西方的英国分别是传统力量与新兴力量的代表,对这两个国家的比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4年,入关后的满清统治者把北京周围五百里内汉人的土地以“跑马圈地”的方式(即让八旗将士快马加鞭跑到哪里,那个距离范围之内的土地就全归其所有),大规模圈占给八旗将士,汉人则被扫地出门。大规模的圈地共有三次。 “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而广大失地的汉族农民则流离失所,四处流浪,沦为满人农庄的奴隶或者长工、佃户。 (史

12、悖恸余杂记,圈田) 15至18世纪,英国在封建农奴制解体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一世界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圈地者的身份、影响三个方面说明清初的圈地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不同之处。(6分) 材料二:英属东印度公司是17-19世纪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事业的组织。1600年获得皇家特许状,从此东印度公司不断发展。19世纪初,该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逐渐取消,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清代

13、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1685年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洋行,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海外贸易。1842年,十三行贸易特权被取消,此后逐渐没落。 一以上均摘自360百科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印度公司和十三洋行这两个外贸机构在中英两国对外贸易中的不同作用。分析这两个机构在19世纪中期消失的原因。(10分)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全世界各地消费。 一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

14、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这些企业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近代工业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国扩张的主要目的,回答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的关系。(4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洋务运动初期官办工业的特点。(6分) 26(26分)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三“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材

15、料一;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1)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右图信息(10分) 材料二: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2)依据俄国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材料三: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

16、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8分)高中2015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B 2B 3D 4C 5C 6B 7B 8C 9A 10A11A 12C 13D 14A 15B 16D 17D 18C 19B 20B 21A 22C 23C 24D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25(1)性质不同。清朝圈地具有封建性质;英国圈地则是资本主义性质。(2分)圈地者的身份不同:清朝封建统治者,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2分)影响:清初圈造成农民流离失所社会

17、不稳定,英国圈地运动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分)(2)不同作用: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对外扩张的工具,有利于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十三行是中国闭关锁国的标志,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4分)消失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和逐步完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东印度公司已不适应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要求,所以19世纪中期取消。(3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大门已经打开,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这一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所以取消。(3分) (本题不拘泥于所给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目的: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分)关系:伴随着

18、英国的侵略,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产生(2分)特点:按照工厂模式使用机器生产;商品与市场联系少;对外国有很大依赖性。(6分) 26(1)解读:(赋分要求:此题从生产与消费矛盾答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与图片相关的措施,再答出新政的影响。从以下三方面四点作答,言之有理可得分) 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推动下,随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激化,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2分)罗斯福上台后,在抑制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有:缩减农业、控制工业;刺激消费的措施有: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建设工程等。(6分) 这些措施实施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逐渐缓和,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2分) (2)观点:认

19、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2分) 论证: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个人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3分)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化,压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的发展后劲不足。(3分)(3)叙述:(8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91980年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经济特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新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