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二十)讲述的逻辑.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95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二十)讲述的逻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二十)讲述的逻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二十)讲述的逻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听课随笔之二十讲述的逻辑在一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观摩会上,一位教师现场执教洋务运动一课。在讲授洋务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先是讲述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然后讲到:洋务派创办这些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聘请了国外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但由于官员和工人都不懂外语,看不懂外国设备的图纸,也听不懂外国技术人员的话,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工作难以开展。洋务派认识到必须培养翻译人才,于是创办新式教育,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后又陆续办了一些新式的学堂,培养了一批人才。这节课结束后,听课的同事大多认为授课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讲得很清楚。而我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这样讲,学生当然会明

2、白洋务运动中创办新式教育的原因。但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是引进外国设备和雇用外国人员后产生的吗?这位教师所讲述的,与实际上的历史进程不甚相符。我们知道,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与洋务派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几乎是同时,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历史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来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涉时,或是靠外国的翻译官传达,或是雇用民间与洋人打过交道且懂外语的人(称为“通事”),但清廷认为这两种人都偏袒外国,是靠不住的,倚赖他们容易吃亏上当,因此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用奕訢的话说就是:“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曾国藩甚至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

3、根本。”1 也就是说,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教育的出现,是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与西方国家交涉增多的产物,而不是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以后才出现的。这个案例涉及到历史教师讲述的逻辑问题。表面上看,这位教师的讲述内容,其逻辑关系是顺畅的;也是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进行讲述的(即先讲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再讲新式教育)。但教师这样讲来,却又不太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史事的掌握上不够清楚。历史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材编写的顺序、层次,又要研究所讲述的历史进程的前因后果,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这里,涉及到处理历史教学内容的三种逻辑关系。一是历史的逻辑。即历史发展的进程、阶段、背

4、景、原因、经过、结果等,以及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把握历史的事实,搞清楚历史的逻辑,是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好历史的基础。这是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所要求的。所谓“实事求是”“论从史出”,都是指要符合历史的逻辑。前引案例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搞清楚历史的逻辑,而是“想当然”地疏理教学内容的衔接,导致问题的出现。二是教材的逻辑。即所用教科书课文叙述的结构、层次、段落、要点等。一般来说,教材的逻辑是将历史的内容组织成适合教与学的逻辑顺序。认真分析教材的逻辑,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重点。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的逻辑只是教科书编写者对历史的逻辑进行的再编制,这与历史原本的逻辑是有区别的。而且,在

5、对历史进行概括、归纳时,教材的逻辑可能会对历史的逻辑有所取舍。如上引洋务运动的例子,教材是按照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分项进行编排的,并没有显示出新式教育产生的原因。三是认识的逻辑。即教师在把握历史的逻辑和分析教材的逻辑后,将教学内容整理成适应学生认识历史的逻辑,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逐步了解和理解所学的历史,进而达成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逻辑,与教师的课堂讲述有直接的关系,也与他们对历史的了解、感悟、体验以及历史学习的经验、方法有密切的关系。要保证学生的历史认识逻辑是正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认识逻辑。这三种逻辑,都是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在实际的备课中,有不少教师比较看重的是

6、教材的逻辑,钻研教学的内容时主要关注的是教科书的叙述,重点则放在对课文的解读上,并琢磨课文中子目之间的过渡。然而,要教好历史,最重要的恐怕还不是只搞清楚教材的逻辑,而是把握历史的逻辑和认识的逻辑。因为这才是事实与认知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上讲,事实的逻辑与认识的逻辑的一致,就是真理、规律的发现,是真知的获得,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教学的角度上讲,只有科学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所学的内容与事实的逻辑不符,或者不适合学生的认知,其教学的意义与价值都会大为降低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最主要的还是先要搞清楚历史的逻辑,再针对学生的认识逻辑,对教材的逻辑进行新的整合,进而

7、组织好教师课堂讲述的逻辑。只有将这三种逻辑处理好,才能使历史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这三种逻辑中,历史的逻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必须建立在历史的逻辑之上。在我所听过的历史课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教师讲述的逻辑既正确无误,又严谨清晰,无论是对史事的介绍还是分析,都是以历史的事实为依据,将纷繁复杂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梳理,层层相接,环环相扣,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学习。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的第一课,内容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在介绍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早期政治的特征,概括出基本特点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土地

8、制度、礼乐制、神权等的维系;最后再归纳为族权与政权的结合。从教师的讲授逻辑上看,就是从历史的基础知识入手,讲清楚历史的基本状况,然后对这些历史状况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这就是在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内容和进程调整为适合学生认识的逻辑。我曾对安徽省的赵剑峰老师讲授的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一课给予好评,其中重要的理由就是赵老师对教材的逻辑进行了重新整合,使讲述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2。我也曾听过一些逻辑不清或紊乱的课。如有教师讲中国现代史中的海峡两岸的交往,在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情况后,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结束本课。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看,

9、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经历了分离、对峙逐渐到缓和、交往这样的过程,而乡愁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是两岸分离在人民心中的痛。所以,从历史的逻辑和认识的逻辑上讲,这首诗的运用应该放在讲述两岸隔绝时,而不是在交往不断加强之后。还有的教师讲述历史事件,是先说性质和特点,再讲过程;或是先讲事件的过程,再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诸如此类,在逻辑上都不利于学生的认识。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新历史课程的内容体系改由专题的方式构成,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也发生了变化,不少教师感到对教材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中历史课,若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逻辑进行教学,常会遇到讲不清或讲不完的情况

10、;二是新课改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一些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就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而对历史事实的讲述则一带而过,所述历史的内容甚至比教科书的课文内容还要少。这两种情况若持续下去,对历史教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改进之道还是要回归到对历史逻辑的把握上,并力图将教学内容的逻辑整合成有利于学生的认识逻辑上来。在逻辑学中,有一条逻辑基本规律叫作“充足理由律”,指的是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要求有三个:一是论证要给出理由;二是给出的理由要真实;三是理由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要做到讲得清楚、讲得正确、讲得有意义,就要讲出历史的“理由”,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理由”,这就必须注意到讲述的逻辑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