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748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土地国有制B. 重农抑商政策C. 土地私有制D. 盐铁专卖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

2、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面对土地的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因此选择C。B、D选项和题意无关,因此排除。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形式。因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私有土地,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排除A。2.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 古代中国农业和

3、手工业生产落后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D【解析】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国家政策,正是因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才导致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艰难。3.清代前期“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 禁止走私贩运B. 海禁C. 抑商D. 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从限制出海贸易等方面可以看出这是反映的清朝时期实行的禁海政策,故B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不是走私的问题,而是限制海外贸易的问题;CD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点睛

4、:材料“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的题眼是限制出海。4.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 小农土地所有制B. 地主土地所有制C. 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D. 庄园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AC项不占主导地位;D项是B项的形式。5.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

5、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A. 严防农民串联造反B. 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C. 便于压迫剥削农民D. 为国家生存筹措人力物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我国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体系越来越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答案:A项主要是说的题干中的保甲制度;B项主要是说题干中的编户齐名制度;C项主要是先秦时期的制度目的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目的;只要D项是正确的;古代中国任何一项制度其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6.18世纪中期以后,所谓对

6、外贸易,已非中外双向对等贸易,而仅仅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这一“极不正常的格局”。这一格局A. 阻止了西方的早期殖民侵扰B. 确认了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C. 巩固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优势D. 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中外贸易“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没有积极进行海外贸易,故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D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外贸易的情况,没有涉及中国抵御西方外来侵略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中外贸易的情况,不等同于中华文明领先与世界文明,且该时期西方国家逐渐确立资

7、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巩固对外贸易的优势,而是强调中国没有利用中外贸易的优势,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故C项错误。7.晚清洋务派代表李鸿章提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郭嵩焘则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强夺民业,烦扰百端”。二者的主张客观上A. 推动了近代工业体系形成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C. 阻止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D. 使清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答案】B【解析】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在“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思想指导下,创办民用工业,客观上诱导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由“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强夺民业,烦扰百端

8、”可知,嵩焘则主张百姓经营企业,反对官办督率,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故B正确;A“近代工业体系形成”表述不正确,排除;C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8.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机器制茶业兴起B. 海关关税的降低C. 国内政局的变动D. 国际茶市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50.60年代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开始发展到长江流域,

9、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让福州的茶叶贸易得以兴盛,故C项正确。当时的茶叶制造属于手工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海关关税降低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茶市的扩大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D项错误。9.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详解】

10、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先进的中国人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这说明发展近代化的前提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故A正确;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的原因仍然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错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的内容,且思想方面的条件不属于根本前提,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等方面入手,即可

11、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费正清说:“如果中国领导人高傲地认为,中国可以在一种排外、反理智的孤立状况下并通过反复强调毛的思想改变阶级结构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他们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了解中国的实际。”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A. 片面发展重工业脱离了实际B. 不可能自己解决现代化问题C. 思想的僵化影响了经济建设D. 阶级斗争形势依旧比较严峻【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强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说明作者强调中国领导人领导中国经济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故答案选C。AB题干没有体现;D项符合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但不

12、符合题意。11.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采取合作化的道路,从临时的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与材料所述相符,因此选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各地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9年,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中共八大经济方针是指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都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ABD。考点:中

13、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12.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 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 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 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58年单位亩产量的惊人纪录是“浮夸风”的表现,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生产情况,农业合作化运动并不能正真调动农

14、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率有作用,那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可能出现“惊人”的结果。在当时的中国关于农业科技方面并没有显著的科技成果和应用,故C项也是错误的;虽然数字虚假,含水成分大,但反映出当时人民迫切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心态。考点: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

15、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目标。“一五”计划期间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所以D排除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掉A。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14.中共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农村政策,包括有5

16、0年代建立人民公社、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时期的土地流转政策。下列有关这些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农村政策,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故C项正确;AB项不符合人民公社,排除;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政策都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行政,故D项错误。15.“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但辅以社会补充和保障,通过实施与市场规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

17、来有意识地将社会目标纳入。”最符合上述特征的经济模式是( )A. 中央统制经济B.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C. 社会市场经济D. 计划指导型经济【答案】C【解析】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国家调节为辅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但辅以社会补充和保障”正是该政策准确描述,故C项正确;统制经济类似于计划经济模式,故A项错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下政府在该经济模式起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计划指导型经济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指导型经济,故D项错误。16.“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B.

18、 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C. 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D. 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浦东地区原来落后于浦西,但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使浦东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这句口头语成为笑谈,故B项正确;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浦东既不属于经济特区,也不属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故CD项排除。17. 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B. 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C. 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D.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

19、1549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故B正确。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属于商业革命,故A排除。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的原因是价格革命,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

20、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18.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戈雷岛曾被几易其手。下列对戈雷岛的争夺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 法国葡萄牙荷兰英国B. 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C. 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D. 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答案】D【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戈雷岛是非洲最大奴隶贸易中心,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其后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法国都先后卷入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活动中。 故选 D。其他三项的时间顺序不正确。19.19111913年阀,英国25

21、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时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532万马克。材料反映出A. 当时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B. 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差距C. 英德两国尚未采取济贫措施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时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532万马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故B排除。早在18、19世纪,英国就有济贫措施,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学技术是

22、第一生产力,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20. 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A. 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 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C. 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D. 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坠入深渊,出现了严重地政治和经济危机,为解决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策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故选D。ABC项错误,经济危机首先关注的是经济变革,而不是政治、思想和法律。考点:罗斯福新政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实现了国家政权与经济的结合,进入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阶段。干预经济的措施为战后其它国家所借鉴。21.“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年代,被称为资本主义的25年黄金时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竞争B.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D. 凯恩斯主义的推行【答案】A【解析】【

24、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到70年代,促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各国推行凯恩斯主义,调整经济运行机制等因素。但当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非和平竞争,而是激烈对抗。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2.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A. 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B. 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 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

25、历史材料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形成,故A项正确;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23.当成员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承担起“救火队”的任务,当国际债权人与债务人谈判时,充当“调解人”角色的国际组织是A. 经济互助委员会B. 世界银行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

26、知识可知,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后来其主要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故D项错误。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一系列区域经济组织。美国参与了A. 东南亚国家联盟B. 亚太经合组织C. 欧洲联盟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亚太

27、经合组织是二战之后美国参与的区域经济组织,故本题答案选B项。东盟成员国不包括美国,A项排除。欧盟成员国不包括美国,C项排除。D项是全球性经济组织,排除。25.(史料实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据此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 货币一体B. 政治合作C. 大国主导D. 军事联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数据对比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贸易区内事务基本由大国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没

28、有体现货币的情况,不选A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合作,不选BD两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 1994年11

29、月第二次APEC首脑会议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召开。会议最终达成的茂物宣言,将“致力于单方面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但是,这一计划存在许多难点:一是计划目标大,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细节;二是计划内容过广、过宽,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很难避免,美国一向保护国内纺织业等竞争力较弱的工业部门,日本的农业政策非常敏感,不会轻易作出更大的让步。中国和东盟等的某些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等,以及银行、保险等服务业起步晚,实力脆弱,在一定时间内仍需加以保护。总之,被茂物宣言所掩盖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必将不断暴露出来。根据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册摘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

30、体系诞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特征。(2)APEC的茂物宣言体现了什么精神?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APEC以怎样的组成方式面对“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矛盾”?【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扣掠夺。特征: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世界市场初具规模;贩卖奴隶;欧洲主导。(2)精神:自由贸易。方式: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15世纪末,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为先驱,由西方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逐渐被开辟。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

31、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相继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第二小问,欧洲的制造业产品与美洲的农产品、矿产的交换,说明了国际分工格局的基本形成。贩卖奴隶,特别是非洲黑人奴隶交易,成为各位大西洋贸易的特征。欧洲商人扮演重要角色则说明,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是以欧洲为主导的。(2)第一小问,由材料“致力于单方面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可见APEC的茂物宣言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第二小问,由材料“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很难避免”,结合APEC精神,可知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为了缓和APEC

32、成员国的矛盾,APEC提出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在化解APEC成员国的矛盾的实践中,APEC允许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于 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材料三 日本经济崛起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现象?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

33、知识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欧盟成立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历史问题”指什么?你认为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处理?【答案】(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原因: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教育、科技;开拓国内外市场;美国的扶持与援助。(2)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欧盟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指侵略战争;以友好、合作、交流为主,但也应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复活(法西斯势力抬头)。【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 7倍”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原

34、有工业基础、民主化改革、重视教育、开拓国内外市场、美国的援助等密切相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应对美苏威胁,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欧盟成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成员国内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3)根据材料“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可知历史问题指的是侵略战争。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当今中日之间的交往需要以史为鉴,以友好、合作、交流为主。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

35、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旧五代史周太祖纪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董煟救荒活民书请回答:(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

36、诸因素。(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内在矛盾。【答案】(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2)有利因素;每一个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采取奖励垦荒和扶持自耕农的政策。不利因素:封建国家加在自耕农身上的负担沉重,自耕农经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封建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3)封建统治的安定依赖于大量的自耕农存在,但是封建政府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不断威胁自耕农经济,形成封建社会一种基本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解析】试题分析:(1)对第一小问要综合材料与题干进行全面的分析。题干中强调要分析自耕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

37、作用,我们通过所学可知,在封建社会中分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在农民阶级中又存在佃农与自耕农两类农民。佃农收到地主的直接控制,自耕农受到国家的直接控制。所以由此可知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等等。(2)本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迁移的能力,本题实质上就是考察学生对小农经济下的利于农民耕作和不利于农民耕作的因素。材料一、二主要分析自耕农的情况,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往往采取一些保护自耕农利益的政策,但最终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3)本题主要考查在封建社会下两种土地经营方式即自耕农经济和租佃经济,这两种经营方式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从而体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地位和生活状况,我们刚刚分析了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这里我们不在赘述,而材料三、四则主要分析佃农情况,佃农所受的剥削更深,这些应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句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农业耕作方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赋税和力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