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65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7年高考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具体有:(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专题概述中国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

2、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

3、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本专题的四目课文,第1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即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叙述了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内容与影

4、响。第2目“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着重叙述君主专制政体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形成。第3目“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阐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与帝王权力的逐步强化。第4目“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主要阐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联系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说明清朝的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最后对晚清政治改革进行简要介绍,为古代政治向近代政治的演进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讲述下一个专题“近代中

5、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埋下伏笔。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

6、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二、教材要点“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2.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3.最初的“王”字来历(斧钺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强权。4.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5.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集中的

7、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6.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夏商政治文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家天下”即王位世袭等制度。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自己也成了夏朝国王。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

8、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4、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

9、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7、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

10、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8、崩溃: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西周

11、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由周天子和诸侯扩大到全国。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4、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12、。 礼乐秩序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们做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合用,曾被看作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本目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教学过程导入:运用有关黄帝的传说进

13、行导入。教学(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分化 文字的成熟 城的出现 礼制的初步形成史料链接:黄帝、尧、舜、禹的传说(4)核心: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早期政治权力的核心:“王”、“帝”(参看地图册P1中“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分布)。政治权力的维护: 斧鉞:代表强权 城: 战争防御;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祭祀:社会权力的集中;神权与早期政权的结合 战争:平定四方,确定政治管理秩序 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禅让”(或曰“传贤”) (二)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4、王位世袭(家天下)制度的出现,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史料链接:材料一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礼运材料三 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启为禹之子)。史记夏本纪读史感悟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请举例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王位世袭制是从何人开始的? (2)商朝 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

15、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a 分封的对象(子弟、功臣、先朝的贵族) b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c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d实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宗法制:a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b宗法等级(分析地图册P3示意图)c最大的特征:嫡长子继承制读史感悟读地图册P3西周分封图和教科书P6“资料卡片”,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说明燕、鲁、宋等诸侯国的形成情况。联系宗法示意图,思考: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资料卡片”中提到的“姬姓之国四十人”和“姬姓之国五十三人”的史实,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论从史出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

16、,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下表: 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内容作用瓦解两者关系(3)礼乐秩序 “礼”的含义: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乐”的含义:辅从于“礼”,以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史料链接:材料一 礼记中说:“礼不下庶人”。荀子中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材料二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材用足,材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

17、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材料三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读史感悟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楚王问鼎”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夏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代夏而立的商朝,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用表格归纳如下:中国早期政

18、治制度夏朝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位世袭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实行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礼乐秩序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当时文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文化。四、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最初“王”字是斧钺的象形,它最能说明的是 ( ) A金属工具已经开始使用 B政治权力产生的时候就是一种强权 C军事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统治者 D“王”具有无限的权力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

19、是( )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3下列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的是 齐 鲁 燕 晋 宋 ( ) A B C D 4西周的宗法制 (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5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 B政权 C风俗 D政治制度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7

20、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8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 ( ) 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D善于带兵打仗9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

21、,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材料二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政权有何影响? (2)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原因何在?(三)问答题:12、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对西周的统治各起

22、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A 5、A 6、D 7、A 8、C 9、D 10、C 材料题11、(1)初步形成分封制度,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问答题12、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