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63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课程标准: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意义。2.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评价。3.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课标解读:1.从“历史阐释”角度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3.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从“革命史观”角度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局限性。5.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组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2经

2、过(1)金田起义:1851年。(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5)天京变乱:1856年,由盛转衰。(6)天京陷落:1864年,最后失败。3纲领性文件4.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点拨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1)背景方面: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增了西方列强入侵的背景。(2)革命任务方面:太平天国不仅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还担负起反抗

3、外来侵略的革命任务。(3)思想方面:以洪仁玕为代表的进步人士,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4)外交方面:太平天国首次提出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地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张。(5)形式方面:太平天国在形式上首次利用外来宗教以组织农民起义。问题探究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未能实现目标,原因有何不同?提示:(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从实践上看,因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

4、本质,因此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二、洋务运动1目的: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发动了“求强”“求富”的洋务新政。2代表人物:洋务派人物主要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3主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外需和戎,内需变法”。4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2)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筹

5、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之先河。5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6结果: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知识拓展洋务企业的创办形式清政府开办的洋务企业主要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形式。这里“官”特指政府;而“商”则指私人,既包括民间商人,也包括官僚投资者。官办企业有军用也有民用,官办企业主要在创办早期,且以军用企业为主。官办企业经费都是来自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生产出来的产品

6、主要供官府奢侈消费,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交换,生产完全由官府主导控制,统一调配;同时,官办企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它与传统的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本质上并无根本区别,依然是封建政府的地方生产衙门。鉴于官办企业的弊端,洋务派后期,特别是在创办民用工业时,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边疆危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1)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a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中

7、央政府,形成内乱局面。b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c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经过a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b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c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2)中法战争原因a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b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经过a1883年底,中法战争打响。b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c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d1885年6月,中法越南条款签订,承认法国占领越南。e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

8、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2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2)过程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黄海大战: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保船避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项目内容危害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日本可以在中

9、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日本侵占台湾,台湾人民进行了长期抗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重挫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占领的坚强意志。知识点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3)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4)外部因素

10、: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四、瓜分中国的狂潮1清政府向欧洲大借款马关条约签订,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2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俄国强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香港新界,法国租广州湾。3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问题探究2:什么是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提示:(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材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鸦片战争以后,甲午中日战争

11、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商品输出。(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资本输出。问题探究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仍以商品输出为主。这句话对吗?提示: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探究点一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思史料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史料二“运动一开始就带

12、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史料三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孙中山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指出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我们可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治学态度。(2)史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各自的

13、依据是什么?信息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马克思认为当时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力量强大,并且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将会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2)史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从革命理论的落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革命的最终发展的方向等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缺点。(3)史料三反映了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是一次反对满洲贵族的起义,革命的内容并不先进,不会真正的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提示(1)变化:从赞扬到否定。原因:太平天国刚开始的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

14、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态度: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2)史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史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反满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

15、近代化进程。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典例1】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审题指导定时空:18511864年的中国。抓关键: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材料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作用”脱离了当时农耕经

16、济社会发展的实行。错误B项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原则,体现了小农意识的绝对平均主义,材料中“消灭经济竞争和剥夺家庭在经济和社会上的作用”正是这一意识的体现。正确C项尊重百姓的财产权与材料意思相反。错误D项太平天国运动全过程处于战争环境中,天朝田亩制度是它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政治诉求,而不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错误答案B评价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推理反证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主体(评价的对象)与评价(一般是各选项的描述)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逐一进行推理分析,若不成立,直接排除即可;如果符合逻辑关系的选项不止一项,就需要结合题干进行反向推理证明

17、,找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2)信息简化法。如果评价的内容以题干材料形式出现,且不易读懂,可运用此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太平天国运动);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内容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最后将评价内容与主体对照分析,找出最佳选项。探究点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作用史料一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18、,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的这辆列车。历史教学2005年第二期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在客观上又带来了哪些影响?信息解读(1)史料一中“旧轨”指封建制度,“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史料主要体现了洋务运动中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的有机结合。(2)史料二关键信息“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提示主观动机:富国强兵,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客观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19、,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典例2】辛亥革命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20、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些晚清重臣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们()A排满兴汉瓦解清廷B推进民主同情革命C发展经济改善民生D兴办洋务走向近代审题指导定时空:洋务运动。抓关键: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评价的原因。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洋务派兴办洋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错误B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主张进行政治改革。错误C项虽然洋务运动发展了近代经济,但是人民生活依然贫困。错误D项洋务运动发展了近代经济、科技、教育,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西学的传播,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21、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正确答案D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备考时应重点关注。比如经济上,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客观上对外国经济扩张起到了抵制作用。另外,对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要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现代化史观进行评价,肯定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这一积极方面,这一学术发展趋势也影响了高考命题。一、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方案,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产生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

22、后,走向鼎盛时期1859年天京变乱后,走向衰落时期社会经济主张企图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实行历史地位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直接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只能是空想是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时代特点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的标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领袖能够接受新事物二、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

23、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确立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地位。甲午战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走向半殖民地化境地。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教材必背1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

24、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3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418401894年,列强侵华,军事上以武力侵华为主,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在侵华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1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

25、”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击英军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解析根据“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可得知是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是鸦片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故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击英军,并不符合唤醒的主旨,排除A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鸦片战争前,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官方的,不符合材料中的“人民”,排除D项。答案C2晚清有一则轶事: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产生了爆炸性的国际影响,照英国驻上海领事的说法,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每次咸丰召集群臣开会,刚说了形

26、势严峻,朝堂上便哭声震天。“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应是()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北伐D西征解析根据“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可知,太平天国的军事活动严重威胁到清朝的统治,结合所学,北伐的目的就是推翻清政府,故C正确;金田起义是在广西桂平,远离清朝首都北京,不会产生“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A;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会造成“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B;西征是太平天国为了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保卫天京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不会造成“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D。答案C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

27、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衰落B清政府地方督抚权力的增强C清政府面临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D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在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选项C正确;选项A、B是洋务运动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选项D是原因之一,表述不全面,排除。答案C4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

28、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解析根据材料“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选项符合题意。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不能说其思想守旧,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明显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洋务运动并未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D选项排除。答案A5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的漫画铁路游戏利益各方。画面反映的现象是瓜分中国与()A开埠通商B设立租界C资本输出D门户开放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上升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过渡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寻求资本输出场所,故材料图片争夺铁路权利反映了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需要,故C项正确。A项,开埠通商反映西方列强扩大商品输出,打开中国商品市场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门户开放即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