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155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是出自六韬龙韬立将中的名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古代人民注重“精耕细作”B、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采用了“男耕女织”方式D、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2、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 )A、北方已经使用了曲辕犁B、发明了耧车用于播种C、北方出现了耕耙耱技术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

2、、生产精细化,面向市场D、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4、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B、官营纺织业的规模比较大C、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D、绫锦坊可能使用了花楼机5、据史书记载:(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 ) A、政府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纸币出现C、城市经济繁荣,出现夜市D、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清初为了笼络人心,免除各种

3、盐税附加,推行纲法,也叫引岸制,是一种官司督商销的形式,由政府给引票于商人,按引购盐,贩卖到特定区域(引地)。这表明清初(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7、1567年,明政府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这主要表明( ) A、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D、中国当时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8、“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

4、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这表明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 A、它是官方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不断发展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逐渐打破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主要表明( ) A、1500年以前各州彼此隔绝B、新

5、航路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C、行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D、世界历史应该从1500年开始10、地理大发现之后,大量低价的黄金、白银进入欧洲,而当时靠固定地租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大地主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主要反映了( )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B、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C、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11、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这两个关于海外贸易条令的共同点是( ) A、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B、都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C、都限制国民进行海外贸易D、都反映了各自的经济基础12、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

6、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材料表明( ) A、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B、国际贸易迅速发展C、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3、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制度C、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D、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14、下图是

7、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从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A、殖民扩张速度的加快B、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C、圈地运动影响了农业D、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15、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托拉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B、市场扩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C、科技是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D、石化工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16、下表是中国近代进、出口货物情况表,从表格中得到的主要信息是( )

8、A、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B、中国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丧失C、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 )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18、从1950年起,我国对煤炭、钢材、木材、冰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由中央统一调拨。“一五”期间,统配物资由112种增至1231种,部管物资由115种增至301种。这表明(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进口17亿

9、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物资供应不断丰富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出现严重经济困难19、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表(其中,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基本完成C、我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20、英国一位学者在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改革时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

10、说,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学者的意图在于强调中国的改革( ) A、要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要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2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实际上强调了( ) A、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B、“闭关自守”给我们带来了困难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要性D、“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22、下图是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出来的198

11、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从侧面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和人口政策变化C、城乡之间的差别基本消失D、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3、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 A、法律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D、中国经济环境趋于稳定24、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它

12、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许多措施,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如女子北伐军,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25、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境。从甲图到乙图,主要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会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升

13、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出自瑞蚨祥。1868年,它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材料二: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价猛跌,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

14、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00万吨。从此,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这是民族工业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瑞蚨祥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概括永利碱厂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材料二: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部门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和能够以空前规

15、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的挑战。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牛顿与戴维曾先后任该会会长。这时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在17世纪90年代已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机,达比焦炼熔炉。摘自徐吉贵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8、近代开埠以来,西方文明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

16、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摘编自李维清上海乡土志材料三:1908年和191

17、4年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相继传入上海,一些市民怕触电身亡,多不敢乘坐电车。为了吸引乘客,电车公司在车身外用斗大的汉字书写“大众可乘,稳而且快”。还向尝试乘车的市民赠送牙膏和香皂等日用品。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着的复兴气象。士大夫很快将这种王朝的“第二次繁荣”称为“同治中兴”。这个时

18、期推行了一些政策措施,让衰败的农业地区休养生息与举荐能人贤士为朝廷效命。官府减免或降低了农村的赋税,发放粮种和农具以帮助恢复农业,并大力倡导个人俭朴的风尚。私塾和私家书楼重新开放,科举考试再度举行,尤其是在那些内乱岁月里没有开办科试的地区。这些考试尽管还是采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却强调当时的现实问题。在限制卖官鬻爵的同时,朝廷扩大各省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用以奖励军功和捐输。在官场内,更严厉地整肃纲纪,严惩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在对外事务中,弹精竭虑地保持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机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同治中兴”的主要内容

19、。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同治中兴”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分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其他项不够全面,故排除ABC,选D。【点评】选择题要对学科语言由准确把握,比如精耕细作体现在投入增加、技术改进和经验积累等,从而排除A。而BC不选,主要是因为材料没有直接体现,排除。 2、【答案】C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分析】题干中图一是关于农业中的耕地,图二是关于农业经济中的播种,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甘肃嘉峪关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

20、反映了耕耙耱技术,故C符合题意;唐朝才出现曲辕犁,排除A;耧车又叫三足耧,发明于西汉,排除B;图片无法反映土地制度问题,排除D。【点评】图片型选择题一定只能从材料的具体信息出发,不能凭想象而判断。除此之外,图片型选择题的说明性文字是图片信息的重要补充,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3、【答案】A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

21、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唐朝时,坊与市严格分开,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宋朝时期,坊与市界限被打破。故A项错误。棉花种植广泛推广是在明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唐朝时官营纺织业中人数众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故B项正确。花楼机西汉就发明了,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 5、【答案】C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宋朝时期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南宋政府没有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该说法错误。故

22、A错误。材料中“(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说明南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出现夜市,故C正确。 我国古代纸币出现于北宋,材料没有纸币的信息,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出现的,与材料中南宋不符。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6、【答案】C 【考点】商业的发展,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引岸制是商人直接从事食盐销售,不是政府主导,也只销不产,故A项错误。引岸制是放松了以往盐铁专营的政策,商人获得通行证便可进行食盐销售,这是民营商业在政府政策改变后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往政府盐铁专卖政策禁止商人染指食盐买卖及盐税收入,钞盐法放

23、松了管辖,对商人的抑制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允许商人进行食盐买卖,但政府没有放弃盐业专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钞盐法仅限于通商区,而且商人必须从榷货务购得通行证才能够运卖食盐,实际权限还掌握在政府手中,故D项错误。 7、【答案】D 【考点】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7世纪荷兰、18世纪后的英国都曾是海上强国,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之说与事实不符,排除B;明清时期,中国奉行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因此排除C;“朝野上下率用银”,体现了货币经济的繁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D与题意相符。 8、【答案】A 【考点】主要经济政策

24、 【解析】【分析】 由材料“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说明十三行具有官方背景,垄断对外贸易,所以排除C,选A;资本主义萌芽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信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逐渐打破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排除D。故选A。【点评】清代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官方垄断对外贸易,一是由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二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伸。 9、【答案】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A不对,这不是作者的主要观点;B

25、不对,作者是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D不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符合题意,“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10、【答案】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种变化被称为价格革命。这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中“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体现了地主阶级收取的固定地租的购买

26、力下降,反映了当时西欧价格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打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项提及的是商业革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B;工业革命要到18世纪60年代才开展,排除。故选C。 11、【答案】D 【考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分析】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建立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是国家力量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而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BC,选D。【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2、【答案】C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

27、对外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出口则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这些反映商业结构翻身重大变化,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工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排除B;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故选C。 13、【答案】D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火车的出现让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可见,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

28、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但中国的社会制度并未改变,故排除ABC,选D。 14、【答案】B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8011901年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各行业就业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趋势是: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工业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服务业,故选B。A项是引起工业革命的变化的条件;CD项材料无法体现。所以应选B。 15、【答案】A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材料中成立石油公司和1882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说明随着生产力的

29、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垄断,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市场扩大对石油工业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技发展对石油工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工业刚刚兴起,不是美国的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16、【答案】D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分析】表格中从1895年到1913年,我国进出口不断增加,出口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而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说明,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发展的具体信息,排除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依然占统治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结构的信息,排除C。 17、【答案】

30、A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由题中“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表”的提示,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的内容,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转化而来,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资本数和发展问题,排除BCD。 18、【答案】A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分析】建国初的建设主要以苏联为借鉴,材料体现了国家对物资的计划管理,故选择A项;B、C、D 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9、【答案】B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31、【解析】【分析】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排除A;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但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据材料1953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开展,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的比例问题,排除D。【点评】图表型选择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图表信息来判断。不如图表与农业无涉,无关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所以排除A。注意要从时间变化归纳出事物发展的趋势,B是一个结果型的表述,显然没有综合看待次材料。 20、【答案】A 【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

32、可见,作者认为改革要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C,选A;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排除B;材料只提到改革,未有涉及对外开放,排除D。 21、【答案】A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材料中“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所以答案选A, B CD三项表述正确但均不是实质问题,也与材料主旨不符。【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

33、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22、【答案】B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分析】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正常的人口要素的变化,折射我国经济体制和人口政策变化,故选B;改革开放宾布意味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丧失,排除A;改革开放没有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差别没有基本消失,排除C;材料只涉及国内人口流动,和全球全球化无关,排除D。 23、【答案】C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投机倒把分子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

34、人表明1987年我国强制管理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反映国家已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即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故C项正确。ABD项题干均无法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评】本题易错项为B,考生可能没有结合材料准确分析问题,材料仅说明国家通过立法工作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但没有体现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24、【答案】D 【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中国古代妇女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与男子处于不平等的地位。20世纪初,西方自由平等思想

35、相继传入中国,国人的思想逐渐解放。题干反映了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这强调的是对于男女不平等的一种突破,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故排除ABC,选D。 25、【答案】B 【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清兵入关后强迫男子遵照满洲习俗剃发蓄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这说明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故选B;A项说法过于绝对,而且不是材料的主旨;蓄辫、剪辫风俗的变迁也不能反映出专制王朝的兴衰和专制、民主的斗争,C、D项均可排除。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洋务企业的

36、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2)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鼓舞);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的影响。(3)列强垄断市场;外资的威胁和破坏;碱价猛跌的困扰;自身技术的不足。 【考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要从内外因结合分析,外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内部因素是洋务企业的起到诱导作用,这样,民族资

37、本主义企业得以产生。(2)由材料“1911年到1918年”,可知指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时期,结合所学,外部因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内部因素要从政治、政策、社会思潮和群众运动归纳。(3)由材料“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碱价猛跌”和“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可见永利碱厂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可以从外商与内商的对比归纳,可以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归纳。 27、【答案】(1)变化:降低商品税率;取消贸易限制的法令;取消特权公司的贸易垄断。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2)资本主义的发展;光荣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断扩大的市场的推动;政府

38、重视科技,鼓励发明创造。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1)由材料“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对比,说明英国是推行自由主义,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具体做法是:降低商品税率;取消贸易限制的法令;取消特权公司的贸易垄断。第二小问,显然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2)由材料“资本主义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在17世纪90年代已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机,达比焦炼熔炉。”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因素可以经济发展、政治前提、市场推动和国家重视等角度归纳。 28、【答案】(1)新

39、气象:剪发辫;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或政府政策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先进中国人的主动吸取(或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近代工业的发展等。(2)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近代交通发展;重视广告宣传等。 【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辛亥革命,维新思想 【解析】【分析】(1)由材料“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可知新气象指剪发辫和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不剪发不算革命”可知把剪发辫当做民族革命的一件大事。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外部因素即西方生

40、活方式的传播、先进的国人主动学习、社会心理的认同和近代化的推动等归纳。(2)由材料二“房屋多为西式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可见主要反映通商口岸出现西式建筑、西餐和西服等。由材料三“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相继传入上海,一些市民怕触电身亡,多不敢乘坐电车。为了吸引乘客,电车公司在车身外用斗大的汉字书写“大众可乘,稳而且快”主要反映近代交通发展等,而且重视广告宣传等。 29、【答案】(1)进行赋税改革,采取恢复农业的措施;倡导个人俭朴的风尚;重视教育,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官场,奖励军功和捐输,整肃纲纪等。(2)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

41、形成俭朴的风尚;有利于提高士气、净化官场;给国家提供相对重建的机会;有利于西方技术的引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等等。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对同治中心含义的解释及其在科举制度、官吏制度方面的措施进行分析得出其恢复传统秩序,同时改变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整顿吏治,根据材料中“在对外事务中,殚精竭虑地保持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机会”并结合所学得出学习西方科技、军事、文化和加强对外交流。第(2)问,同治时期,处在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时期,因此结合所学可知它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特别是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办的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近代中国军事力量,但是其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层次,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