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高考热考题型解读(1)材料来源: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报告等。(2)命题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题型1 材料主旨类选择题(3)命题特点: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4)考查能力:考查对图文材料信息解读、获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运用“读、找、联、析”四步
2、法解答(1)“读”:阅读题干图片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如本题的“唐太宗”与“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2)“找”: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如本题“意在强调”。(3)“联”: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如本题的唐太宗选官用人原则。(4)“析”:据题干图文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2015安徽文综,19)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
3、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解析 分析题干,亚里士多德有三层意思:一是个人或者某个特定团体势力的增长过快,有可能危及民主政治;二是陶片放逐法可防止寡头政治;三是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防止类似问题重现;依据“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可知他认为确保民主政治良性运转应该及早谋划,故选B项;A、C、D三项表述均不能全面、准确体现出题意,故排除
4、。答案 B(1)材料来源: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历史现象,如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历史典故等。如本题就是运用历史传说作为题干情境。(2)命题特点: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迁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具有试题新颖、迁移运用能力强、具体历史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的特点。(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2 情境史实类选择题(1)确定时空: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时代,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如宋代的传说等。(2)关联知识:通读材料情境,明确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如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等。(3)判断选择:据题干情
5、境,结合“设问”和“备选项”进行判断,明确各备选项中内涵与题干情境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如本题说明了宋代白娘子与许仙故事传说和宋代商业发展及市民价值取向的关系。(2015课标全国,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 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国家强制、法定的流通媒介,不具有法定货币性质的票、券的流通,对使用者来讲是一种被掠夺。从 题 干 情 境 分 析,日 本
6、 侵 略 者 在 中 国 发 行“联 银券”“军用票”,实际是对中国人民的经济掠夺,将战争的负担转嫁给中国人民,故选B项。发行“票、券”的地域主要在沦陷区,故排除A、C项。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答案 B(1)材料来源: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用表格、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饼形图、扇形图等计量手段为呈现方式,考查某一历史阶段(时期)历史现象变化的表现、原因、特征及趋势。题型3 数据计量类选择题(2)命题形式:主要分表格类、坐标图类(主要是坐标曲线图和坐标柱状图两种形式)、饼形图类、扇形图类等四类;形式多为图文结合方式,考查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变化特征);数据关系(不同
7、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等。一般在题干中都有某一时期或者地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某一方面的统计或者变化图等提示语,其求答限制词主要有“反映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结论是”“解读正确的是”等。(3)命题特点:该类试题充分体现立意、情境、设问三要素的统一,关注社会现实,注意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试题取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史统计资料是取材的主体;统计数据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表格形式最为常见,也可以变形为坐标图、结构图或其它统计图。(4)考查能力:一般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考查历史事件发生原因、逻辑推理获得历史
8、结论和分析概括历史事物的特征,既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又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运用“审、读、联、析”四步法解答(1)“审”:审读题干及求答项,明确考查意图。要明确题干考查主题是什么?明确设问中的中心语、限定语和求答项,这些信息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等角度直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表,明确阅读图表的方向。(2)“读”:全面阅读图表,提取图表蕴含的有效信息。先读图表外部再读内部:图表内部和外部都有解题信息。一定要注意题干下面图表外所标注的“xxx表”“xxxx示意图”等,这是学生紧扣时空和解读表中信息的关键。特别注意:该类试题中坐标轴图、柱状图、饼形图是表格的变化,比表格更直观,读图难度也
9、相对较低;坐标轴图重点看曲线大致的走向和上下波动的幅度、频率;柱状图、饼形图在比较时要注意不仅要和自己比,也要和别人比;不仅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3)“联”:迁移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信息,进行图文互换。历史统计图表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是历史事实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否进行准确的图文转换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历史事实的重要标准。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是成功解答历史定量分析类试题的关键,学生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联系,为图表提供的信息寻找到更准确的史实定位,从而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完美对接。(4)“析”:仔细鉴别信息,展开定性分析。鉴别从图表中所提取的信息是否科学、全面、
10、有效,是我们解答历史定量分析类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作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注意思考从图表中提取的信息是否仅集中于某一方面或侧面的阐释,是否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二是全面甄别所掌握的信息,确认信息主流,切忌随意选择某一信息就妄加断言,或是脱离图表空泛谈论。(2015课标全国,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表格体现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
11、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地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了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B项。宋明理学对河南、江苏都有影响,故A项错误;虽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但是并不表明中原地区的经济衰退,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D项错误。答案 B(1)材料来源: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历史照片、图片为载体。(2)命题特点: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等特点。(3)考查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有分析历史原因的阐释能力及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题型4 图片信息类选择题
12、运用“三看”“三思”的方法解答(1)“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如本题“汉代”;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如本题反映农民生产情景;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如本题“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可以明确反映古代农耕经济等。(2)“三思”:主要是据题干图文,对备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2015天津文综,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
13、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青天白日”图案“缅甸”和图片中的时间“1942”,由此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赴缅与美国协同作战,故选C。A、B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答案 C(1)材料来源: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重要时代特征或某一历史现象的时政漫画。(2)命题形式:一是在题干上点明漫画反映的时代、国别、漫画标题及反映的简单现象等,并根据漫画材料配置解读选项;二是在题干中没有设置任何提示信息,纯粹
14、是一幅漫画,要求学生根据漫画上隐含的历史信息,通过解读挖掘,判断漫画反映的历史主题或本质现象。(3)命题特点:情景新、直观性强、能力考查层次高。(4)考查能力:考查对漫画隐含信息解读、获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题型5 漫画类选择题 运用“读、定、联、判”四步法解答(1)“读”:解读漫画时空信息,挖掘蕴含的历史现象。如例题反映近代德意志代议制。(2)“定”:通过历史漫画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确定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明确其赞扬或讽刺的主题。如例题主题是讽刺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缺陷。(3)“联”:根据漫画,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知识点及解答关键要求,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如例题
15、需要联系近代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4)“判”:据题干图文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或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图文漫画和题意要求,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寓意,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如例题解读漫画,运用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分析判断。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 题干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目的。由题干里面的“蓝影”标志,可知它涉及到新政里面的工业措施。再结合漫画里面的“雇工”和“
16、雇主”。可知答案为D项。答案 D(1)材料来源:中外历史上的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2)命题特点:试题新颖直观、信息内涵丰富、能力层次高、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3)考查能力:考查空间想象、读图获取信息、联系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型6 地图类选择题 一般分“读图、关联、判断”三步解答(1)读图:通过对图中自然地理名称、政治地理名称及变化,经济和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及变化等反映的信息来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物、历史特征或形成原因(一般要从历史事物的
17、名称变化、历史事物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三方面来思考)。如例题就是反映民主革命时期的战争形势图。(2)关联:依据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有效联系。如例题可从图中标注的“广州、武昌、南京、上海等地”以及路线变化图,可知反映的是北伐战争,迁移相关知识思考。(3)判断:据图信息,关联与图相关的知识,依据题目要求,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2014山东文综,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解析 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重大历史事件
18、主要发生在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故B项最符合题意。答案 B(1)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如本题就是这种类型;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用到历史概念。题型7 概念类选择题(2)命 题 特 点:题 干 中 常 见 的 提 示 语 有“内 容 是”“标 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
19、果倒置等。(3)考查能力:主要是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如例题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解答。(2)本质定性法: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3)时空定量法: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2015广东文综,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个国家的货币拥有与黄金比价固定的特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货币是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特殊地位,因此D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元的特殊地位”无关,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答案 D(1)命题特点:考查历史事件、
21、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的选择题,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历史知识的联系。(2)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3)考查能力:考查因果关系的辩别及分析能力。题型8 因果类选择题 运用“辨、联、释、判”四步法解答(1)“辨”:注意审题,辨析试题考查的方向,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
22、系,同时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2)“联”:根据题干,关联主干知识,确定考查的主要角度和题目要求。(3)“释”:阐释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4)“判”:一是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二是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而主观意识则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
23、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根本原因”限定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导致其失败,故D项正确;A、B和C均不是根本原因。答案 D(1)命题形式:比较类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 常 用的提 示 语有“不 同”“相 同
24、”“共同”“相似”等。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形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 处”“相似之 处”“最 大 的不同 点”“最 根 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形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如例题属于隐形比较型选择题。题型9 比较类选择题(2)命题类型: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如例题属于“求同型”。(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判断历史现象及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1)审读题目类型:首先弄清题意是“求同型”还是“识异型”,运用不同解答思
25、路解答。一般说来,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也称排除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如例题属于“求同型”,需要运用反例法解答。(2)明确比较对象:找准比较角度,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如例题就需要分析比较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性质、特点及影响回答。(3)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如例题需要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原理,分
26、析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2012山东文综,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解析 本题隐性考查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共同点的比较。解答此题关键:一要注意理解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影响;二要解读题干中“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的提示,紧扣解答要求,逐项分析作出判断。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都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政治确立
27、有着重要影响。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的权威,否认教会和教士在信仰中的中介作用,强调个人自由;启蒙运动反抗封建专制权威,强调个人自由,崇尚理性,重视法治,保障民主制度。B、C、D三项仅属于启蒙运动,A项是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共同点,故选A。答案 A(1)命题形式:一种是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备选项给出对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一种是题干给出评价,判断备选项得出与该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2)命题特点:大多与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以新材料设置新情境,以新的思维角度设置新问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
28、史人物、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结论等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题型10 评价类选择题(1)推理反证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论证,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2)信息简化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答案。(3)史论结合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和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个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
29、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解析 秦汉时期,军国大事“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但事先已经群臣议定过,说明皇帝决策时进行了集思广益,故选D。“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军国大事决定权归皇帝,并非“最终由朝臣议定”,排除A、C;材料中宰相只是起到“领衔上奏”的作用,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答案 D(1)命题形式:围绕主题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而设置的主观类问答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题
30、递进式材料解析题,即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主线),运用图文材料,逐层次设置问题进行考查,也可能是自古至今的逐渐演变趋势的考查等;一种是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即围绕一个主题考查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相互联系及影响;或是围绕一个主题将中外相似的历史现象或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链接考查。如例题属于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题型11 历史主题类非选择题(2)命题特点:主题递进式材料解析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主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反映历史现象缺乏递进性;通过主题进行发散辐射到该历
31、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诸多方面;或者是中外同类知识的链接考查。如例题考查中外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3)考查能力:主题递进式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分析、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1)主题递进式材料解析题:第一步:紧扣主题,注意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
32、直接的答案。第二,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顺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2)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第一,依据材料信息,围绕主题,准确判断和迁移所学知识。根据主题涉及的问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其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第二,根据材料反映的现象,运用全球史观,适当进行中外链接,将中国的历史现象置于世界大背景中分析理解认识。第三,紧扣考查主题,注意历史现象发生的阶段特征,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例题就属于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需要注意中
33、外知识的链接,从不同角度思考回答。(2012广东文综,38)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据
34、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宏观审题,明确主题 考查主题 近现代中外社会生活的变化 主干知识 新航路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及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 第二步:仔细审题,审读材料 第(1)问 第(2)问 第(3)问 审设问 历史背景(材料叙述的现象)是什么(旧工业)
35、联系(旧工业衰落与工业革命)原因(材料所述现象)、历史原因(中国产品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时间 16、17世纪 晚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05年底 关键信息 欧洲;美洲;西班牙胡椒、荷兰人的功劳 旧工业衰落;生活品“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 第三步:关联知识,组织答案 第(1)问 第(2)问 第(3)问 主干知识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工业革命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美关系的变化、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的改革开放 解答思路 据材料,迁移所学回答措施;从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影响回答 紧扣时间信息,结合
36、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回答 迁移所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原因;第二小问,结合21世纪中美关系、世界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回答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命题形式:将历史文字
37、材料、图片、表格混合在一起,作为命题载体的题目,极个别出现纯图表型材料解析题。这种试题引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史料或当今的历史评论、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表格等。(2)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解读历史图片、表格,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评述论证问题的能力。题型12 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1)有效解读信息:解答图文混合型材料解析题,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历史图片、表格的有效解读。所谓有效解读,就是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字、图片、表格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从文字材料、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可以参照选择题题型中“史料主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图文型非
38、选择题要求把所获得的信息转化成为文字答案,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要更高。(2)灵巧图文转换:解读图表时,注意图表蕴含的时间、地点、历史人物或现象,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包括历史阶段性的发展状况与特征、现象与本质、因果关系、内在联系等方面。(2015四川文综,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
39、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解题思路 第一步:明确题目设问,审读图文信息:本题主题为明清时期的中外交流与联系。材料一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旧世界与新世界的交流”;材料二主要是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第二步:关联主干知识,
40、组织归纳答案:第(1)问解答紧扣“交流与联系”主题,迁移新航路开辟,从新航开辟的相关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两个角度来解读作答。第(2)问,解答材料一、二美洲农作物的特点及交流,迁移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等知识,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1)命题形式:以两则以上同一空
41、间、不同时期相似历史现象或者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对照、比较,分析背景,判明异同,评论得失,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探究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的一种题型。(2)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论证、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型13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运用“审读、判点、比较、归纳”四步法解答(1)“审读”:阅读题干材料,明确材料叙述的历史现象或主题,确定求答方向。(2)“判点”:根据设问,阅读材料,设置两个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点,分析其异同点,注意后者对前者继承与发展的要点。(3)“比较”:从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性质
42、、影响、评价等方面寻找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4)“归纳”:根据图文信息,紧扣设问,关联所考主题知识,归纳符合题意的答案。(2012山东文综,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
43、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读题干材料信息及设问:(1)据题头信息可知考查主干点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2)材料信息:材料一信息: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新经济政策;材料二信息:罗斯福遭抨击为“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材料三信息: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二步
44、:关联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关联主干知识“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迁移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举措,对比分析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的改变。第(2)问,关联主干知识“罗斯福新政”,迁移罗斯福新政举措,从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与保护工人、农民等下层民众利益的角度说明抨击依据。第(3)问,关联主干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分析,特别是结合材料从计划、市场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分析,说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利与弊。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
45、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命题形
46、式:命题者运用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判断材料中的几种观点(支持哪一种或者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论证。试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提出评分参考意见。命题特点:一般标志性语言有“评(析)的观点”“谈谈对的认识”“阐述对的认识”“结合材料及所学,论证的观点”。考查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论证问题的能力。题型14 观点评述(评论)类非选择题(小论文类非选择题)(1)审题确定观点:阅读试题材料,概括归纳材料的观点,学生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对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观点作出判断。如本题解答的主题观点是评析(近代中国)“冲击反应”模式。
47、(2)运用相关理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观点。如本题可采取辩证观点、重点论等观点解答。(3)关联评述论证:解题时,从历史角度出发,注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有理有据;要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尽量围绕材料观点的判断,达到论点新、角度新,评论、论述恰当好处。如本题需要关联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相关史实。(2015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
48、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题思路 第一步:宏观审题,明确主题 考查主题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求答方向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公式进行探讨 主干知识 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步:仔细审题,审读材料 时间 近代以来 信息观点(1)公式
49、: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2)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第三步:关联知识,组织答案 主干知识 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思路 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略)评分标准 论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一等(129分)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