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二十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剖析(po)供职(gng)广袤(mo) 一应俱全(yng)B契机(q) 压轴(zhu)剽窃(pio) 以讹传讹()C精髓(su) 鬈曲(qun)毗邻(p) 强人所难(qing)D模块(m) 谄媚(chn)调研(tio) 差强人意(c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怀柔错谬鸡尾酒嬉皮笑脸B廓清 聪慧 联锁店 积羽沉舟C貌像 揪心 唱双簧 前赴后继D陌路 惊悚 霓虹灯 放任自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青年演员蔡蝶在近期播出的两部电视剧锁梦楼和雳剑中,塑造了性格上南
2、辕北辙的两个角色,表现出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好评。B选择出国留学需要深思熟虑,瞻前顾后,既要考虑所选学校的国际排名,也要考虑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更要顾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C现在的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当作清规戒律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D网络语言离开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受众,就可能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传统媒体和政府机关要谨慎使用网络用语,以免让人不知所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2年是国际“大选年”:奥巴马不但顺利连任,普京也不出意外再度出山,安倍晋三更是强势当选,而最引人眼球的是朴槿惠力挫群雄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任女总统。B法新社援引李克强“
3、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C去年,联合国难民署宣布将2012年“南森难民奖”授予索马里难民教育活动家哈瓦亚丁穆罕默德,以表彰她这些年来为索马里难民所做的“杰出的、鼓舞人心的”人道主义。D虽然由于摔跤项目意外落选下届奥运会而使国人引以为豪的羽毛球项目躲过一劫,但羽毛球项目要真正立足奥运大家庭,关键还在于体育总局是否具有正确的态度。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新雨山房记明宋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
4、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
5、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注 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炮,此处泛指兵器。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饫饱歌乎:吃饱喝足后歌啸。歌以发我:歌啸以引发我的兴致。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6、,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诸暨被兵特甚被:遭遇,遭受B自古极治之时 治:治理,管理C至今郡县屡辟之 辟:征召,征辟D环艺左右 艺:种植,栽种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邑士方伯修为余称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仁杰尚歌以发我 作师说以贻之C仁杰其试为之 山原旷其盈视D未之见 末之难矣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战,给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B张仁杰在易代之后,无意出来做官,只是写诗作文,自得其乐,作者有心与之唱和来歌颂太平之世。C作者认为世事可以以小喻大,一人一室的兴废盛衰,亦可见社会的治乱和百姓
7、的劳逸,而古往今来世之大治,都得益于帝王贤臣拨乱反正之功。D本文寄寓了作者渴求战后朝廷清理废墟、政治清明、生民安居自足的美好愿望,文中歌颂“成周盛时”的景象,其实是对本朝的不良政治风气提出的委婉批评。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然 可 以 占 世 之 治 乱 人 之 劳 逸 非 徒 然 也 方 兵 戈 之 殷 人有 子 女 金 帛 惧 不 能 保 虽 有 居 室 宁 暇 完 葺 而 知 其 安 乎?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4分)译文:_(2)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3分)译文:_三、论语选
8、读(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1)“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0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的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答:_11结合第二段材料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答:_训练二十1C解析 A剖(pu);B.剽(pio);D.调(dio)。2A解析
9、 B项,“联”应为“连”;C项,“像”应为“相”;D项,“留”应为“流”。3B解析 A南辕北辙:比喻目的和行动相反。此处使用对象不当,不能用来形容人性格相差很大。B.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此处取第一个义项。C.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褒贬失当。D.不知所以:不知什么缘故。不合语境,此处应用“不知所云”。4B解析 A词序不当,“不但”应放在“奥巴马”之前;C.成分列缺,“人道主义”后应加上中心词“贡献”或“工作”等;D.两面对一面,“真正立足”和“是否具有”不一致。5B解析 治:太平。6B解析 A介词,对/介词,被;B.都
10、是“来”的意思,表目的;C.还是/代词;D.代词,指“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代词,指“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7D解析 D本文没有“对本朝的不良政治风气提出的委婉批评”。8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9(1)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儿停歇。(“恃”“藩篱”“无虚时”、句意通顺各1分。共4分)(2)等到战事平息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草瓦砾,建造房屋十多间。(“靖”“夷”、句意通顺各1分,共3分)参考译文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江义乌)接壤。国家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
11、诚的伪吴政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限上。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儿停歇。所以诸暨蒙受兵祸最为严重,高大的屋脊、巨大的房屋(被)烧为瓦砾和灰烬,竹子、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百姓畏惧兵祸之害,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而不敢居住。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现在国家已经平静稳定十多年了,百姓都安居乐业,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之时的景象的,不过没有见到。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在战火中毁坏了。等到战事平息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
12、草瓦砾,造房屋十多间。(他在房屋)旁边种植了数百根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这些都是)沿着宅院周围栽培的,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在室内。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赴任,长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希望我能够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一所宅院的兴和废,是一件很小的历史事件,但可以从中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并非没有根据。当战争正值惨烈的时候,人们虽然拥有儿女、财物却担心不能保全,即使有供居住的房舍,难道会有时间来维护修缮,并体会住在某中的安适吗?军队需要征缴粮草,整天呼喊着缴纳的
13、人站满了门庭,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呢?现在张仁杰能够在一个房子之中活动,来观察时事事物的变化,穷尽性情的安逸,谁能使他得到这种生活呢?不正是在上位的人铲除祸乱使天下重归安定太平(才让人他过上这样的生活吗)?自古以来极太平的时期,贤能之士得以在朝廷之上发挥其才干,田间的百姓能安于下位但不知这种政局从哪里得来。但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歌啸吟咏,整饬有序地自然写成文章,成就了周朝鼎盛时期的诗章,就是这样的。现在怎么会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还是尝试着去做吧。我改天从南边归来,驾着小车经过诸暨的北门时,会寻找种有竹子的人家去拜访你的呀。张仁杰先生还能歌唱着来激发我的情感,我会击缶来与你唱和的呀。10礼乐治国。(礼乐教化)(2分)11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在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同时,也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安定。(1分)另外,又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1分)礼与和的关系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即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