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32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七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课后达标检测18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达标检测18学生用书单独成册第18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浙江嘉兴高三摸底)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ABC D 解析:选B。本题

2、关键是要审题,因为题目所给选项都是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说法。但是关键看作者说的这段话是怎样来看待五四运动的。从材料中的“爱国热情”“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可以看出是从民族意识和思想解放的角度来评价,故选B项。2.(2015合肥模拟)右图是一幅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它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特点()A由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B工人阶级是运动的领导阶级C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D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特点的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工界”“商界”“学界”一起共诛卖国贼,说明了运动由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3(2015福州八县高三联考)陈独秀说:中

3、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指出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解析:选C。材料中“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说明中共二大依据国情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的实际革命需要,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项与题意无关,D项出现于中共三大上,均排除。4(2015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

4、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使用代入法,即将选项的时间代入图一、图二中,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是否符合题意。1921年和1922年是中共成立初期,应主要是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呈现的应是上升趋势,A项排除;1927年至1928年,处于国民革命末期和国共十年对峙初期,结合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以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史实,B项符合题意;1937年至1938年,是抗战初期,应呈现增长趋势

5、,图二中a年下半年图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9年至1950年,处于解放战争胜利阶段,党员人数也是呈现上升趋势,图二中a年下半年图示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5(2015成都模拟)国民党曾经盛赞共产国际和苏联“团结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国家的被压迫人民,领导着他们为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剥削而进行斗争”。国民党此举意在争取苏联()A支持国民革命B协助收回东北主权C援助抗日战争D制衡美国全球霸权解析:选A。注意材料信息“共产国际和苏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排除B;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寄希望于英美等国的援助,排除C;共产国际于1943年

6、解散,美国企图夺取全球霸权是在二战后,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依附于美国,排除D;国民革命即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积极支持中国革命,故选A。6(2015眉山高三一诊)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列宁领导苏俄时期推行了新经济政策解析:选C。历史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依据;历史观点是在研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的认识。结合以上分析,属于历史观点的是C项。7(2015乐山模拟)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

7、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表现。的提出是在1922年,而大革命失败是在1927年,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含的选项;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遵义会议;是这一时期共产党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因此正确。故选C项。8(2015济南

8、模拟)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A全面抗战开始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解析:选B。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时间上排除A;1935年日本不断加快侵华步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蒋介石作了上述演讲。9.(2015广元高三诊断)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

9、的合影,这成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如何坚持抗战B建立何种国体政体C决定实行土地改革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选B。联系史实进行分析,此照片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拍摄的,此时抗战已经胜利,故A项错误;C项中实行土地改革,而国民党从未实行过土改,C项错误;D项开始于1935年,此照片摄于1945年,故错误。10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析:

10、选C。八七会议于1927年在汉口召开,故A项错误;中共找到正确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于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故D项不符合史实;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解决了党内问题的是遵义会议,故C项正确。11(2015河北冀州高三摸底)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和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20世纪初,一位华人学者看见一份历史资料上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你认为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能是()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中国人民站起来

11、了 D大陆沦陷解析:选D。1912年为民国元年,可推出民国三十八年应为1949年,这一年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A项指1945年抗战胜利,B项是在1947年,时间均不符合,排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可能使用民国纪年,故排除C项。本题选D项。12(2015福州八县高三联考)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

12、D。材料中“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的是民族的独立,“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说的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据材料分析,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所以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2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

13、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

14、位。(10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10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的道路。第(1)问要求对比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道路,从材料分析可知毛泽东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以农村为中心,而李立三则提出以城市为中心;毛泽东提出的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而李立三的城市中心道路最终失败。第(2)问先分清两次大的反复中的错误,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中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王明“左”倾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是如何改正的即可。答案:(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15、道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左”倾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西安事变”后,中国

16、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民族抗战转折。14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朝代都很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丰富的史学遗产不仅为人们学习历史、把握现实提供了便利,同时更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民族主义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思来者”。汉书司马迁传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材料二我们党反复强调全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毛泽东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

17、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告诫全党:“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据光明日报:论史学遗产与爱国精神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多数朝代都很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的原因。(4分)(2)优秀民族精神往往可以从优秀历史人物的身上表现出来。从材料一中两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哪些民族精神?(8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学习历史中将自身的成长与中国历史发展联系起来的。(1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史学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8分)解析:

18、第(1)问是“结合所学知识”的外延型试题。根据史实进行概括,比如论证王朝更替的合理性;歌颂本朝的功绩;以史为鉴等。第(2)问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是司马迁和林则徐。虽然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但身上都有许多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司马迁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林则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第(3)问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对历史的认知精神和在反思中进步的优秀品质。结合近代以来所走过的革命历程和建国后的积极探索过程,我们可以将每一次历史的挫折和新道路的探索与选择加以联系并阐述出来。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从史书对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明的记录,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等方面来回答。答案:(

19、1)原因:论证王朝更替的合理性;歌颂本朝的功绩;以史为鉴。(答出两点即可)(2)司马迁:强烈的经世意识;浓烈的忧患意识;身残志坚、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答出两点即可)林则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抗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情感。(答出两点即可)(3)中共吸取中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和共和国方案失败及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受挫的教训,并在与党内“左”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共也由一个革命政党上升为执政党,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共产党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做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也进入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4)积极作用:史书对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明的记录,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史学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及其对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为中华民族统一的道德观、历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