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六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2)人命危浅,_。(李密陈情表)(3)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其五)(4)歌台暖响,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5)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2根据要求在下面空缺处填上相应的文字。(2分)羊丢了才想起来修理羊圈,虽说“未为迟也”,毕竟不如把功课做在前面,事先把羊圈建得结实,并时时检查,及时补漏。正所谓“亡羊补牢”,不如“_”,一定要把不安全因素( zh)_在萌芽状
2、态。(1)请在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_(2)请在处根据拼音写词语:_3下面文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日前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就几乎哽咽。这是他首次应北大“官方”邀请回校,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大约在10年前左右,他曾因“北大学子卖猪肉”而引发社会争论,甚至遭到批评。(1)序号_,修改意见:_。(2)序号_,修改意见:_。4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出对话的内容。(2 分)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
3、同?”母亲答:“_。”到了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坚持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可以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不同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2013年3月8日,某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景区大门口竖起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我免全家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日下午6时,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
4、50 字左右。)答:_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山北写望林逋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注】。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注】 翠微:青绿色的山气。(1)“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2分)答:_(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4分)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登快阁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知吉
5、州太和县时。痴儿:作者自称。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答:_(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答:_训练六1(1)锲而不舍(2)朝不虑夕(3)心远地自偏(4)春光融融(5)山河破碎风飘絮(6)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未雨绸缪(2)遏止解析 处要填写的成语,意义应与“亡羊补牢”相反,“亡羊补牢”意为“事后补救”,因此所填写的成语要能表达“事先防范”的意义。处“遏止”意为“阻止、制止”,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声调符号,不可错写为“遏制”。3答
6、案 (1)句号应放在引号内(2)“大约”“左右”去掉一个解析 判断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主要看引用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还是一个成分(短语),由于第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而第句的语病较容易判断,属于语义重复。4答案 示例: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种颜色太单调,所以创造了很多颜色,让世界缤纷,让大家能相爱。解析 出租车司机在解释为何不收车费时所说的“不同,是为了相爱”,对于补充对话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考生组织的答案,只要包含这一意思,都应视为正确答案。5答案 示例一:“给父母磕头免门票”有助于尊老敬老社会风气的形成。首先,现代的不少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和小家庭,经常没有时间陪父母,景
7、区这一活动给子女搭建了一个表达敬意的平台。其次,这一活动还提醒子女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还要经常带长辈出门转转。最后,这一活动传递的是正能量,即便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仍利大于弊。示例二:爱心和孝道不能以是否磕头来衡量,更不能拿免门票来做交易。首先,给父母及长辈磕头,只是表达孝心和孝道精神的一种方式,晚辈磕个头并不代表就是孝子,就有孝道精神。其次,孝行是可以被引导的,但绝对不是被要求或被利诱出来的。真正的孝,是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的日常行为,而绝不是为免除门票的偶然为之。(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题干的要求较为宽泛,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可以有许多种,为了避免泛泛空谈,考生最好先确
8、定一个较容易入手的评论对象,然后再用一个简明的句子表明态度。在本题材料中,可以作为评论对象的有“风景区”“磕头表谢意”“门票作奖励”等几个方面,从阐述的难度看,后两个比较容易组织答案。6答案 (1)观点:山北晚景应是连图画也难以描绘的。情感:对山北晚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尾联写“一曲横笛”惊飞了“蒹葭”中的“白鸟”,以动衬托出山间的宁静,并与前两联的“飘黄叶”“湿翠微”等照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幽美、闲适的山居图,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解析 第(1)题要求概括“观点和情感”,其中“观点”指的是对“山北”之景的评价,即如“图画”那么美。而“情感”则应当是由
9、观点而引发的个人心理反应,即喜爱之情。第(2)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技巧的赏析,艺术手法的名称已在题干给出,考生要回答的,主要是“动”和“静”所对应的具体内容,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本题的难点在于,尾联所描写的“笛”声和“鸟飞”,都属于动景,甚至连“蒹葭”也因“鸟飞”而带上了动态,因此,其所衬托的静景,只能从前几联中寻找,这也就是题干要求“结合全诗”的原因所在。7答案 (1)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亮。)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轻松欢快的心情。(
10、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暗示了诗人希望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从颔联的写作内容看,这两句都是写景,因此,本题的难点在于准确地解读出景中所寄寓的情是什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仅仅考虑颔联,应当结合全诗,尤其要结合首联对登临原因的说明和尾联对心态的表述。第(2)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答题时,既要关注“归”字的提示,解读出“归隐”的情怀,也要借助“白鸥”这一意象,结合注解,解读出“追求自由”的隐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