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有关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等。狭义:简要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又称“消息”。新闻文体特点 真:真实性 快:及时性 新:内容新,形式新 活:表现形式灵活新闻结构 标题:正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正标题: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副标题:位于正标题之后,用事实对主标题进行补充(次要事实/对主事实续报)或解释。主标主标主标引标主标副标主标新闻结构 导语:在新闻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
2、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无固定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交代事件的结果,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新闻结构新闻要素 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何果(how)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学习目标 1、理清新闻结构 2、掌握关键语句的含义 3、回顾历史,体会民族自豪感 理清新闻结构:导语 主体 结语文章结构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承载游轮离开香港。主体:(第210段)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场景和背景。结
3、语:(第11段)概括英在港统治的开始和结束。据新闻主体部分里面的关键时间及对应的事实,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事件4时30分4时40分晚6时15分7时45分子夜时分0时4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第一次降旗)彭定康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英国海军降旗仪式(第二次降旗)中英香港交接易帜(第三次降旗)“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一场景:4点30分,降下港督旗帜;4点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二场景:6时15分,告别仪式;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将永远不再升起的港督旗。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第四场景: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探讨
4、:结合文章语境,思考三次降旗仪式各有什么意义?第一次:从今以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标志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三次: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英国:日不落帝国 日落: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永远都不会”“最后一次”“最后一分钟”“最后一次”“第一分钟”视频 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情?找出文章背景部分,并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4、7、11段 如何理解“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5、的陈迹”?“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久地成为过去。“这座古典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时间为何具体到“零4天”?精确到具体的时间,既写出我们铭记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史,也写出中国人为之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更是对香港回归到期盼。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1)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
6、”号黯然从海上而去。2)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指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的开始;“从海上去”指中国香港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精确的记载,虽然只是记录一天的事,但是历史跨度,容量大,感受到一种历史内涵。标题 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何含义?“别了”告别的意思,“不列颠尼亚”号是一艘英国皇家游轮,同时,“不列颠尼亚”是大英帝国的全称,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别了“不列颠尼亚”有着象征意义,象征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一雪前耻。占李莎被追授“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8字。本报讯(记者刘惠通讯员周斌)近日,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作出决定,追授占李莎“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月16日,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李佳国一行在我市见义勇为促进会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高新开发区团山镇,看望慰问了占李莎的父母,送去荣誉证书和奖金1万元、抚恤金3万元,高度赞扬了占李莎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