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第十一单元第28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福建泉州二模)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法律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出现了最著名的盖尤斯、伯比尼安等五大法学家。他们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说明罗马法()A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B具备了灵活性C追求司法的独立性 D在争鸣中发展解析:选D依据题干可知,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学派,表明罗马法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在争鸣中得到发展,故选D项;材料不是强调罗马法是否形成完整体系,且罗马法体系化
2、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A项;灵活性是指罗马法克服了形式主义的弊端,题干无反映,排除B项;题干提及法学家解释法律,未提及法律的受控问题,排除C项。2(2019届福建厦门二模)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A简化了司法程序 B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彰显了契约精神 D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可知案件发生后,如果协议和解,即双方已经达成了契约关系,如果当事一方反悔之后,“债务人可以拒绝”,说明“和解”彰显了双
3、方的契约精神,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并非司法程序问题,排除A项;题干没有述及“和解协议”的强制性,排除B项;题干中“和解协议”的前提是双方都认可这一决定,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和解协议”都能成为议决案,排除D项。3(2019届广东汕头三模)古罗马时期,参与宴饮的贵族各就其位,座次往往是按照地位高低进行排列的,提供的饮食也有区别,尊贵者“吃比目鱼”,地位低者面前“只有普通的淡水鱼”。这反映了()A罗马法维护贵族的利益B古罗马公民权利并不平等C罗马共和制逐渐被破坏D中国文化逐渐传播至罗马解析:选B材料信息表明,古罗马时期,即使同为贵族但因为地位的不同在参加宴饮时也会受到不同
4、的待遇,尊贵者享有被优厚对待的权利,而地位低者则享受不到这种权利,这说明古罗马时期公民的权利并不平等,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当时的一种社会习俗,这跟罗马法律无关,排除A项;共和制是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材料并没有论及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罗马本国的事情,并没有体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信息,无法得出中国文化传播到罗马,排除D项。4(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摸底)恩格斯指出,“另一类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据此可知,恩格斯认为()A罗马法
5、已消灭了阶级压迫B法学家对罗马法的贡献大C法律有力维护了帝国统治D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法学家“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这说明法律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即法学家所制定的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故选D项;题干中述及的是等级差别的取消,而非阶级压迫的消灭,排除A项;罗马法是由法学家制定的,法学家的贡献非常大,但这不是题干主要的论述点,题干主要论述的是法学家为统治者制定了能够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法律,排除B项;罗马法对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这不是题干主要的论述点,题干主要论述的是法学家为统治者制定了能够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法律,排除C项。5(2020届河南九师
6、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9条规定:“夜间在快要熟的庄稼地放牧的,或收割此类庄稼的,如为适婚人,则判死刑,吊在树上祭谷神”;同表第10条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出森严的阶级性和等级性B刑罚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C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和报复性解析:选D材料“吊在树上祭谷神”体现了罗马法的宗教性,“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体现了罗马法以其人之道还之彼身的报复性,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阶级性,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罗
7、马法的刑罚很明确具体,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关于罗马法刑罚的,没有体现其对奴隶主利益的维护,排除C项。6(2019届安徽芜湖三模)“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材料说明了罗马法()A程序严谨体系缜密 B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转型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推动新的生产关系产生解析:选B材料“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说明适应了新的社会经济转型,故选B项;材料“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
8、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后果”说明的是罗马法在奴隶社会的局限而不是其程序严谨体系缜密,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排除C项;材料“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于罗马法产生作用之前,排除D项。7(2019届河北石家庄二模)古代罗马某一时期,初步司法程序由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执掌,通过初步程序,诉讼当事人确定“争执要点”,即拣出需要审理的问题。随后,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见,这一时期古罗马()A法律程序繁琐且过于注重形式B讲究法律实践的公开、公正
9、C严格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实施具有主观随意性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以得知最后的法律判决不是执政官个人的意见,而是公开、公正的结果,故选B项;题干主要述及法律判决的过程,没有涉及判决的形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会严格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C项;题干主要述及法律审判的公正、公开,而不是其审判的主观随意,排除D项。8(2019届广东汕头模拟)下图为罗马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这说明,罗马法()A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B比较注重法律程序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法
10、律体系比较完整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人法”“物权法”“继承法”“诉讼法”可知,罗马法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故选D项;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公民的利益,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包含的内容体系而非具体的法律程序,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法律体系而非其核心内容,C项错误。9(2019届山东济南模拟)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A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B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C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D
11、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西塞罗认为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一致,这说明在罗马法中蕴含着自然法的原则,故选C项;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不是“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没有谈及其适用范围,B项错误;题干没有论述雅典法律的内容,故D项错误。10(2020届河北邯郸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强暴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固定罚金的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罚金数额作出不同的判定。材料表明当时罗马()A裁判官可以随意解
12、释法律B注重保护平民利益C法律随着社会发展而调整D法律体系已经完备解析:选C题干“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罚金数额作出不同的判定”体现了对受害者权利的维护,这说明罗马法能随着社会发展而调整,故选C项;裁判官“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作出判决,而非随意解释法律,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出受害者是平民还是贵族,排除B项;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排除D项。11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与异邦人之纠纷,其不囿于传统立法束缚,以公平、正义理念审理纠纷,形成了罗马法的一部分。外事裁判官的设立()A基本放弃了传统公民法B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C
13、平衡了贵族和平民矛盾D直接推动罗马法体系形成解析:选B据题干时间可知,公元前242年接近万民法的颁布时间以及外事裁判官的职责来推断,B项正确;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是在公元212年的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A项错误;平衡贵族和平民矛盾的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建立是6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D项错误。12在古罗马,法学家提供法律服务所要获得的并非金钱而是政治援助,“对某些工作而言,收取酬金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然而,如果到法庭请求支付酬金,却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说明古罗马()A法学家商业意识淡化 B法律与政治关系密切C法学家纯粹为公共服务 D法律的社会普及度高解析:选B
14、题干“法学家提供法律服务所要获得的并非金钱而是政治援助”说明法学家追求的是政治权益,强于经济权益,所以说“法律与政治关系密切”,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湖北公安月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
15、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攻击。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前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一并
1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国“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其目的主要突出阶级性,从维护新兴阶级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入手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贵族获得的利益是制定法律的权力,而平民获得的利益是审批法律的权力。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主要是双方斗争的对象不同,即郑国“铸刑鼎”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和奴
17、隶主阶级的斗争,而十二铜表法反映的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答案:(1)背景:春秋末期,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贵族垄断法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礼治秩序趋于崩溃;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目的:与礼治秩序决裂,提升刑法的地位;巩固郑国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2)利益: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他们通过将法律编订成明确的条文,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差异:郑国“铸刑鼎”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
18、性质的法律。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帝国时代秦汉帝国(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汉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氾胜之书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
19、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务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如秦汉实行郡县制,罗马帝国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罗马帝国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罗马帝国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等。其次,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明晰论证观点,如古
20、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所确定观点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特征: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阐述: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均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帝国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都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示例二特征: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阐述: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二者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二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以防御外族的侵扰,维护帝国的统一。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反映了第一帝国时代东西方帝国的实力,又维护了帝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