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月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表示B若的量减小,则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生产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可用表示,A正确;分解者能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泄物及遗体残骸,因此的量减小,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B错误;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
2、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不可用表示,C错误;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D错误。2(2020吉林乾安七中月考)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C)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等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小囊虫发出的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均属于化学信息;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3(2020山东济南开学考试)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
3、述不正确的是(A)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4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
4、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项正确。若乙的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项正确。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项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项错误。5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5、)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B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C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实现了循环利用,不需要向田间施用化肥D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解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A项正确;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项正确;在该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所以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且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D项正确。6(2020湖北黄冈中学等八校联考)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相同,而光照条件不同(见下表)。
6、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D)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无。AA瓶中的所有生物组成食物网,而B瓶中所有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B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源头C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只是因为缺乏食物D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稳定状态解析:A瓶中的浮游动物捕食浮游藻类和水草,组成了食物网,且A瓶中的分解者不参与食物网的组成,B瓶中所有生物不一定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B错误;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
7、低是因为缺乏阳光,C错误;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7(2020江西南昌模拟)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B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D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图即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解析: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冬季等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A正确;碳循环是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运动,即通过a的吸
8、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可实现碳循环,B正确;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朝复杂化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C正确;由于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植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即使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题图也不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错误。8(2020广东佛山七校联考)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9、,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解析:蚯蚓和草菇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A错误;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故B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有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之分,故并不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9(2020辽宁五校联考)在某牧场生态系统(假设食物链为草羊狼)能量流动过程中,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a,羊粪便中的能量为28%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6%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羊同化的能量为72%aB用于羊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6%aC羊流向
10、分解者的能量为28%aD若草固定的太阳能为X,则从草到羊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a)/(25X)100%解析:羊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其同化的能量,A项正确;羊的同化量(a28%a)减去呼吸消耗量(46%a)就是羊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6%a),B项正确;用于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进入下一营养级,另一部分最终进入分解者,C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即(72%a/X)100%,D项正确。10(2020湖北八市联考)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因争夺生存资源(竞争)而消耗;避免捕食者的捕食所需;繁育后代分配比例的四种
11、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解析:演替早期,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充裕的,所以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和用于避免被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较少,用于繁育后代所消耗的能量较多,因此情况甲最可能代表演替早期的一般情形,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变大;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过程越激烈,浪费的能量
12、就越多,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生物体(除最高营养级)的同化量应包括自身的呼吸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后者又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等;由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考虑引入捕食关系的动物,使其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而达到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的效果。11(2020中山模拟)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B)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并且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
13、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解析:图甲中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a在碳循环中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者也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CO2;冬季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植物吸收CO2的能力降低,且煤、石油的燃烧量增加,导致冬季CO2浓度升高;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略有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12(2020靖远模拟)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
14、。在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会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C)A会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B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会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既可来源于生物群落,又可来源于无机环境解析:根据题意分析,信息传递能影响扬子鳄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未涉及自然选择;题中只涉及扬子鳄一种生物,因此没有体现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来自生物种群
15、,未说明来自无机环境。二、非选择题13(2020重庆高三诊断)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示意图和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 g,最多需要草4_600 g。(2)甲图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乙图中,若D是分解者,则5过程是化石燃料燃烧。(4)乙图中,物质
16、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分析甲图可知,蛇与鹰都捕食鸟,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所以蛇与鹰间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已知鸟的食物中60%来自草,则鸟的食物中40%来自蝗虫,要求使鸟体重增加100 g,最多需要生产者的量,则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小值10%,据此可以列式:草的量10040%10%10%10060%10%4 600 g。(2)如果青蛙的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蝗虫将因天敌的数
17、量减少而先增加,达到一定数值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等因素种群数量会减少,最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3)乙图表示碳循环,图中的A为大气中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故过程5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4(2020吉林通化高三模拟)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
18、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无机环境丁、甲丙。(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增加。(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2_125kg。(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解析:(1)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
19、,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2)图1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过程。(3)图2中,若乙大量减少,则丙同化的能量增多、个体数量增加,进一步导致戊增加。(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由甲丁戊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甲103/410%10%750 kg。由甲丙戊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甲101/410%1/210%125 kg。由甲乙丙戊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甲101/410%1/210%10%1 250 kg,因此共需要消耗生产者(甲)7501251 2502 125 kg。(5)图3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应是A;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B表示,图中的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B1C1D1属于蚕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蚕沙中所含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即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