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050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3讲 求索真理的历程 知识点一 实践 知识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特别提示】(1)认识的源泉认识的途径。(2)主观认识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知识点三 真理【特别提示】“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知识点四 认识的过程【特别提示】认识运动的“循环论”和“直线论”都是错误的。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基础知识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和归宿。深化拓展 1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

3、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

4、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易错警示: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不能等同。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自己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

5、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推广引申: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是指积极的反作用),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向歧途。请做考题13 考题1(2010浙江文综,31,4分)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D 解析:本题以历史学家可以预测未来作为切入点,考查预

6、测未来的客观基础,即客观原因。表述错误,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应排除;表述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亦应排除;表述符合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哲学思想,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对规律的把握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故可以入选;表述符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而联系是客观的,故可以入选。所以此题应选C项。答案:C 考题2(2010课标全国,21,4分)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

7、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B CD 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观点错误;观点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观点错误,不能入选;正确,故选B。答案:B 考 题 3 (2010 安 徽 文 综,38(3),8分)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

8、”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

9、“低碳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观点的认知。解答此题的关键首先是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从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和分析。答案: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基础知识 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

10、权力、地位等)为转移。(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总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深化拓展

11、1正确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谬误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转化为谬误;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

12、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谬误是难免的,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谬误。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在批判谬误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和发展真理。2理解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前进的、发展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是具体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是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

13、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4)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推广引申: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请做考题47 考

14、题4(2010全国,28,4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 B C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

15、对大陆漂移说的认识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正确切题;观点错误,不能入选。故选A。答案:A 考题5(2010全国,29,4分)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AB CD 解析:本题从庄周梦蝶这个现象入手,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客观关系及认识论相关知识。材料中所含信息不涉及联系的多样性和

16、条件性,故排除;的说法是错误的,违背了主观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的哲学道理,故排除;庄周的错误在于不能确认客观决定主观,故入选。此题答案应选B项。答案:B 考题6(2010课标全国,22,4分)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

17、性的多样性 AB CD 解析:实践是促进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观点错误;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观点错误;正确,故选C。答案:C 考题7(2010福建文综,39(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生 民 之 初,本 无 所 谓 君 臣,则 皆 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

18、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答案

19、:(1)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2)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嫦娥二号”顺利升空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带着人们的深切期盼,飞向茫

20、茫太空。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但它绝非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嫦娥二号”将搭载7台有效载荷,全部由中国科学院承担研制,并仍将采用VLBI提高测控精度。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嫦娥二号”将获取更多的科学探测数据,由设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进行接收、处理、成图和科学研究。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同样由长三甲火箭发射。由于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要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象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

21、机的分辨率将更高,达到十米左右,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嫦娥工程分为三步,在实现卫星绕月之后,将是发射着陆器到月球上。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目前已经开始,将在两年内获得突破。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为二期工程积累工程经验。除了“直飞”月球外,嫦娥二号还可以使拍摄的月球图片分辨率从120米提高到10米。“嫦娥二号”顺利升空成功原因有哪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善于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嫦娥飞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很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嫦娥二号成功升空是无数航天人精诚团结的

22、结果,也是全国数以万计人员有序结合的结果。(2)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正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才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从神舟到嫦娥,体现了这一原理。(3)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我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为“嫦娥二号”成功升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量的积累,从地球卫星到月球卫星,正是我们不失时机促成事物飞跃的结果。(4)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这要求我们重视内因的作用。我国的嫦娥工程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才能够使得我国的航天成就

23、让世人瞩目。(5)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嫦娥二号成功升空正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协作,刻苦攻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结果。(6)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7)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嫦娥飞天梦想的实现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艰辛,他们吃苦、战斗、攻关、奉献,历经艰难曲折,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4、。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新的重大贡献的同时,实现了其人生价值。1“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B CD 答案:A 2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性反映 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答案:B 3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

25、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标准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AB CD 答案:A 回答主观题不要忘记分值 甲型H1N1流感病毒集中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简单地命名为猪流感是不准确的。这种病毒只攻击人类,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猪等动物身上尚未发现。中国已具备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检测、诊断能力,24小时以内就可以确诊。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说明人们有能力战胜甲型H1Nl流感疫情的理论依据。(9分)学生抽样教师评语 评分标准(1)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分)(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够促进认识的发展。(3分)方法总结 应注意“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的限定条件,应该结合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等知识点回答。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