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6815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重点是读懂故事的内容,鼓励学生反复诵读,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复习过程: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革命情怀”。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三、复习古诗三首说说古诗主题出塞一诗中,作者把秦汉以来所进行的边塞战争都概括了出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凉州词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

2、、边塞情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四、复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说说课文主题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2、少年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了触动,明白了伯父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3、少年周恩来背着伯父进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哭诉着自己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中国巡警局却不予理会,反而训斥这个女人,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让少年周恩来深深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五、复习梅兰芳蓄须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就把胡须留起来了。2.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须的用意是什么?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4、3.从梅兰芳给自己打伤寒预防针一一事可以看出什么?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人演出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打伤寒预防针的做法,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梅兰芳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民族气节。4.你觉得梅兰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梅兰芳先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六、复习延安,我把你追寻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3.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七、复习语文园地七1、复习本单元字词(1)带学生读本单元课文中带拼音的词语。(2)请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本单元的生字中那些是容易写错的,应注意什么。2、背诵日积月累。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课件、练习、教案及相关文档,只为大家提供便利。想查询更多资料可添加我们微信享更多折扣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