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植被与土壤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运用图表资料,识别主要植被、土壤类型,说明植被、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以及气候特征和植被、土壤的特征。3.运用图表,说明土壤的形成因素、主要特征。4.会解读土壤的剖面结构,认识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措施。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植被、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植被、土壤的主要特征。2.区域认知:联系图文资料,掌握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形成、分布特征。3.人地协调观:正确认识植被、土壤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人地协调。一、植被1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1)植被的分类。天然植被
2、: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2)植被与环境关系的主要表现。植被对环境具有改造作用:植被生长过程中,能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反过来,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2主要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是什么?(1)热
3、带雨林。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生态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2)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生态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
4、宜。生态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4)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生态特征:树种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5)草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地区。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时降水丰沛,草原葱绿;干季时降水稀少,草类枯黄;草原上散生着乔木或灌木。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偶见矮小的灌木。(6)荒漠植被水分条件更差。分布地区: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生态特征:以旱
5、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一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二、土壤1什么是土壤?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不同土壤的剖面构造有何差异?(1)森林土壤自上而下依次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2)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哪些?(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2)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使营
6、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3)气候其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地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4)地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
7、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4土壤的功能有哪些?(1)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3)土壤本身也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4)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5)人类种植农作物以土壤为物质基础;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5如何进行土壤的养护?(1)改良或改造土壤:如在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我国改良盐碱土和红壤。(2)注重种养结合:常用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方法。1读非洲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被类型A的名称是_,其特点是_。植被类型C的气候类型是_。(2)植被
8、类型D的气候类型是_,在南半球与它相对应的植被类型是_(填字母),该植被类型的南半球部分雨季出现在_月(代表性月份)。(3)植被类型B为_,其特点是_。E为_。(4)说出植被类型G的名称,并简述形成原因。答案(1)热带雨林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热带沙漠气候(2)地中海气候F7 (3)热带草原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散生着乔木和灌木热带荒漠(4)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受暖流影响。2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
9、吸收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和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答案(1)光合矿物质(2)气温降水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植被与地理环境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1森林森林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生态特征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
10、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茎花现象落叶阔叶林(夏绿林)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温暖,生长季节达46 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2草原草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生态特征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
11、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二、植物与环境影响因素植物形态或分布指示作用热量水平分布: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不同温度带垂直分布: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不同海拔水分湿生植物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水湿环境旱生植物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干旱环境光照喜光植物对光照需
12、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光照充足喜阴植物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光照不足土壤酸性土壤:铁芒萁、茶树、马尾松等酸性土壤碱性土壤:碱蓬等碱性土壤环境污染矮牵牛花能指示SO2污染SO2污染考向一结合景观图示分析,考查主要植被的分布及其特点读我国西双版纳森林景观图,回答12题。1实地考察发现,该地植被成层现象明显,最高的望天树有80多米,而下面还分布着多层高低错落的乔木。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该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故植被高大,种类多人类影响较小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养分多少不同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ABCD2下列地区中也能看到图示森林
13、景观的是()A东非高原 B地中海沿岸C中南半岛D墨西哥高原答案1.D2.C考向二通过示意图分析,考查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植物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 B湿润C寒冷D炎热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答案3.A4.C考向三结合区域分布图示,考查植被的分布及特点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三种天然植被的主要分布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天然植被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
14、林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6引起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自东向西逐渐升高B气温自东向西逐渐降低C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D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增多答案5.A6.C土壤的形成及特点一、不同土壤剖面的主要特点1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土壤层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土壤层特点耕作层(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15、犁底层(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二、土壤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分析1土壤的形成过程(1)土壤是在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风化作用下,养分释放与流失;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16、,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气候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地貌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
17、下,形成了耕作土壤考向一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土壤的构成及其分布特点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成分表。据此回答12题。土壤水分空气矿物有机质a30%20%49%1%b25%30%37%8%c35%15%47%3%1.上述三种土壤中()Aa土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Bb土壤分布区国土开发整治的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立体农业Cc土壤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Da、b、c土壤共同的改良途径是增施熟石灰2表中正确的排序组合及有关土壤的正确叙述是()a、b、c代表的三种土壤依次是红壤、黑土、水稻土a、b、c代表的三种土壤依次是水稻土、黑土、红壤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有
18、机质含量的多少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各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ABCD答案1.C2.C考向二结合统计研究,考查土壤的形成因素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状况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读图,回答35题。图1阴坡与阳坡土壤厚度对比图2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图3土壤厚度与坡度的关系3该山地丘陵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山东半岛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两广丘陵4下列关于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B与坡度呈正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5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少B阳坡光照好,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坡度更大答案3.B4.A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