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309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三专题八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后达标检测2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达标检测23学生用书单独成册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长沙质检)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解析:选C。从“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可看出尚未进行三大改造,正处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着手准备社会主义建设,从时间上排除A、B、D项。2(20

2、15河北邯郸一模)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二个五年计划。1949年到1952年底和1963年至1965年这两个时期未纳入五年计划的共同原因是当时()A国民经济需要恢复发展B国内局势出现动荡C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D国内政权需要巩固解析:选A。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621965年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民经济都需要恢复发展,故A项正确;19491952年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同时,政权也得到巩固,第二个时期在“文革”之前,国内局势是稳定的,政权是巩固的,故B、D项错误;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第二个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故C项

3、错误。3(2015郑州一模)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C“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D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B。由图片中“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可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故B项为正确答案,其他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4(2015成都七中模拟)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有同学为这幅照片拟了四个标题,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C“大跃进”的工业成就D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解析:选D。图示反映实景是建国初期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这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的成就。当时,“一五”计划

4、和三大改造同时并举,公私合营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A项的标志是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C项“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的,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所以D项正确。5(2015成都诊断)下面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如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等。提出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A.“三大改造”的启动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C“八字方针”的实施D改革开

5、放向纵深发展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可知应为1956年论十大关系,“制定双百方针”也是1956年,故排除A、C、D三项。该阶段应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故本题应选B项。6(2015绵阳高三诊断)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B中共重视“三农”问题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D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解

6、析:选D。A项属于客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B项应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C项中积极推进工业化客观上有利于城市化;D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过多,不利于城市化进程。7(2015成都七中高三诊断)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D工业化基础有所增强解析: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实行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这彻底打破了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A项符合题意。其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所以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

7、项与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可排除。8(2015山东烟台模拟)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总结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中的“以粮为纲”“以钢为纲”体现了“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的表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表明趋向合理,因此是对前一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

8、9“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它正确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所以答案选D。10(2015资阳模拟)“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战胜千难万险,献身国防科技,

9、送两弹一星上天,汗青立功勋。”此对联赞颂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下列对该科学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B为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做出突出贡献C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成为“向科学进军”中的一员D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解析:选D。对联赞颂的科学家是钱学森,他回国进行科技研究是建国初期,“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则是在1995年,所以D项不准确。11(2015成都高三摸底)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中共“七大”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选C。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

10、此时正是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的时期,所以答案为C项。12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乐曲随着卫星响彻宇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所以选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

11、3(2015南京高三调研)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材料二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1957196019621965钢产量5351 8666671 223粮食产量3 9002 8703 2003 89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12、,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3)据

1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8分)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注意从“心态”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此时期政治和经济形势回答。第(2)题首先分析经济发展的态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原因”。第(3)题概括“作用”,注意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答案:(1)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2)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3)历史作用:奠定物质基础;培养骨干力量;积累建设经验;提供深刻教训

14、。14(2015内江模拟)科学,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科学,我们能够管窥各国文化传统之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商朝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哈雷彗星的记录;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定的药典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李建国自然科学简史材料二“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晋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中国

15、化学家张准(1924年)材料三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成就。(6分)(2)概括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国人重视“科学本体”开始于20世纪初的什么运动?(6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成果。(6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三个时期科技发展的特色。(

16、6分)解析:第(1)题考查对古代四大发明的掌握和理解,根据题干中“宋元时期”的时间限定和“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限定,联系史实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的信息联系史实答出洋务运动的史实,再根据“20世纪初”的时间提示答出新文化运动。第(3)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根据时间限定列举。第(4)题考查概括能力,分别对三个时期的特征进行概括。答案:(1)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历史现象:洋务运动期间,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是科学本体。运动:新文化运动。(3)科技成果: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或两弹一星)。(4)宋元时期:传承文明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