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受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镇区域、流域等都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D)土地资源交通科技水资源A BC D解析: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由于深圳市的面积小,所以土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使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故本题答案选择D。2日本地狭人稠,下
2、列条件,有利于提高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是(B)资源贫乏科技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A BC D解析: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由于日本对外开放程度高,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种自然资源,且科技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因而有利于提高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中国新闻网报道,如果我国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我国人均土地、水、森林、能源等资源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据此完成34题。3目前我国的总人口并未达到17亿的主要原因是(A)A计划生育政策 B资源不足C环境质量差 D经济落后解析:由材料可知,如果我国生
3、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目前总人口并未达到17亿,故选A。4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B)A开放程度 B自然资源状况C消费水平 D科技水平解析: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其中自然资源状况为首要因素,故选B。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56题。项目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千米2)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5.青海、西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4、(C)A地势高、气候寒冷B生态环境脆弱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值判断,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缺乏;生物资源少。故C不是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选C。6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A)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自然灾害的增多A BC D解析: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自然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
5、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西藏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扩大环境人口容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78题。测算方法适宜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3457.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D)A31134
6、5 B207344C227338 D207338解析:根据木桶理论中的“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故D正确。8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不包括(A)A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镇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解析: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因此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容量;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的措施有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镇用地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B、C、D属于有效措施,A不是,故
7、选A。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20122017年常住人口总数的变化,据推算该城镇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 450万人以内。据此完成910题。92 450万人属于该城镇的(C)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自净力解析:从材料中得知,推算该城镇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 450万人以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通俗地说就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
8、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环境自净能力指的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对照定义,故本题选择C。1020162017年,该城镇(A)A常住人口数下降 B出生率上升C死亡率下降 D人口迁出减少解析:读图可知,20162017年常住人口从2 425万减少到2 415万,A对;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出多少无法从图中得出,故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9、。 读图完成1112题。1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B)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解析: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则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A不对;地球上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则使资源的使用量增多,“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B对;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则会使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C不对;图示时间段,经济呈上升趋势,D不对。故选B。1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C)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
10、球资源产出解析: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不但无法使人类使用资源的量减少,还可能加大资源的消耗,不会推后生态超载日,A、D不对;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资源量的一个估算值,它并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不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使生态超载日推后,C对。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下表分别表示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与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均值。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人均耕地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淡水 1 000平方米 1 000平方米2 000立方米/年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二:该地区现有人口6 2
11、00万,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将减少8 000千米2,新造林面积约1万千米2。(1)20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为800平方米。在科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资源是耕地。(8分)(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资源是淡水资源。有人认为未来20年内此种资源的质量可能会大大提高,试分析说明其理由和今后在利用这种资源中应注意的问题。(12分)答案:理由:因为该地区未来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会使淡水资源的质量提高;治理污染力度可能会加大,水质也会提高。应注意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治水污
12、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解析:(1)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总量/人口数。20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为800平方米。由材料中提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使现有耕地减少,由此确定影响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是耕地。(2)根据各资源现有人均资源量及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的比较再结合当地的生态建设对各资源的影响,可推知对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利用要注意节约、保护水质、季节调配等。1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
13、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6分)(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6分)(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千米2,目前已达13人/千米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8分)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
14、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解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