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161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科学备考》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配套精品试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2014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品题库试题政治1.(广东汕头2014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 象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A B C D解析 1.本题考查对民族节日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创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活动,可以集中展现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在这一活动中,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

2、的积极影响,故符合题意。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2.(天津十二区县重点校2014年第一次模拟)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A. 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C. 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 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解析 2.题意一方面表明,天津传统美食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表明,天津市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美食节,这是进行中

3、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在交流中要做到尊重多样,求同存异,故C项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 C3.(江苏南京、盐城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这说明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 B C D解析 3.题意表明,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让我们倍感亲切,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说明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故符合题意。舞蹈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则是因为其把独特的创意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故符

4、合题意。各国文化逐渐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故表述不当。题目材料没有涉及理论创新,故与题意无关。4.(天津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A. B. C. D. 解析 4.于丹的解读,是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平台进行的,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并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故符合题意。于丹的解读只所以能被老百姓所接受,则是因为采取了贴近人民群众实际,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的

5、方式,故符合题意。电视文化与传统经典文化各有其优越性,故表述不当。说法绝对化,表述不当。答案C5.(湖北武汉2014届高三二月调研)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人们的常备装备,利用各类电子终端阅读电子书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对于一些真正爱书的人来说,在读有意义的书时还是愿意选择纸质版。他们认为,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这说明 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B C D解析 5.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说法不准确且符合题意,故不选;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

6、主要手段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错误。6.(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收视爆棚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并非“零差评” 。批评者认为,节目同样是从韩国购买版权,缺乏原创品牌,过度依赖“拿来主义” 。这警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需要 A.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以我为主,善于创新D. 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解析 6.从“缺乏原创品和依赖拿来主义” 可知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善于创新。其余的不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7.(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2013年9月7日,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启幕。该艺术节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

7、电视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场农村电视的艺术盛会。回答2021题。21. 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我们应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果 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A. B. C. D. 解析 7.我们流水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不选;我们改造的是落后文化,取缔应该是腐朽文化,故错误。8.(广东广州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2013年10月1日, 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 其中对“文明旅游” 做出了相关约定, 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

8、性的要求 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A B C D解析 8.项中的文化认同表述不正确,不选;旅游不是公益性事业,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越来越多,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高达40万人。作为留学生到了他国,你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A. 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能够入乡随俗 B. 消除双方的文化差异,坚持为我所用 C. 遵守所在国的习俗,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 D. 坚守自己的行为习惯,拒绝外来的文化理念解析 9.错误

9、,因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错误,因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必须不断的推动文化的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正确。选C.10.(浙江金丽衢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就要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现代西方文明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坚持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A. B. C. D. 10.错误,应该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错误,应该吸收、借鉴现代西方文明,而不是“大力弘扬”。排除,故选择C。11.(江苏苏北四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联合国教科

10、文组织 2013 年 12 月 4 日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A B C D解析 11.珠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节日的意义。12.(天津五县区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3 年 9 月 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演了深圳编创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 人文颂专场音乐会,五个华彩乐章分别以“仁” “义” “礼” “智” “信” 为主题,用音乐向世界诉说儒家思想的要义,反响

11、十分强烈。材料主要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A B C D. 解析 12.中华儒家文化得到世界认同,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仁” “义” “礼” “智” “信”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故选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表述错误。与材料不符。13.(天津五县区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3年12 月 3 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落户太原。 10位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皮影、泥

12、、剪纸、塑料编织、螺钿漆器、刺绣等工艺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作为非物遗产大省,山西省目前拥有100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本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为蕴含着民族文化因素,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A B C D. 解析 1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血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选。保护文化遗产根本应在于其社会价值,故表述错误。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文化因素,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13、,与题意不符。14.(天津五县区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3年秋季广交会于10月举行,会展上展出的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商品,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品与商机,还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自尊与自豪。这表明商品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我们应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A B C D. 解析 14.会展上展出的不仅有商品,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商品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广交会人们看到的还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自尊与自豪,要求我们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

14、力。故选。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传统文化” 说法错误。故选B。15.(江苏南京、盐城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传统特色之一,就是与会领导人穿上主办国提供的服装来个家庭式大合影。这一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 的理念。这说明 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解析 15.试题分析: 材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会促使东道主文化的传播,并加强文化间的理解。故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不是都会推动世界的和平

15、与发展,C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起决定作用的说法不恰当,故D说法错误。选B。16.(河南郑州201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 电视剧三国通过描写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剧先后在韩国、日本和美国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夺得多个国际大奖。电视剧三国成功走出国门说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A. B C D解析 16.中国的民族文化作品三国走出国门,并受到外国人的欢迎,表明文化是民

16、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但也有共性,故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间的借鉴,也没有体现以我为主的思想,故不符合题意。答案D。17.(河南郑州201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一旦申报成功,不惜杀鸡取卵,利用遗产的金字招牌过度开发,造成遗产本身不堪重负。上述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世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不宜开发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确立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遗产A. B C D. 解析 17.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杀鸡取卵、过度开发,而不是不能开发,故不符合题意,确立

17、文化遗产的目的还是在于保护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独特作用,故符合题意。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实践,故表述错误。答案C。18.(河北邯郸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一退六二五” 、“三下五除二” 等一些运算口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宣布,中国珠算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珠算入选世界“非遗” 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A

18、 B C. D解析 18.:珠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对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故正确。民族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不符合题意。珠算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不选。19.(厦门市2013-2014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人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A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C世界文化的多样

19、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解析 19.珠算申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文化瑰宝,其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20.(厦门市2013-2014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近期,CCTV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观众领会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节目的推出A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先进文化 B可以为传播中华文化发挥积极作用C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D推动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的发

20、展解析 20.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人们体味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21. (2014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伴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 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 表明 ( )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 解析 21.本题以方言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材料为平台,考查对文化多

21、样性的认识,故符合题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错误;没有正确方言文化的作用,是错误的。答案C22.(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 2013年10月1日, 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 其中对“文明旅游” 做出了相关约定, 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A B C D解析 22.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材料表明“文明旅游” 必须尊重当地文化,这既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有利于提供公民素质,塑造

22、良好形象,故符合题意。文化认同的说法不恰当,故错误,旅游服务业属于文化产业,故说法不恰当。选A23. (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文明趋同发展的重要证明文化遗产是彰显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标志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 . . 解析 23.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其重要性,都体现了这一点,符合题意。中人类文明趋同的说法是错误的。传统建筑是优秀

23、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错误。答案C24.(重庆杨家坪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1)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把中国同一些文化强国进行比较,希望从中找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所需要的类似做法或相反做法。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在下图中填写。(12分)一些文化强国的做法中国走文化强国之路的做法美国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文化“巨无霸” 企业。美国的文化输出,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43%的份额。像好莱坞大片就是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1)英美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人材。无论是否喜欢英美,很多国家的人都愿意去求学,还有不少(2)某些西方国家把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

24、神等,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或推送,甚至是强行移植(3)(2)材料一:青海省是长江. 黄河的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解决生活用电问题,又能用来建棚发展畜牧业。为了保护植被,大力发展沼气池。“想要富,先修路” ,省委和政府又决定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材料二:云南省占我国面积的4%,但生物物种却占我国的60%以上。省委和政府决定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除发展旅游业外,要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近期要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12分)

25、解析 24.第问,本题中,图表前后两栏是对应关系,在研读第一栏信息的基础上,获取这些国家在文化建设中的做法信息,中国的做法则是对这些做法的借鉴或修正,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政策措施即可。前一栏中的有效信息有:文化企业强大、文化贸易发达、教育完善,吸引人才、强行输出西方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据此,中国的做法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发展教育,吸引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西方价值观的侵袭等。第问 ,本题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上述措施的合理性,因此,需要通过获取材料信息,找到上述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措施有:青海省

26、是长江. 黄河的源头,因此重视保护环境,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些措施说明,当地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5.(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 (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 。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 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一:【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

27、 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 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 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 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 。(14分)材料二:【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 弘扬“仁” 、“义” 等传统道德

28、,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 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 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12分)解析 25.第(1)问,设问要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政府怎样去做,才能实现居民的幸福生活。政府的具体做法要针对不同居民对幸福的不同要求来做,这就需要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信息有:钱袋子、称心的工作、物价适宜、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组织答案时,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稳定物价、保护环境、健全社保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第(2)问,要求从文化生活角

29、度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这需要针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来分析。材料中实现文化强国之梦的做法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仁” 、“义” 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等。组织答案时,可以从针对上述的做法,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交流、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逐一说明其重要意义即可。26.(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调研)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 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

30、济带” ,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7分)解析 26.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依据材料,找准观点。材料中的观点是: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文化要先行,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要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在进行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建议具有开放性,只

31、要能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发展的举措都可以,如通过商业贸易、发展沿线国家间旅游、互相举办国家文化年等。27.(2014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检测四)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这一提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 珠算被喻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中国第五大发明”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它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珠算申遗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珠算进入课堂是传承中

32、华文化的正确选择。 反对者认为: 无论珠算曾经多么重要,现在它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器的普及,珠算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 珠算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要进课堂。“走群众路线” 的围棋、象棋就传承得比较好。在减负的背景下,珠算进入课堂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1)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珠算进课堂?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 珠算进入课堂这一提议引起的争论折射出不同人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争论折射出不同人的价值取向” 。(12分) (3)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

33、该怎样坚持全面的观点?(4分)解析 27.第(1)问要回答支持和反对的理由。若回答支持,可以从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若反对可以从珠算与科技,珠算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传承,珠算进入课堂会加重学业负担等方面来考虑。第(2)问可以从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不同人有不同利益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主要回答矛盾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这类题目可以从珠算的利弊来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珠算进课堂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对珠算的传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负担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等

34、。28.(山东青岛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 为“拯救汉字危机” 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12分)(2)

35、根据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拯救汉字危机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6分)解析 28.第(1)问主要考查推出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这可从汉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可从量变与质变,创新思维,内外因等方面来回答。29.(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35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13年12月,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高校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一时间网上掀起一阵“圣诞节,过还是不

36、过” 的争议。某地部分高校在当晚组织节日庆祝活动时也表示,过分渲染“圣诞狂欢” 气氛,将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学校不应提倡。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影响深远,成就瞩目。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你是赞成或是反对过“圣诞节” 诸类的“洋节”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结合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我国当前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8分)解析 29.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

37、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30.(湖北武汉2014届高三二月调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政洲和非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扰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

38、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年5月14日,由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2013年“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 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是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开展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打造对阿文化交流新品牌,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向阿拉伯民众呈现一个涵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艺术“中国梦” 。近年来,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整体进展顺利,双方积极派团参加在对方国举办的国际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了双方民众的广泛参与,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既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为中国人民了解阿拉伯文化

39、起到了媒介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开展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举措的依据。(14分) (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国外求学、旅游或经商,他们往往会感受到当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甚至冲突。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应该怎么样处理好这种文化差异甚至冲突?(4分)解析 30.第(1)问主要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所以要分别从文化交流、文化发展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文化交流可以从有利于促进文化在不同地区及国家之间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繁荣了商业贸易

40、等方面来回答;文化发展可以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来答题。31.(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 。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筹算就演变到珠算。

41、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6分)(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6分)解析 31.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记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指运用第二单元知识回答,并不是单纯文化遗产的知识。这个可以从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精神纽带、展现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回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回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与归宿等方面来组织答案。32.(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32分) 材料一 黄炎培道:“我生六十余

42、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 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 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就是毛、黄关于“历史周期律” 的“窑洞对” 。材料二 黄炎培在重庆出版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一书,说道:民主是天性,是自由的具体化;保障自由要靠制度建设。毛泽东:民主“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

43、” 1949年8月29日,黄氏致函毛泽东,提出他对“民主集中制” 的看法:“各方都倾心接受民主集中制,我意此时急须将这一名词做一番具体的说明,否则万一发生两种不同的措施,一方以为我是民主,而一方以为是集中。” 黄氏仍然希望给“民主集中制” 这个新事物套上“制度建设” 的马辔。但黄氏的意见,没有得到响应。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说道:“从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的现象,不断滋长。”(1)结合三则材料,说明党和国家如何落实民主生活杜绝家长制,跳出“兴勃亡忽” 的历史周期律?

44、(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民主的认识。(8分)(3)“自由、民主、博爱” 等西方思想给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带来一股清爽之风,你认为当时这些西方思想先进与否,说明你的理由;当下我国应如何对待西方思想文化。(12分)解析 32.第(1)问要注意行为主体是党和国家,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加强监督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是从真理有知识来回答。可从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认识差异,真理和客观性和实践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等方面来考虑。第(3)问主要回答理由和怎样对待西方文化。这可从文化与经

45、济、政治的关系,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以及在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时要防止错误倾向等方面来组织答案。33.(江苏苏北四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 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

46、)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 ( 6 分)( 2 ) “拯救汉字危机” 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 ( 6 分)解析 33.(1)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首先是因为 汉字本身的地位和意义决定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优势。再次大会 “拯救汉字危机” ,可以促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首先构建知识体系,理清辩证法包含的原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结合材料对应分析。根据材料,汉字听写大会启示我们拯救汉字危机必须创新汉字传播手段和方式,即树立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和

47、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启示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拯救汉字必须从继承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高度出发,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4.(江苏南京、盐城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材料一: 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343106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42520约7 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十八

48、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解决其中某个问题的必要性谈谈你的认识。(6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解析 34.试题分析:第(1)问做图表题,在把握标题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图表内容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同时结合注释,加深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图表的内容表明,中国与美日韩在文化产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再结合注释,可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化创意

49、、青少年素质、 文化交流传播不够等。回答必要性时,按照题目的要求,只选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即可,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第(2)问 ,材料二主要指出了全会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都是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因此而明确这些要求的辩证法道理,则需要与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为这些要求找到依据。答案和解析政治答案 1.D解析 1.本题考查对民族节日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创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活动,可以集中展现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在这一活动中,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故符合题意。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答案

50、 2.C解析 2.题意一方面表明,天津传统美食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表明,天津市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美食节,这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在交流中要做到尊重多样,求同存异,故C项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 C答案 3.D解析 3.题意表明,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让我们倍感亲切,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说明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故符合题意。舞蹈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则是因为其把独特的创意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故符合题意。各国文化逐渐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故表述不当。题目材料没有涉及理论创新,故与题意无关。答案 4.C解析 4.于丹的解读,是通过电视这一大

51、众传媒平台进行的,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并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故符合题意。于丹的解读只所以能被老百姓所接受,则是因为采取了贴近人民群众实际,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的方式,故符合题意。电视文化与传统经典文化各有其优越性,故表述不当。说法绝对化,表述不当。答案C答案 5.D解析 5.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说法不准确且符合题意,故不选;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错误。答案 6.C解析 6.从“缺乏原创品和依赖拿来主义” 可知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善于创新。其余的不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答案 7.A解析 7.我们流水学习世界各

52、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不选;我们改造的是落后文化,取缔应该是腐朽文化,故错误。答案 8.A解析 8.项中的文化认同表述不正确,不选;旅游不是公益性事业,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 9.A解析 9.错误,因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错误,因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必须不断的推动文化的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正确。选C.答案 10.C10.错误,应该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错误,应该吸收、借鉴现代西方文明,而不是“大力弘扬”。排除,故选择C。 答案 11.C解析 11.珠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53、的重要标志 ,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节日的意义。答案 12.D解析 12.中华儒家文化得到世界认同,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仁” “义” “礼” “智” “信”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故选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表述错误。与材料不符。答案 13.A解析 1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血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选。保护文化遗产根本应在于其社会价值,故表述错误。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文化因素,

54、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与题意不符。答案 14.B解析 14.会展上展出的不仅有商品,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商品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广交会人们看到的还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自尊与自豪,要求我们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故选。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传统文化” 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 15.B解析 15.试题分析: 材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会促使东道主文化的传播,并加强文化间的理解。故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不是都会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起决定作用的说法不恰当,故D说法错误。选B。答案 1

55、6.D解析 16.中国的民族文化作品三国走出国门,并受到外国人的欢迎,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但也有共性,故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间的借鉴,也没有体现以我为主的思想,故不符合题意。答案D。答案 17.C解析 17.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杀鸡取卵、过度开发,而不是不能开发,故不符合题意,确立文化遗产的目的还是在于保护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独特作用,故符合题意。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实践,故表述错误。答案C。答案 18.A解析 18.:珠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对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故正确。民族节日是传统文化

56、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不符合题意。珠算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不选。答案 19.A解析 19.珠算申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文化瑰宝,其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答案 20.B解析 20.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人们体味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答案 21.C解析 21.本题以方言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材料为平台,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故符合题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错误;没有

57、正确方言文化的作用,是错误的。答案C答案 22.A解析 22.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材料表明“文明旅游” 必须尊重当地文化,这既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有利于提供公民素质,塑造良好形象,故符合题意。文化认同的说法不恰当,故错误,旅游服务业属于文化产业,故说法不恰当。选A答案 23.C解析 23.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其重要性,都体现了这一点,符合题意。中人类文明趋同的说法是错误的。传统建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错误。答案C答案 24.中国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和传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东西,扩大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贸易份额,为中国文化争得一席之地。(4分

58、)中国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4分)中国应在梳理本民族文化传统、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两省的各项措施都坚持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省的措施都坚持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省的措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抓主要矛盾。两省的做法都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

59、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每个要点3分)解析 24.第问,本题中,图表前后两栏是对应关系,在研读第一栏信息的基础上,获取这些国家在文化建设中的做法信息,中国的做法则是对这些做法的借鉴或修正,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政策措施即可。前一栏中的有效信息有:文化企业强大、文化贸易发达、教育完善,吸引人才、强行输出西方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据此,中国的做法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发展教育,吸引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西方价值观的侵袭等。第问 ,本题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上述措施的合理性,因此,需要通过获取

60、材料信息,找到上述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措施有:青海省是长江. 黄河的源头,因此重视保护环境,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些措施说明,当地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答案 25.(1)发展经济,(2分)增加居民收入(2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扩大就业;加强宏观调控(1分),稳定物价(1分),规范市场秩序(2分);落实科学发展观(1分),保护生态环境(1分);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1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分)。(2

61、)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弘扬“仁” 、“义” 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分),实现文化创新(1分);使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提高综合国力(1分);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分),培育“四有” 公民(1分)。解析 25.第(1)问,设问要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政府怎样去做,才能实现居民的幸福生活。政府的具体做法要针对不同居民对幸福的不同要求来做,这就需要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信息有:钱

62、袋子、称心的工作、物价适宜、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组织答案时,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稳定物价、保护环境、健全社保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第(2)问,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这需要针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来分析。材料中实现文化强国之梦的做法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仁” 、“义” 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等。组织答案时,可以从针对上述的做法,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交流、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逐一说明其重

63、要意义即可。答案 26.(4)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建议: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商业贸易,发展沿线国家间旅游,互办国家文化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解析 26.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依据材料,找准观点。材料中的观点是: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文化要先行,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

64、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要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在进行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建议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发展的举措都可以,如通过商业贸易、发展沿线国家间旅游、互相举办国家文化年等。答案 27.(1) 支持。珠算作为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珠算进课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4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热情。(3分)

65、(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反对。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被计算机等代替。(3分)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完全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4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珠算进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4分)对珠算是否进课堂的争论,反映了不同人的不同利益需求,同时也说明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6、4分)对珠算是否进课堂的争论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4分)(3) 一分为二地看待珠算进入课堂的影响和作用。对待珠算进课堂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要具体分析。对珠算进课堂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给学生带来的课业负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每点2分,回答以上任意2点,可得满分4分)解析 27.第(1)问要回答支持和反对的理由。若回答支持,可以从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若反对可以从珠算与科技,珠算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传承,珠算进入课堂会加重学业负担等方面来考虑。第(2)问可以从价

67、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不同人有不同利益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主要回答矛盾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这类题目可以从珠算的利弊来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珠算进课堂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对珠算的传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负担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等。答案 28.(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范汉字书写,对于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汉字听写大会” 等汉字类节目,有利于营造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良好氛围,倡导爱汉字、爱汉语、

68、爱中华文化的价值观。(3分)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央视等大众传媒,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2分)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推动汉字规范书写,有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2)要正视当前汉字发展面临的危机,分析其原因,努力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2分) 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的方式。(2分) 做好量的积累,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积极贡献。(2分)解析 28.第(1)问主要考查推出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这可从汉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69、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可从量变与质变,创新思维,内外因等方面来回答。答案 29.(1)赞成:文化虽然是民族的,但是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分) 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中,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发展。(4分)反对: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深刻影响。(3分)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

70、化的长期积淀,庆祝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过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与创造力,并提升综合国力。(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3分)所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3分)(考生如果答了两种态度,以其答案中的第一种态度作为给分根据。)(2)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用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2分)坚持全面的观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2分)坚持创新精

71、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深化改革;(2分)坚持联系的观点,不断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分)解析 29.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答案 30.(1)丝绸之路繁荣了商业贸易,(2分)有利于促进商品中蕴含的文化在不同地区及国家之间交流与发展;(2分)丝绸之路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分)有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2分)(2)

7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4分)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反映时代的要求,促进文化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分)中阿文化交流推动了双方民众的广泛参与,发挥了民众的主体作用;(2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分)中阿文化交流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2分)(3)主动了解当地文化,尊重当地文化,做到入乡随俗;自觉遵守国际社会的文明规则;积极介绍中国文化,增强当地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学会换位思考,求同存异。说明: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解析 30

73、.第(1)问主要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所以要分别从文化交流、文化发展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文化交流可以从有利于促进文化在不同地区及国家之间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繁荣了商业贸易等方面来回答;文化发展可以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来答题。答案 31.(1)珠算作为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珠算作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分)珠算申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2分)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74、。(2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2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求;(2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2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答对四点给6分,少答一点扣2分;如果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分析,不得分)解析 31.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记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指运用第二单元知识回答,并不是单纯文化遗产的知识。这个可以从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精神纽带、展现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第(2)

75、问主要回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回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与归宿等方面来组织答案。答案 32.(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党和国家机关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对权力运动的制约与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答协商民主、社会民主监督,权力对权力的监督等都可给分,每点3分,共12分)(2)由于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构成等主客观因素,人们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毛、黄对民主的认识有

76、差异。(3分)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关于民主这一确定的对象的认识是唯一的。(2分) 我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和发展民主这一真理。(3分)(3)理由: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的,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发展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符合时代潮流,是先进文化。当时的“自由、民主” 等西方思想顺应了反封建的时代要求,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当时的“自由、民主” 等西方思想符合当时人民的平等、自由的要求;而且这些西方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6分)要正确对待西方思想,既要借鉴西方思想的文明成果,又要防止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学习借鉴西

77、方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6分)解析 32.第(1)问要注意行为主体是党和国家,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加强监督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是从真理有知识来回答。可从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认识差异,真理和客观性和实践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等方面来考虑。第(3)问主要回答理由和怎样对待西方文化。这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以及在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时要防止错误倾向等方面来组织答案。答案 33.(1)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

78、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点2分,共6分。若从其它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2)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 的方式,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应从平时、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 做出积极贡献,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我们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 ,启示我们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每点2分,共6分)解析 33.(1)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首先是因为 汉字本身的地位和意义决定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

79、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优势。再次大会 “拯救汉字危机” ,可以促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首先构建知识体系,理清辩证法包含的原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结合材料对应分析。根据材料,汉字听写大会启示我们拯救汉字危机必须创新汉字传播手段和方式,即树立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启示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拯救汉字必须从继承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高度出发,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 34.(1)问题: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走出去” 步伐缓慢,文化创新能力不足,青少年文化道德素养亟需提高。(2分

80、) 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道德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4分,只要选择一个问题谈认识即可)(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针对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81、(2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党中央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树立创新意识。因此,要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2分)(其他从发展的普遍性、实质角度说明亦可)解析 34.试题分析:第(1)问做图表题,在把握标题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图表内容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同时结合注释,加深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图表的内容表明,中国与美日韩在文化产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再结合注释,可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化创意、青少年素质、 文化交流传播不够等。回答必要性时,按照题目的要求,只选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即可,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第(2)问 ,材料二主要指出了全会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都是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因此而明确这些要求的辩证法道理,则需要与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为这些要求找到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