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024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参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 千秋功过秦始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作用。 3、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认识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

2、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教学重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秦始皇一、“秦王扫六合”1、秦国崛起:原因:公元前4世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织,秦国经济由此得到较快发展。表现: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2、嬴政亲政: (1)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按照秦国法律,国君到22岁举行冠礼,然后才可以亲理政务。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中,秦国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掌管。当时,吕不韦被尊为“仲你”,把持着秦国大权,权倾一时。 (2)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此时,并以放纵 坶的罪名,免掉了吕不韦的相位,强令他迁居蜀郡,吕不韦

3、畏罪自杀。通过这些行动,秦王嬴政把政权完全集中到了自已手里。3、战略:离间敌国,远交近攻 (1)秦王嬴政是一个有着极磊抱负和雄心的人,他亲政后继续其先辈开创的伟业,准备并吞六国。他任用贤能的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将领,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2)秦国的东进行动,对六国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六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秦王采纳了李斯和尉缭提出的派遣大批间谍前往六国活动,用重金收买六国的大臣,扰乱六国原定的计划建议,把收买敌国官员、离间其君臣关系与军队的进攻合起来。秦王还采纳了李斯和尉缭提出的建议:选择弱国、正面突击进攻路线,先灭与秦国接壤的韩国,再向两翼进攻,最后灭齐国。4、秦灭

4、六国过程: (1)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俘虏了韩王安。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2)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大破赵军,占领了赵国国都邯郸,赵王也秦军俘虏。(3)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4)公元前225年,秦军挖开黄河堤防,水灌魏国都城,魏王向秦国投降(5)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掉楚国。(6)公元前221年,秦军灭掉了东方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 5秦灭六国意义: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前后总共花费了10年时间,终于实现了统一各国的雄心,也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从此,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二、确立中央集权制1、创立皇帝制 (1)统一六国

5、后,秦王立即着手组织群臣议定包括君主称号在内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嬴政创立“皇帝”这一尊号,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秦王自称“始皇帝”,他的子孙继承皇位,都按照次序用数字计算,称“二世”、“三世”,一直传千世万世,“传之无穷”。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皇帝”的尊号,却长期为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所袭用,成为封建君主制度的一个专用名词。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1)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否定了一些大臣提出的效法周王朝分封制、建立诸侯国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并制定了一整套相应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2)秦始皇建立了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6、“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而大权最终集于皇帝手中。“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官职。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后来增加到40多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郡守是一群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郡尉则掌管群内军务,监御史掌管内监察。这样,郡守要受郡尉和监御史的牵制和监督,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中了。 (2)群的下面是县,县设县令。县令是一县的行政长官,受郡守的节制

7、。县里设有县丞和县尉。县丞是县令的帮手,掌管司法和税收;县尉主管军事和治安。此外在县的下面还设有乡、亭、里等基层行政单位。这样,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级一级地下达,一直到达乡里。4评价: (1)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实行,是更加皇权重要措施。在中央集权制的这种权力框架内,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都要经过皇帝批准,官吏在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官吏不再是诸侯的臣属,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三公九卿和郡、县的主要官吏,职责各有分工,相互牵制,难以形成一人专权的局面,这样更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官吏的控制。而且,皇帝还可以通过各级负有监察权之职的官员和每年年终对官吏的考核监察,加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这样,从

8、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后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各中央集权高度。三、“大统一”政策的实施1、统一文字 原因:秦始皇除了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措施。统一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举措的一个重要内容。 措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形体各不相同,这使各地人民在经济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很不方便。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不久,隶书出现,后来发展成楷书。 意义:文字的统一对于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使得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不

9、再受各地方音的限制,这对于全国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都不一致,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已经显出了不便。措施:统一后,这些形制各异的货币,一律改用秦国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称为“下币”,又以黄金为“上币”。同时,又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秦国的度“尺、寸”、量(升、斗)和衡(称)的标准推行到全国,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战国时,各国的车轨宽窄不一,秦始皇规定车轨一律六尺宽,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3、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和南征北战 (1)秦始皇为巩固其统治,还大力发展交通。他以国都咸阳为中

10、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在水路交通方面,疏浚了著名的鸿沟(今河南汴河),作为不路交通的主要路线。秦始皇还命令监禄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 (2)秦始皇还多次对匈奴和南越进行战争,巩固了北方和西南边防。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修筑长城,把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四、历史的余音1、有所作为的古代帝王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这是他作为一个封建时

11、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2、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 (1)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出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被征发修筑宫殿和陵墓、防御匈奴和修长城的成年男子就有200多万人,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为了修建宫殿、陵墓和满足其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众收大量的赋税,造 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力不织不足衣服”的悲惨景象。 (2)迷信法家轻罪重罚理论的秦始皇,为稳固其统治,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当时仅死刑处罚就有弃市、腰折、车裂等名目;罪名较重的犯人,连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当时被施以刑罚的民众数量惊人,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所征用的刑徒就有70万人。秦始皇以轻罪重罚威慑人民,甚至赴劳役误了行程的人都要被处死。3、秦朝暴政而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出全国时,死在沙丘平台,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矫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第二年,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三年后,秦朝覆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