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生物(十四)(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 段的 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 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 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 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C【解析】据图所示,a 点之前为静息电位,即为极化状态,由 K外流所致,而此时的 K的外流是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b 段是去极化的过程,由 Na内流所致,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故
2、选项 A 错误;bc 段属于反极化至最大动作电位的过程,其实质仍然是 Na内流,故选项 B 错误;cd 段为从最大动作电位恢复的过程,实质与 de 段相同,为 K外流所致,易化扩散,不耗能,故选项 D 错误,选项 C 正确。2.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流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完成一次反射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B.刺激 a 点只有甲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刺激 b 点甲和乙均发生指针偏转C.该反射弧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D.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则刺激 a 点效应器不会做出反应D【解析】在
3、反射过程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产生并传至效应器。不能沿着反射弧双向传导,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A 正确。由于在 C 处存在突触,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 D 传到神经纤维 B,所以刺激 a 点只有甲电流计发生偏转,刺激 b 点甲和乙均发生指针偏转,B 正确。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没有参与,所完成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C 正确。即使传入神经受损,刺激 a 点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D 错误。3.7 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甲状腺激素分泌受到影响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言语活动功能障碍A
4、.B.C.D.D4.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 1 L 清水或静脉注射 1 L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变化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 a 代表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B.3090 min 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曲线 c 代表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D.如果曲线 b 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盐水的浓度为 0.9%B【解析】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尿流量增大,后来随着水分的排出。血浆渗透压慢慢升高,尿流量减少,所以曲线 a 表示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曲线 c 表示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及尿流量变化不明显,
5、所以曲线 b 可以代表静脉注射 0.9%的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若饮用清水,则3090 min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若注射生理盐水,则3090 min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无明显改变。5.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 1 分子的 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 3 分子的 Na泵出细胞外,将 2 分子的 K泵入细胞内。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差B.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差C.Na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时需要消耗 ATPD.NaK泵为静息电位产生储备了细胞内液的 KD【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机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6、获取信息及信息转换能力,难度中等。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 错误;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 错误;Na从细胞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 ATP,C 错误;NaK泵可使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升高,为静息电位产生储备了细胞内液的 K,D 正确。6.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 的环境中,产热为 a1,散热为 b1;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热为 a2,散热为 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
7、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同 30 环境相比,人处于 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 a1a2,b1b2,B 错误。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通过促进细胞代谢来增加产热;在低温环境中,通过皮肤排水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C 正确。7.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不同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
8、作用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并不需要经过内环境D.下丘脑细胞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解析】由图可看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机理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相同,均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神经递质需要通过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由图可知下丘脑细胞中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
9、上腺的活动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解析】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A 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B 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C 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 正确。C9.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摄食后 1 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C.22.5 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大量的
10、氧化分解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A【解析】据图可知,分泌物甲、乙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因此,在摄食后 1 小时内,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A 正确;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 错误;在 22.5 小时内,分泌物乙增多是为了升高血糖,而葡萄糖氧化分解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C 错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之间是拮抗作用,D 错误。10.下图 1 表示胰岛素浓度与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图 2 表示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甲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曲线乙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
11、B.若 E 为神经中枢,a 为渗透压升高,则 b、c 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和产生渴觉C.若 E 为调节中枢,a 为血糖浓度下降,则 b、c 可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导致曲线甲上升A【解析】A.随胰岛素含量增加,血糖的补充速率下降,血糖的消耗速率上升,曲线甲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乙为血糖的补充速率,因此 A 项错误;B.若 a 为渗透压升高,E 为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调节中枢,则 b 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 B 正确;C.a 为血糖浓度下降,通过 E 调节中枢的调节,使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12、增加,因此 C 项正确;D.注射胰岛素可以使葡萄糖大量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中,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甲)上升,因此 D 项正确。11.B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 B 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 B 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 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 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B.B 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
13、胞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D.B 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中等。根据题干信息,分化后 B 淋巴细胞有的能够识别抗原,而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故推测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浆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而题干中第二次选择后保留的是能表达抗原识别受体的细胞,即具有识别能力,因此不可能是浆细胞;若自身细胞抗原性改变,则可能被第一次选择保留下来的 B淋巴细胞当作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患自身免疫病;细胞凋亡既受基因控制,又受环
14、境影响。12.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流感袭来,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C【解析】年老体弱者体质差,产生抗体能力弱,一般采用方法注射抗体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A 错误。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而注射抗原能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够进行二次免疫,故方法有更持久的免疫力,B 错误。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消灭抗原,为体液免疫,C 正确。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D 错误。13.人体在特殊
15、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图甲所示)。“Graves 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乙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甲 图乙DA.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能力过弱所致B.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 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一样C.与正常人相比,Graves 氏病患者 Y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X 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发生过敏反应时浆细胞中已经产生了抗体【解析】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能
16、力过强所致,A 错误;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会使突触后膜兴奋,而 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与 Y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可促进 X 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二者的作用不同,B 错误;据图乙可知,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与 Y 激素受体结合后,导致 X 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再根据反馈调节可知,Y 激素的分泌应该减少,C 错误;过敏反应是二次免疫反应,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 正确。14.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
17、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A【解析】心脏不是“免疫赦免区”,因此移植的心脏对受体来说是抗原,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 A 正确;“免疫赦免”现象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殖发育是有利的,故 B 错误;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故 C 错误;可以使用药物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
18、得“免疫赦免”,故 D 错误。15.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 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 GABA 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D.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神经递质(GABA)是通过胞吐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
19、性,A 正确;神经递质(氨基丁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因此可说明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B 正确;由图可知,GABA 受体是 Cl通道,C正确;当 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使 Cl通道打开,Cl内流,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为内负外正,没有产生动作电位,D 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12 分)(2015 福建卷)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
20、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 0 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 变为65 mV 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3)在缺氧处理 20 min 时,给予细胞 25 pA 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ATP 主要在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ATP 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缺氧时间外降低不能刺激
21、强度低于阈强度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主动运输【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且从坐标曲线中也可以看出,自变量为缺氧时间(横坐标)。(2)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将膜外电位水平定义为 0 mV,则膜内静息电位为负值。当静息电位由60 mV 变为65 mV 时,阈强度变大,说明神经细胞兴奋性水平降低。(3)由阈强度坐标曲线可知,在缺氧处理 20 min 时,阈强度在 34 pA 左右,给予细胞 25 pA 强度的单个电刺激时,因其小于阈强度,所以不能引起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
22、,只有主动运输是耗能的。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ATP 少,这将对主动运输过程产生影响。17.(13 分)请用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第(1)至(3)小题(图中 A、B、C、D 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1)图中 A、B、C 分别为、。(2)大脑皮层直接对 A 发生作用属于调节,垂体通过对 B 发生作用属于调节;当分泌过多时,对 A 和垂体起(填“抑制”或“促进”)作用。(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现代人
23、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第(4)至(6)小题。(4)为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先注射,后注射。下丘脑甲状腺浆细胞神经体液(或激素)抑制焦虑、紧张引起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胰岛素葡萄糖(5)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6)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岛 B 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
24、胞免疫中产生的对胰岛 B 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病。【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图中 A 是下丘脑,B 是甲状腺,C是浆细胞,D是 T细胞,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激素。(2)大脑皮层直接对 A 下丘脑发生作用属于神经调节,垂体通过促甲状腺激素对 B 甲状腺发生作用属于激素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摄取、利用和储存抗原效应T细胞自身免疫(3)根据图形可知,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引起 T 淋巴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产生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4)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若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
25、药物前后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所以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先注射胰岛素,观察血糖浓度是否降低,然后注射葡萄糖恢复其正常生命活动。(5)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6)根据题意,胰岛 B 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 T 细胞对胰岛 B 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所以此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18.(15 分)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某养猪
26、场为预防猪伪狂犬病,定期给猪背颈皮下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成分:减毒伪狂犬病毒油佐剂生理盐水)。下图表示疫苗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字母表示细胞,序号表示过程)(1)a 摄取、处理抗原后,暴露出的抗原与 b 细胞膜上的结合。过程表示,d 表示(填细胞名称)。受体B细胞增殖、分化记忆B细胞(2)如果已注射过该疫苗的猪再次接触伪狂犬病毒,则其体内能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填字母),引发的免疫应答是(填“细胞”或“体液”)免疫。(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猪是否对伪狂犬病毒具有免疫能力,选取 30 日龄猪仔若干,均分成两组,第 1 组每头注射 3 mL 疫苗制剂,第 2 组每头注射
27、 3 mL 油佐剂和生理盐水;两周后,给两组猪仔注射等量的伪狂犬病毒。请预测:与第 2 组对比,第 1 组猪仔体内特有的免疫过程是。(4)刺参含酸性粘多糖和海参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某研究小组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刺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过程及部分结果如表:abcd体液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步骤组别接种 S180瘤细胞将刺参匀浆灌入胃中测定相关指标吞噬细胞吞噬率(%)T 细胞转化值A55.000.09 B(浓度为100 mgkg1)65.670.12C(浓度为200 mgkg1)74.810.12(注:T 细胞转化值越
28、大,增殖能力越强;“”表示进行,“”表示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刺参匀浆能够(填“增强”或“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正常机体内免疫系统除防卫功能外,还具有功能。要综合评价刺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除表中的指标外,还可测定(写出一项即可)等指标。【解析】(1)根据图中提示信息,a 是吞噬细胞,b 是 T细胞,c 是 B 细胞,d 是记忆 B 细胞,e 是浆细胞,a 摄取、处理抗原后,暴露出的抗原与 T 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表示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 是记忆 B 细胞。(2)如果已注射过该疫苗的猪再次接触伪狂犬病毒,则其体内能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
29、和记忆 B 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增强监控和清除抗体的浓度、浆细胞的数量、淋巴因子的浓度由于产生了抗体,所引发的免疫应答是体液免疫。(3)第 1组是实验组,该组每头猪注射 3 mL 疫苗制剂(疫苗制剂成分:减毒伪狂犬病毒油佐剂生理盐水),第 2 组是对照组,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组每头猪应注射等量油佐剂和生理盐水,第 1 组注射过疫苗,体内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4)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 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与 A 组实验相比,B、C 组将刺参匀浆液灌人胃中的小鼠
30、吞噬细胞吞噬率和 T 细胞转化值均升高,说明刺参匀浆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要综合评价刺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除表中的指标外,还可测定抗体的浓度、浆细胞的数量、淋巴因子的浓度等。19.(15 分)(2015 广东卷)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
31、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 A、B 分别是、;过程的调节机制称为。下丘脑电信号突触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负)反馈调节(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浆细胞T细胞和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凋亡【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
32、信号,在突触部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若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相应的激素分泌减少,最终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3)体液免疫中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在细胞免疫中,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对机体来说是有利的,属于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