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解 读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3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教材梳理 素养启迪 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 12 月)(1)历史背景:1978 年 5 月,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真理标准(3)主要内容 决定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思想路线(4)重要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有错必纠。实事求是改革开放(2)概况“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
3、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重申侨务政策等。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召开:1981 年 6 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影响: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宗教政策4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时间:1982 年底。(2)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影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民主政治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进程 阶段改革开放
4、 探索阶段(19781992年)(1)在农村,推广_(2)在城市,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_原则(1)1980 年 5 月,设立、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2)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企分开深圳深化阶段(1992年至 20 世纪末)(1)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2)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1)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提出实施“”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3)2001 年 12 月,中国正式加入 社
5、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走出去世界贸易组织21 世纪(1)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2)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知识点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方针(1)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2)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2港澳回归:1997 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1999 年,澳门回归祖国。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3台湾问题的进展(1)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2)1992
6、年 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告台湾同胞书(3)1993 年 4 月,海协会会长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4)2005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5)2015 年 11 月 7 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反分裂国家法汪辜会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56
7、 年中共八大提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述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有哪些?提示: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或正确认识国情);确定党的任务(纲领),推动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项目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置
8、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 1980 年 8 月,美国纽约时报以惊叹的口吻报道说:“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此报道中的“轰然鸣响”是指什么?提示:经济特区建设的启动。笔记: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主题一 主题二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材料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意挑选 提取材料信息,指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经济体制。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提示:第一幅图片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幅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2论
9、证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口号演变 材料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 设 社 会 主 义”“革 命 加 拼 命”“工 业 学 大 庆,农 业 学 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号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某班同学围绕
10、“社会是否需要口号”展开辩论。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口号,要的是淡定有为;有人说,社会需要口号,要的是激情涌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提示:观点:不需要。理由:口号属于意识的反映,带有主观性;口号具有较强的鼓动性;不切实际的口号对公众有负面引导作用;社会发展需要务实理性。观点:需要。理由:口号反映社会现实;口号流传快,有较强的宣传力和号召力,对公众影响大;切合实际的口号能激发公众的热情;切合实际的口号对公众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素养形成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
11、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2)特点 所有制结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其基本标志 宏观调控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认识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
12、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构想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材料 提取漫画信息,简要指出 20 世纪 5070 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和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提示:20 世纪 5070 年代:武力解放台湾。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以一个中国为前提,以“一国两制”为基本方针,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2论证观点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 材料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
13、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提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因此,顺应民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素养形成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时代性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 创新性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 科学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 示范性为世界上和平处理遗留问题、争端提供了借鉴 原则性坚持维护国家
14、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策略性照顾实际,符合港、澳、台地区及大陆人民的利益 包容性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国家之内 开放性两种制度取长补短,和谐共存 (1)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已顺利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仅剩下台湾问题尚待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责任。(2)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这些有利条件中,最根本的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但我们有信心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和困难。因为我们有坚强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
15、.31 2 3 4 5 6 1(2020福建学业水平考试)1978 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这一“征程”的起点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 2 3 4 5 6 B 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故选 B 项。1 2 3 4 5 6 2(2020海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中的数据变化归因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 2 3 4 5 6 D 由图中内容可知,国内生产总值自 1978 年以后持续上升,是由于 1978 年我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故选 D 项。1 2 3 4 5 6 3(2020福建学业水平考试)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中国历史的大跨越。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省份是()A广东、福建B上海、海南 C上海、广东D福建、海南 1 2 3 4 5 6 A 由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 5 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故选 A 项。1 2 3 4 5 6 4(2020江苏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面是中国某一阶段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线图,图中折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 2 3 4 5 6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
17、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的召开 1 2 3 4 5 6 B 图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从 1993 年开始显著增长的,其主要原因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故选B 项;A 项的时间是 1978 年底,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C、D 两项的时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 2 3 4 5 6 5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
18、动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 2 3 4 5 6 D 国家利益决定对外关系,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对比鸦片战争时期和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即可知道,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故选 D 项。1 2 3 4 5 6 6(2020福建学业水平考试)澳门回归祖国 20 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澳门的回归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九二共识”的巨大推动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 2 3 4 5 6 D 澳门回归后各项事业繁荣发展,这说明“一国两制”适用于澳门,故选 D 项。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评 价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