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819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文化史 专题五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课前预习】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具体措施及作用?建国初期的教育取得哪些成就?2、文革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哪些冲击?文革时的“教育革命”指的是什么?文革对我国教育事业带来哪些影响?3、文革的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措施。新时期教育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知识整合】一、建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1、背景 始时期;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指导方针;人民政府的重视。 新政权刚建立并不稳固,要

2、彻底改造旧中国教育的双半性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 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2 文化教育。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2、具体 向3 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措施 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及作用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4 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制定人民教育方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5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作用: 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刘少奇倡导“6 ”。(全日制

3、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作用: 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3、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7 。奠定了共和国8 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二、文革时间的教育1、冲击:红卫兵大串连;停止招生;上山下乡运动2、“教育革命”:领导体制;教育体制;高等学校招生体制3、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9“ ”、“ ”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三、三中全会后教育的蓬勃发展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10拨乱反正

4、,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恢复高考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2、措施内容:“教育要1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邓小平) 依法治教:颁行了学位条例、12义务教育法、13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3、成就: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立法;基本普及了14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15青壮年文盲;中等教育实行普教和职教并举,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人教育成绩显著;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5、九十年代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究】1、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探究】2、比较“文化大革命”前后两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探究】3、阅读课本第82页材料完成思考题:探讨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意义。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业一、选择题特别提示:请把答案填在题号前的括号内 1、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 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完善教育立法 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 B C D 2关于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其指导方针是教育

6、要“三个面向”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扫除了文盲 3倡导“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4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 A建国初期 B“文革”前夕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5下列不是发生在“文革”中的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教育革命 C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D恢复高考 6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 人类 世界 未来 A B C D 7“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五大”上 B1 9 9 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六届全国人大四

7、次会议 D中共“十三大”上 8下列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建国初期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B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 C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D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9下列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是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位条例A B C D 10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建国初期 B“文革期间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1毛泽东提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在 A1 949年 B1 954年 C1 957年D1 965年 12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是在 A、建国后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C“文革初期 D、“文革后

8、期 13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直接原因是 A、知识青年缺乏劳动知识 B“文化大革命”的需要 C面临中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D劳动人民要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4党和政府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 A、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B借鉴国际惯例C改革开放的需要 D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15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D1979年 16“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哪一文件有关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1

9、99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7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重大改革,推动高等教育进人高速发展时期的举措是 A、实行群众推荐的招生办法 B派工宣队进驻大中专院校 C实行大规模扩招,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D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促进法 18、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会议是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C中共八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下列教育法规中属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有a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f中华人民共和

10、国义务教育法A abcdef B acdef C acd D acde 20、下列对“文革”中的教育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次“教育改革”开始于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的发出B此次“教育改革”严重依附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C此次“教育改革”给知识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D此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二、材料题 22材料:“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

11、的繁荣强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请回答:(1)这属于什么战略?哪一年提出的?(2)这一战略的提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业答案【知识整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3工农和工农子女4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5德育、智育、体育6两种教育制度7国民教育体系8教育持续发展9“文化断层”、“人才断层”10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1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义务教育法13教师法14九年制义务教育15青壮年文盲【探究】1、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

12、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家把教育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推动。【探究】2、比较“文化大革命”前后两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2、答案提示:“文革”前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彻底改造旧教育体制,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新型的人民教育制度,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革”后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发展现代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科技人材。从内容上看,“文革”前教育的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属于起步阶段,“文革

13、”后教育的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更为科学合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显示当前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文革”后教育发展方针的日趋成熟。【探究】3、阅读课本第82页材料完成思考题:探讨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意义。提出背景:“文革”结束,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恢复高考及教师地位的提高。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十三大后,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主要内容: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

14、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化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BCDB 610 CBABA 1115 CBCAB 1620 DCADC二、材料题21(1)“科教兴国战略;1 9 9 5年。(2)全面落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