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生版:1、 专题总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时间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阶段表现战后初期两极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两极格局瓦解、来源:学.科.网Z.X.X.K多极化趋势加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认识:(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是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故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
2、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多极格局的建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2、本课课题:多极化趋势的加强。3、课程标准: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知识结构:本课综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解体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 根源: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欧盟建
3、立与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加强 表现 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普京采取务实的举措,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特点: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影响: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1)概况: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利亚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其中1989年_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2)实质:_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原因:材
4、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根据材料,你认为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2、苏联解体:(1)过程:1991年8月19日,_爆发,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A、起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把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_。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
5、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八一九事件。B、概况:1991年8月19日,苏联部分领导人发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很快失败。C、影响: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 政治力量 的对比,_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_ ,苏联完全解体。(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原因:根本原因:苏联_的弊端;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 _政策的影响。思考: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_瓦解;(2)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
6、挫折。思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_;表现:A、1998年,美英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中打击;B、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C、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D、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的建立与发展。过程:A、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欧共体12
7、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_,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_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_和_政策的_。欧盟会旗B、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C、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_正式启用。D、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_体系。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希望在一定时期内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表现:A、加强日美关系;B、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C、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企图成为军
8、事大国。思考:基辛格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来源:学科网(4)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的重重困难:A、国家存在着分裂的威胁,民族冲突严重的_地区战火不断;B、生产大幅下降,商品奇缺,_愈演愈烈;C、财政赤字严重,_冲击着整个俄罗斯。来源:学科网ZXXK叶利钦政府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A、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_北约东扩;B、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的_势力;C、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D、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普京总统的务实政策:A、 内容:大幅度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果断应对_问题。B、作用: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
9、。(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斗争:A、1992年9月,第_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雅加达召开;B、19901997年,中国连续七次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_问题上的反华提案;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C、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竭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危机进一步恶化做出贡献。2、特点: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_”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
10、、欧盟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补充:当前的力量中心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美国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日本经济大国国际影响力不足欧洲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不能用同一声音说话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3、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_,有利于充分发挥_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_。来源:学科网ZXXK-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原因及影响1标志: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原因: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苏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拖垮了苏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多极化
11、,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根本原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崛起,也严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促进两极格局解体的重要因素。3影响: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由于战后40多年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两极格局瓦解后,民族矛盾的激化、地区冲突的加剧和霸权主义的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但是,这些冲突和动荡属于局部性质,不会导致过局势的全面紧张。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同时,美国、欧
12、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和国家联盟为了填补两极格局瓦解后遗留下的格局空间,争取构筑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纷纷制定和实施各自新的国际战略,并为此展开竞争和角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师版:2、 专题总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时间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阶段表现战后初期两极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的
13、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认识:(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是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故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多极格局的建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2、本课课题:多极化趋势的加强。3、课程标准: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知识结构:本课综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14、瓦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解体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 根源: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欧盟建立与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加强 表现 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普京采取务实的举措,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影响: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1)概况: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利亚等东欧
15、国家相继发生剧变。其中1989年_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原因: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根据材料,你认为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16、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外部原因来源:学,科,网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因素西方国家 “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2、苏联解体:(1)过程: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爆发,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A、起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把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八一九事件。B、概况:1991年8月19日,苏联部分领导人发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很快失败。C、影响: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 政治力量 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1年
17、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完全解体。(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原因: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的弊端;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 和平演变 政策的影响。思考: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时间接近: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质相同:都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有一些共同原因:根源都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都由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引起,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2)使国际社会主
18、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思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表现:A、1998年,美英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中打击;B、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C、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D、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的建立与发展。过程:A、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1991
19、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_,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_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_和_政策的_。欧盟会旗B、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C、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D、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希望在一定时期内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表现:A、加强日美关系;B、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C、谋求成为安理会常
20、任理事国;D、企图成为军事大国。思考:基辛格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基本合理。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如果仅从经济上论,当今世界应当是美、西欧、日本三极之争,美国难以称大。(4)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的重重困难:A、国家存在着分裂的威胁,民族冲突严重的_地区战火不断;B、生产大幅下降,商品奇缺,_愈演愈烈;C、财政赤字严重,_冲击着整个俄罗斯。叶利钦政府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A、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B、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C、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D
21、、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普京总统的务实政策:B、 内容:大幅度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果断应对车臣问题。B、作用: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斗争:A、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雅加达召开;B、19901997年,中国连续七次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C、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竭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危机进一步恶化做出贡献。2、特点: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
22、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补充:当前的力量中心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美国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日本经济大国国际影响力不足欧洲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不能用同一声音说话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3、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原因及影响1标志: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原因:
23、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苏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拖垮了苏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多极化,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根本原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崛起,也严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促进两极格局解体的重要因素。3影响: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由于战后40多年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两极格局瓦解后,民族矛盾的激化、地区冲突的加剧和霸权主义的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但是,这些冲突和动荡属于局部性质,不会导致过局势的全面紧张。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同时,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和国家联盟为了填补两极格局瓦解后遗留下的格局空间,争取构筑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纷纷制定和实施各自新的国际战略,并为此展开竞争和角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