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内容分析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等知识要点,学习本节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后,苏联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并从中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节内容我们还可以在总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2、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作用。教学资源除了本节的教科书以外,我们可以通过相关书籍、网络资源、图片、影视资料等了解有关本节内容的更多知识。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等三次改革的内容,知识点较多,而且经济史的内容较为枯燥单调,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联系当时的国际背景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前面斯大林模式形成等内容的学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可以从分析斯大林模式弊端该如何解决来导入新课,但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还不能适应综合性的、相对复杂的思维活动的学习,因此必须
3、遵循简到繁、由浅入深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简评赫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总结其经验教训,培养认识和概括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列表比较法: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比较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改革结果,从中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材料解析法
4、:搜集相关史料,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角色体验法: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各自改革的经验或教训出发,归纳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2在总结苏联社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策略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和
5、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教学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纳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新授课教学方法第一阶段学习目的和基础知识的呈现第二阶段学习材料的呈现第三阶段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基础知识再现(记忆):分析归纳法和列表比较法比较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改革结果。从中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重点知识深化(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材料解析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难点知识活化(应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其对中
6、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作用。教学资源教材、图片(苏联人民排长队购买生活用品等)、相关文字史料、PP课件苏联的改革与挫折。课前准备 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要点(背景、内容和结果);搜集相关史料、图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探讨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知道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些弊端包括哪些?参考答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严重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面临困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束缚了地方及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造成了权利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政治
7、体制僵化等那么,面对已经形成的、存在着这样严重弊端斯大林模式,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和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联领导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各自结果又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本节课重点要探讨的问题。(构建新旧知识联系,引起思考)第一阶段,学习目的和基础知识的呈现(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展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第一层次: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记忆)。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在整理三次改革的要点(背景、内容和结果)的基础上完成下表类别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6、7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8、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斯大林的逝世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导致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等内容农业(突破口)扩大自主权、减税提价、垦荒和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改革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自主权;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经济上“加速战略”;政治上,(1)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3)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等;(4)把联盟变成邦联。结果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
9、和科学的实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改革失败,政局陷入动荡、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二层次: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思考结合上表思考:(1)三次改革要解决的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次改革分别试图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突破?结果如何?参考答案打破斯大林模式,纠正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赫鲁晓夫试图以农业为突破口、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戈尔巴乔夫则试图从经济、政治上对高度集
10、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结果: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没能打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2)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及其结果中你能体验出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 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达成目标掌握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改革结果,从中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二阶段,学习材料的呈现第三层次:重点知识深化(理解)(补充相关材料,尽量作到简洁明了)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探讨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下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
11、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 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材料二: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草收场 苏联汉学家齐赫文后来就对中国记者说过,赫鲁晓夫也曾尝试改革僵化的经济,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自留畜,开了自由市场,“你们一反修正主义,他吓坏了,规定自留地上不得种经济作物,别墅不得盖两层,自留畜不得超过一
12、头带小牛的奶牛,自由市场只能出售自产的多余农副产品”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材料三: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缺乏科学的实验、严重脱离实际、瞎指挥;改革急于求成、实行冒进政策;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正确方向,不能长期坚持;在全盘否定斯大林后继续搞对
13、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等等(2)结合教材中对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有关阐述,谈谈你是如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的?参考答案略(结合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自由发表观点)探究二:阅读材料,探讨有关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有关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下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材料一: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材料二:1961年到1982年苏联经济增长情况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国民收入6578574326工业总产值86857
14、44428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材料三:70、80年代,苏联生活物资奇缺,城镇居民在排长队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形。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2)仔细阅读材料二,分析并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农业增长速度始终缓慢等(3)材料三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重视工业的发展,导致工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影响:严重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积聚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等。探究三
15、:角色体验法,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讨论、回答)要求同学们深入思考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各自改革的经验或教训,然后用抽签(四人)或分组(四组)的方式,分别代表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一位裁判官,让他们各自阐述自己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绩和失误,由裁判官来对他们进行评判并补充苏联解体的一些相关原因。参考答案赫鲁晓夫:我的功绩是: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改革打开了闸门;我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的失误是: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导,摇摆不定;改革没能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造成了一定的管理混乱,积聚了社会矛盾。勃烈日涅夫:我的功绩是使
16、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势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我的失误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导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比例失调的矛盾更加严重;后期我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没能打破斯大林模式,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滋生和积聚,国家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我的改革本意是拯救苏联,但是结果是事与愿违,苏联在我手里解体了。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积聚的矛盾太多了,一方面是我的许多措施也有不当的地方,许多措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裁判官: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方面:历史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17、制的弊端和政策上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3)客观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则是苏联剧变的外部原因。达成目标 运用材料解析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三阶段,知识的运用与深化 第四层次:难点知识活化(运用)1.结合以上三个探究的结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改革有它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18、但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挫折和困难,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2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及你的认识,简要归纳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参考答案 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产业部门
19、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坚定地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要坚定地顺应国际潮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但也要顶住外国压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无论进行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不能忽视经济建设,都必须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等等。3小组讨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全班讨论会上对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和得出结论的,与同学分享和接受同学的批评
20、。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出总结)达成目标 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其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作用。课堂小结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历经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但始终没有被打破。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导致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矛盾日益严重,终于在戈尔巴乔夫失败的改革中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挫折,表明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在改革中不断前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仅仅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失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
21、际,开辟着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苏联解体的原因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板书设计11自主性教学评价(一)课堂练习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重要原因是(A)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C斯大林的突然逝世 D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失去信心2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D)A重点在发展重工业上 B重点放在发展农业C给企业太多的自主权 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3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的直接后果是(B)A引起
22、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反对党派不断出现C民族主义势力泛滥 D社会斗争日趋激烈4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是(D)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C苏联共产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二)评价建议本教学设计中,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层次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这适合于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的不同学法特点的考查。可以适当地根据同学们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学习层次中的响应表现来给出恰当的评价。可通过自我测评、小组测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同学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对同学们作出恰当的评价。反思小结自我评价: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不同层次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模块化,有利于不同梯度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到达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也便于课堂的灵活操作,可以逐步的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但根据课标要求需要补充的内容太多,课堂容量较大,可要求同学们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也可以对相关知识作进一步的取舍,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灵活处理,如,减少某些中间环节、灵活处理某些知识等;高一的同学还不能适应综合性的、相对复杂的思维活动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开展。(2)适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