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 “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一战的发生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盛行有关C.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与代议制的完善有关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承发展了自由主义的学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
2、之间的机遇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一战爆发,这反映了一战的发生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故B排除。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与1914年一战无关,故C排除。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1917年,故D排除。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 B. C. D. 【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
3、义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排除,其它均是正确表述,A正确。3.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 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 英德矛盾因殖民地问题而激化C.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伺机报复英法D. 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正现雏形【答案】A【解析】【详解】1871年经过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A正确;俾斯麦描述的是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英国不属于大陆国家,
4、排除B;俄国在农奴制改革之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但是其实力远不及英法,因此不存在报复一说,另外英国不属于大陆国家,排除C;1879年德奥两国结成同盟,其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排除D。4.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不幸的是噩梦终究成真。其“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A. 德意结盟B. 英法结盟 C. 英俄结盟D. 法俄结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893年法俄同盟的形成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开始对峙的标志,并促成了20世纪初协约国的出现。使其离间
5、德国两侧大国的企图破灭,故D项正确。5.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战初期,日本参战,其主要目的是趁机占领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趁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大对他们殖民地的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实力。材料中日本的声明和演说只是为了其掩盖参战意图。所以本题选B。C、D项是日
6、本方面为了掩盖参战意图的说法,所以排除。A项只是对表象的描述,没有看到历史事件的实质。【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6. 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他所描述的战役是A. 马恩河战役B. 凡尔登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日德兰海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可以看出这是凡尔登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由于协约国军队未有
7、防备,伤亡5000多人。故选B。A项是发生在一战第一个阶段的战役,当时尚未使用毒气;C项中首次投入使用的武器是英国的坦克;D项是发生在海上,是最大的一次海战。考点:一战中新式武器的使用点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很快的用在了战争中。1916年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氯气,使对方伤亡巨大,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还首次使用了飞机;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坦克。一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集中的展示,推动了战争形势和手段的发展,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7.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1914年8月1 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
8、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B. 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C. 协约国实力增强D. 美国的参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故本题选D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8.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
9、大变化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的理解。这两种行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国家利益展开的, 它使协约国阵营发生了 重大变化, 但力量并未因苏俄退出而削弱, 反而使同盟国一步步走向崩溃, 加速了 一战的结束。故都正确,本题答案选D项;ABC说法不全面。9.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A. 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B. 不正确
10、,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C. 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D. 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有罪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故题干观点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故答案选A。两大军事集团犮动战争都是有罪,故B错误。题干观点不正确,故C错误。题干观点不正确,这与秘密外交无关,故D错误。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评价【名师点睛】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
11、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0.“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有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引发了欧洲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动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A. B. C. D. 【答案】C【解析】一战导致欧洲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但
12、这不是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的A、B、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题干中的要求“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来排除含有的选项。一战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但这不属于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11.一战的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的打击。1916年2月21日,27万德军对凡尔登发起了杀气腾腾的“处决地”攻势。关于这一战役叙述不正确的是A. 德国图谋“使法国把血流尽”B. 现代化学武器进行无声的大屠杀C. 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D. 英国步履蹒跚的坦克稳住了阵线【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
13、出,这是凡尔登战役,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目的是利用凡尔登作为碾压英法联军的磨盘,消耗英法的战争力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凡尔登战役中,德国使用了令人窒息的毒气,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此后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英法联军手中,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916年9月15日,有48辆“马克”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7万德军对凡尔登发起了杀气腾腾的处决地攻势”,联系所学凡尔登战役的史实和特点分析解答。12.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A. 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B. 打破欧洲的
14、均势格局C. 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D. 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指的是大陆均势政策,从题中的跷跷板来看是要达到势力的均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并不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而是维护欧洲的均势格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不是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而是保持均衡的态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13.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各项条约,对20世纪20年代国际局
15、势造成的影响主要有英国丧失了海上绝对优势 利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其中四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动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各国海军船舰吨位,使得英国丧失了海上绝对优势,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B正确;山东问题是会外签订的条约,而非会议上签署,排除A、C
16、、D。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 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 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 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 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题中为应付战争需要,所以德国等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促进化工技术发展,体现了战争对新科技发展的催化作用,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排除。一战期间,主要交战各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大力发展与战争有关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战争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社会的需要,它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需要是
17、紧密相连的,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B正确。题中德国等国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发展促进了化工技术发展,并不能说明科技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障,维持战争的根本保障应该是经济与综合国力,故C错误;题中化工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体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题无关,故D错误。1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A. 帝国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B. 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 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D. 法西斯专政建立【答案】C【解析】解题的学生应当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从
18、中知道该体系不可能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相反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故选C。16.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A. 布列斯特和约B. 凡尔赛和约C.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 四国条约【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再认再现能力。题干信息表明,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这是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故B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7.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A. 相互保证公约B. 仲
19、裁条约C. 洛迦诺公约D. 拉巴洛条约【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采取了孤立封锁的政策,而拉巴洛条约的缔结突破了帝国主义妄图孤立、封锁苏俄的联合阵线,为苏维埃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与合作树立了一个典范,所以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A.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B.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高涨C.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D. 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在巴黎和会美、英转变态度的
20、原因是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所以选A。19.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都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会议都由少数大国操纵,充满矛盾;会议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两次会议都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全部正确,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C涵盖不全面,排除。【点评】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
21、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20.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 B. C. D. 【答案】D【解析】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参加和会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最能反映巴黎和会的这种分赃性质,故答案为D项。是对战败国德国的惩处,与分赃性质无关,排除含有或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
22、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21. 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 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 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C. 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D. 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要求的决定性因素的掌握情况。巴黎和
23、会上日本之所以沉默是由于国家的力量与西方大国相比比较弱小,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巴黎和会22.下列对漫画美国设计,英法造桥的解读,正确的是A. 该漫画反映的是国际联盟的成立B. 美国是该国际组织的主要领导者C. 该国际组织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得到英法等国赞同D. 该国际组织成立后的活动基本上与其宗旨“保证和平与安全”相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漫画反映的是国际联盟的成立。成立国际联盟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来的,但国联成立后,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被英法所操纵,故选A。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
24、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3.某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条约A. 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B. 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盾C. 使德国立即成为世界政治大国D. 减弱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信任【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洛迦诺公约,该公约涉及到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但是法国的安全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故A项错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盾,故B项错
25、误;C项不符合史实;该公约却加重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故D项正确。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准确表述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与与解决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主要考查美国在二战中推行的“中立”外交政策。中立政策即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避免影响本国经济以及希望祸水东引,西方列强实行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
26、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故D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5.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一战后签订的)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该公约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未制定实施和制裁违约国的具体措施并不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对侵略者没有形成强大有效的约束力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约翰逊的评价是针对非战公约局限性而言,这一公约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但是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对
27、侵略者没有强大有效的约束力,因此其执行力非常有限,符合题意,D正确;不是非战公约的局限性,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有利于巩固欧洲的新秩序,与题意不符,排除A、B、C。26.以下关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B. 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外交活动没有关系C. 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D. 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持久和平与安全【答案】A【解析】非战公约不是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故A正确,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27.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首先波及德国,这是因为A. 德国国内市场狭小B. 一战后,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
28、C. 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国D. 巨额赔款制约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一战后,德国接受大量美国援助,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较强,因此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首先波及德国,C正确;A、B、D所列内容是德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能解释美国危机首先波及德国,排除。28.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A.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B.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 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D.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答案】A【解析】面对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希特勒进行
29、侵略扩张,提出了所谓的“空间理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是“空间理论”出台之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是“空间理论”出台之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也是“空间理论”出台之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面对经济大危机希特勒进行侵略扩张、29.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 英法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反对共产主义同盟B. 英国资
30、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没有利害关系C. 英国是西班牙内战的实际操纵者D. 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这段话很明确的给出了英国统治者对共产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不同态度,那就是极力反对和消灭共产主义,这也体现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为反对和消灭共产主义,英国甚至把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看作自己的朋友,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D正确;英国更多的是想要利用法西斯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与结为同盟,排除A;英国上述言论的出发点是削弱共产主义势力,但这并不表示英国和法西斯主义就没有利害冲突,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30.1939年9月,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
31、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捷克斯洛伐克)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所说的“虎口”指的是当时的。A. .法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和“以为把一个小国(捷克斯洛伐克)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慕尼黑协定,英法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满足德国的诉求,这里的虎口指的就是德国,C正确;法国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但是其推行的是绥靖政策,其和英国一起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排除A;美国、日本并未参加慕尼黑会议,排除B、D。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
32、过lO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 凡尔赛和约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
33、,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受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材料三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请回答:(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针对凡尔赛和约,德国曾在1936年采取过什么重大的行动?(2)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答案】(1)主要不同: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lO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
34、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2)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3)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解析】试题分析:第()问,材料一中“(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lO万人”“ 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到材料二中,“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和“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联系所学可知,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第()问,(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
35、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与材料一中限制德国军备的要求相悖。 第()问,这些情况导致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给人民带来灾难。考点: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及影响点评:注意凡尔赛和约与二战的间接关系。从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不难看出,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一方面,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了解决,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另一方面,因为德国是一个具有众多人口和巨大经济潜
36、力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决不可能长期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制和约束。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这个和约所强加的种种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的广播讲话材料二 反共产国际协定签字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夫说:“形式上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说:“尽管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
37、但其实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材料三 1937年11月,张伯伦的亲信哈里法克斯在德国对希特勒说:“德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摒弃共产主义于自己国家之外,也使共产主义不能继续向西扩张。”希特勒表示:“欧洲唯一的灾祸,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其余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请完成:(1)材料一所指的是什么事件?最终结局怎样?你认为英国所顾虑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里宾特洛夫和吉田茂的话
38、反映了德日签约的意图是什么?(3)材料三中希特勒道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4)哈里法克斯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了什么后果?【答案】(1)事件:德国企图割占苏台德等地区,进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结局:1938年9月,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占有了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顾虑:英国害怕引火烧身,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与希特勒达成妥协,来保证自己的安全。(2)意图: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勾结起来,欺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真正意图:继续蒙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伺机扩张势力,以图让德国东山再起。(4)说明:英国未能识破德国阳奉阴违的欺诈行为,继续实行绥靖政策。后果:二战爆发
39、。【解析】【分析】【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德国企图割占苏台德等地区,进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结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占有了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顾虑:根据材料“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可知,英国害怕引火烧身。根据材料“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可知,英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与希特勒达成妥协,来保证自己的安全。(2)意图:根据材料“形式上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尽管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其实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可知,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勾结起来,欺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真正意图:根据材料“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可知,希特勒的意图是继续蒙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伺机扩张势力,以图让德国东山再起。(4)说明:根据材料“德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摒弃共产主义于自己国家之外,也使共产主义不能继续向西扩张”可知,英国未能识破德国阳奉阴违的欺诈行为,继续实行绥靖政策。后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一味的绥靖政策最终导致二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