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础巩固1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2(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西方习俗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
2、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3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A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更强B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C深入工人阶级,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5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
3、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个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民主、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革命D国民革命 运动6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 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能力提升8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
4、途径是报刊B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为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撰稿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主要关注西方习俗礼仪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
5、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BCD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解析“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清除封建思想。答案D2解析从统计数字看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多,B项“唯一刊物”不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很多的刊物;C项“全都是”说法绝对化;从统计数字看,学习西方的数量较少,故D项错误。答案A3解析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其宣传主体是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答案D4解析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宣 传马克思主义,从而改变了前期新文化运动脱离群众的弊病。答案C5解析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是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新时代。答案C6解析从李大钊的整段话
6、来看,他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但更多的指出了东方文明的 缺陷。很显然,这是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观点。答案C能力提升8解析从图例所示可以看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最多,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界的一种潮流。A项中的“唯一途径”不符合史实;图例反映当时也有很多非马克思主义文章,因此C项错误;介绍西方习俗礼仪的文章只占少数,D项错误。答案B9解析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两个特点:一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即“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二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各种学说并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答案D10解析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是正确的。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