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24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融合(一)课标及解读课标: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解读: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

2、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二)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讲授新课】一、题解:民族融合1、概念: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人民

3、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文化、思想和制度,原来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民族特征趋向统一,形成自然同化。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2、实质:A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B从民族习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C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封建化是指处于

4、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3、途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自身改革、民族战争、婚姻关系。4、结果: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5、作用: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是古代国家统一的重要前提。二、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原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和第41页,并回忆所学知识,要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归纳出北魏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A生产力方面:生产工具的改进(碎土工具);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均田制使农民得到土地,租调制相对减轻农民的负担);劳动对象的扩展(水

5、利兴修、荒地开垦);科学技术(畜牧业经验、齐民要术);B生产关系方面:孝文帝改革: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对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黄河流域的统一:为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重视(水利、铸造钱币)。2、农牧业的发展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3、手工业的进步A丝织业:绢帛(租调制)。B制瓷业:北方的青瓷。4、商业活动的活跃【知识拓展】商业活动的一般要素:商品、市场(国内、海外)、货币、商人。A市场:洛阳出现很多大市场;对外贸易长足发展,与朝

6、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有商业往来;B商品:货源充足,交易活跃(金银、锦绣、瓷器、漆器);C货币:政府铸造铜钱,货币贸易恢复;D商人:“四夷馆”的出现、商人多且实力雄厚、高官贵族都经商。【学思之窗】1、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A北魏商业繁荣;B商品经济深入人心;C鲜卑族逐渐汉化。2、北魏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二是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5、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学习】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A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B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

7、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C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三、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指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与制度。对鲜卑族来说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因为,他们以前是游牧民族,比较落后,要向先进的中原地区学习。1、措施A尊儒崇经,兴办太学;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C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仿汉族官制、定律令、废酷刑)。2、作用北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

8、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学习】对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而言,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条?均田制的推行(经济济处决定上层建筑。例如:商鞅变法中推动秦国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根本因素:废井田开阡陌)。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对鲜卑族而言A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筑起简陋的房舍,经营小块土地,最终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开始转向中原汉族的农业文明。B鲜卑族的阶级关系的变化:迁居洛阳的鲜卑族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C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

9、习惯的主体。2、对其他族而言A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的融入:如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先进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B服饰与风俗的融入:如诗歌描写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C食物的融入:如教材插图汉人胡食画像砖就是明证。3、意义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五、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基础。【探究学习】有人认

10、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历史感悟】朝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无论松柏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来自地北抑或天南。我们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