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考报告】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秦统一六国 b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b 秦始皇的功过 c 1.条件(1)客观条件 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2)主观条件 广泛吸纳天下贤士。采纳李斯建议,采取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的统一方略。考点一(加试)秦统一六国(b)社会经济统一2.过程:先后灭掉,完 成 统 一 六国大业。方法指导 结合秦灭六国形势图速记秦灭六国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秦灭六国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要点 秦统一六
2、国的条件 史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 史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理解思考(1)史料一中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史料一中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3)史料二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3)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
3、件。1.秦王嬴政率“虎狼之师”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人民渴望统一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B.C.D.解析 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故选A。答案 A2.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 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C.秦朝修筑长城 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解析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4、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答案 A 1.皇帝制度:自称,集大权于一身。考点二(加试)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始皇帝2.三公九卿制 官职 职责 三者关系 丞相 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_ 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太尉 武官之长,管军事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负责_百官 政事监督3.郡县制: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分裂。巧思妙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二、三、四”要点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史料一史料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5、、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理解思考 图文史料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在中央和地方秦朝还实行了什么集权制度?提示 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出一”“皆决于上”等字眼,其中“上”指的是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A项。答案 A 2.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
6、全国政务B.任命郡守和县令 C.管理全国军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 丞相的权力主要是行政权,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答案 A 1.奠定疆域:北击_,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_为统一的文字。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4.水陆交通:构筑以_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考点三(加试)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匈奴小篆咸阳歌诀识记: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土地私有,使黔首自实田;重视农工,鼓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标准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隶书。要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史料 理解思考 依据史料,归纳秦朝为巩
7、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并总结其意义。提示 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意义: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1.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解析 秦始皇加强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全国。故A选项正确。答案 A 2.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币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统一后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状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A.B.C.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中提供的信息是币制
8、改革,均符合题意。答案 A1.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_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过秦始皇实行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1)焚书坑儒 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_、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考点四(加试)秦始皇的功过(c)中央集权医学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2)修筑长城: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沉重的徭役,导致民怨沸腾。方法指导 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
9、为二、辩证地看待,既要考虑其积极因素,也要考虑其消极因素。要点 评价秦始皇 史料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理解思考(1)“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史料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提示(1)原因:秦始皇的暴政。表现: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大兴土木、滥施刑罚等。(2)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等旧制;创建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
10、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弊端出现;秦朝虽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解析 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答案 D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
11、、平百越 解析“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答案 C 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教材第6页)你认为过于严酷的法律对百姓和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提示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因此灭亡。【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7页)一、本课测评 1.谈一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提示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实现统一需要的三个客观条件社会基础、人民的需要、秦国的实力都已经具备;秦始皇审时度势、重视人才和战略策略的制定。2.秦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要措施?怎样评价
12、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提示(1)措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2)作用: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二、学习延伸 1.读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试从这篇想象力丰富的文学作品中,总结秦亡的教训。提示 主要从秦朝修建阿房宫所耗费的资财、对人民的奴役、侵夺农时等角度进行探究总结。2.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试抒己见。提示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同意留,要从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等方面归纳原因。如果不同意留,要从秦王嬴政诡计多端、性格暴戾等方面分析。